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213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换热器、脱硫塔、加氨装置、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及烟囱,加氨装置包括集气管、套接设置在集气管外围的壳体及设在壳体内且与集气管转动连接的混流笼体,集气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排烟管道与触媒滤管除尘装置连通,壳体外部左侧设置有进烟管,壳体外部右侧设置有进氨管;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及设于除尘箱体内的多根表面设有触媒催化剂层的陶瓷纤维滤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烟气脱硝、脱硫、清除氮氧化物、二噁英、细小颗粒物及异味等功能,提高了烟气净化率,改善了火化场周围空气质量。周围空气质量。周围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火化机利用燃油对尸体进行火化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固体颗粒,从烟囱排出的烟气温度高达200℃以上,现有的火化机烟气处理设备一般采用布袋除尘法对火化机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清除净化较大的固体颗粒,但一些细小颗粒无法完全清除,而且排出的尾气带有臭味,对火化场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0003]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换热器、脱硫塔、加氨装置、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及烟囱;
[0006]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盘管,脱硫塔包括碱液喷淋装置,碱液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道和喷淋头,喷淋头设于脱硫塔内部,喷淋管道伸入到脱硫塔内部与喷淋头连接,碱液喷淋装置用于向脱硫塔内部喷淋碱液;
[0007]加氨装置包括集气管、套接设置在集气管外围的壳体及设在壳体内且与集气管转动连接的混流笼体,集气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排烟管道与触媒滤管除尘装置连通,集气管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集气孔,壳体外部左侧设置有进烟管,进烟管与脱硫塔连接,壳体外部右侧设置有进氨管,进烟管位于集气管的上方,进氨管位于集气管的下方,进烟管通过多个进烟支管与壳体内部连通,进氨管通过多个进氨支管与壳体内部连通;
[0008]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及设于除尘箱体内的多根表面设有触媒催化剂层的陶瓷纤维滤管,所述多根陶瓷纤维滤管从除尘箱体左侧向右侧均匀布置;烟囱内设有风机,风机用于将烟气抽入烟囱,风机的进气口通过排出管与除尘箱体右侧的烟气出口连通,风机的出气口与烟囱连通。
[0009]进一步地,上述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还包括余热发电装置,余热发电装置通过排烟管与火化机或焚烧炉连接,余热发电装置为碱金属热电转换器,用于将高温烟气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余热发电装置引出电极与蓄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碱液喷淋装置喷淋的碱液采用浓度为20

30%的氢氧化钠溶液。
[0011]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塔下端底部连接有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废水的收集和排出。
[0012]进一步地,上述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还包括UV光解活性炭装置,UV光解活性炭装置设在烟囱内且位于风机上方,UV光解活性炭装置包括圆筒状网板及紫外光灯,所述网板内侧表面贴设有活性炭过滤层,圆筒状网板与烟囱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隙,环形空隙中由上到下分布有多个环形固定板,圆筒状网板内由上到下分布有多个隔板,该多个隔板与该多个环形固定板交错分布,每个隔板上设有所述紫外光灯。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氨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底部的尘斗,尘斗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排尘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触媒滤管除尘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多根陶瓷纤维滤管上方的脉冲清灰装置及设于所述多根陶瓷纤维滤管下方的多个灰斗,灰斗用于收集从陶瓷纤维滤管上吹扫下来的飞灰、颗粒物,灰斗的下方设有螺旋输送机,用于将飞灰、颗粒物向外输送。
[0015]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同时具备烟气脱硝、脱硫、清除氮氧化物、二噁英、细小颗粒物及异味等功能,提高了烟气净化率,改善了火化场周围空气质量;另外,本技术采用余热发电装置,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进行发电,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加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中:10、火化机或焚烧炉;11、排烟管;20、余热发电装置;22、蓄电池;30、换热器;31、进烟管道;32、换热器管道;33、换热盘管;40、脱硫塔;41、脱硫塔管道;42、碱液喷淋装置;421、喷淋管道;422、喷淋头;43、废水处理装置;50、加氨装置;51、集气管;511、集气孔;52、排烟管道;53、壳体;54、混流笼体;541、轴承;55、进烟管;551、进烟支管;56、进氨管;561、进氨支管;57、尘斗;571、排尘阀;60、触媒滤管除尘装置;61、除尘箱体;62、陶瓷纤维滤管;64、灰斗;65、螺旋输送机;70、烟囱;71、排出管;72、风机;81、网板;811、活性炭过滤层;82、紫外光灯;83、环形空隙;84、固定板;8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余热发电装置20、换热器30、脱硫塔40、加氨装置50、触媒滤管除尘装置60、烟囱70及UV光解活性炭装置。
[0025]火化机或焚烧炉10通过排烟管11与余热发电装置20的进烟口连接,余热发电装置20为碱金属热电转换器,用于将高温烟气的热能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换热器、脱硫塔、加氨装置、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及烟囱;换热器内设有换热盘管,脱硫塔包括碱液喷淋装置,碱液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道和喷淋头,喷淋头设于脱硫塔内部,喷淋管道伸入到脱硫塔内部与喷淋头连接,碱液喷淋装置用于向脱硫塔内部喷淋碱液;加氨装置包括集气管、套接设置在集气管外围的壳体及设在壳体内且与集气管转动连接的混流笼体,集气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排烟管道与触媒滤管除尘装置连通,集气管沿其轴向设有多个集气孔,壳体外部左侧设置有进烟管,进烟管与脱硫塔连接,壳体外部右侧设置有进氨管,进烟管位于集气管的上方,进氨管位于集气管的下方,进烟管通过多个进烟支管与壳体内部连通,进氨管通过多个进氨支管与壳体内部连通;触媒滤管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及设于除尘箱体内的多根表面设有触媒催化剂层的陶瓷纤维滤管,所述多根陶瓷纤维滤管从除尘箱体左侧向右侧均匀布置;烟囱内设有风机,风机用于将烟气抽入烟囱,风机的进气口通过排出管与除尘箱体右侧的烟气出口连通,风机的出气口与烟囱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触媒滤管的火化机及焚烧炉专用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发电装置,余热发电装置通过排烟管与火化机或焚烧炉连接,余热发电装置为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亮李彪于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蓝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