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804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包括偏光片本体,偏光片本体包括PVA层、第一TAC层、第二TAC层,第一TAC层顶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膜,抗紫外线膜顶面设置有剥离膜,第二TAC层底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半透半反射膜底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电致变色膜底面设置有第二抗紫外线膜,偏光片本体一侧沿层叠方向设置有引线固定层,所述引线固定层内设置有第一引线连接片和第二引线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偏光片在显示领域可在室外强光下直接应用,在建筑领域可保护隐私,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上,可保护视力,通过设置引线固定片,使电致变色膜的连接更具规则性,而且材料均可降解,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


[0001]本技术涉及偏光片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

技术介绍

[0002]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关键零件,是目前业界投资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其成本约占面板原材料制造成本的7%左右。需说明的是偏光片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使用在液晶上作为偏光材料,亦可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摄影器材的滤光镜、汽车头灯防眩处理及光量调整器等,其它还有偏光显微镜与特殊医疗用眼镜,偏光片中起偏振作用的核心膜材是PVA膜,PVA膜经染色后吸附具有二向吸收功能的碘分子,通过拉伸使碘分子在PVA膜上有序排列,形成具有均匀二向吸收性能的偏光膜,其透过轴与拉伸的方向垂直;目前市场上和偏光片种类较多,在室外强光及保护隐私方面,这些偏光片效果都不是很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该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包括偏光片本体,所述偏光片本体包括PVA层,所述PVA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一TAC层,所述PVA层的底面设置有第二TAC层,所述第一TAC层顶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膜,所述抗紫外线膜顶面设置有剥离膜,所述第二TAC层底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所述半透半反射膜底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所述电致变色膜底面设置有第二抗紫外线膜,所述偏光片本体一侧沿层叠方向设置有引线固定层,所述引线固定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引线连接片,其底面设置有第二引线连接片。
[0004]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底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液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基底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靠近所述引线固定层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引线,第二透明导电层靠近所述引线固定层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引线连接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片,所述第二电极引线连接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片,所述电致变色液层内灌有电致变色液,且四周密封。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均位于所述引线固定层内。
[0006]优选的,所述柔性PI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0007]优选的,所述抗紫外线膜为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的PET聚酯薄膜。
[0008]优选的,所述剥离膜和所述抗紫外线膜之间通过压敏胶粘合。
[0009]优选的,所述压敏胶为胶粘溶剂、珠光粉和固化剂混合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液为紫罗精类化合物、导电聚合物或酞菁。
[0011]本实施例中的偏光片采用PI膜做为表面层,它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高韧性、耐辐射性等特殊属性,该偏光片可直接适应强光环境,在显示领域可在
室外强光下依然保持屏幕清晰,在建筑领域结合抗紫外线薄膜,电致变色膜及PVA层可调整室内光线,采用电致变色膜及半透半反射膜可保护隐私,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上,可保护视力,而且材料均可降解,节能环保,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图1实施例的电致变色膜结构示意图;
[0014]以上附图所示:PVA层1、第一TAC层2、第二TAC层3、抗紫外线膜4、剥离膜5、半透半反射膜6、电致变色膜7、第二抗紫外线膜8、柔性PI膜9、引线固定层10、第一引线连接片11、第二引线连接片12、第一透明基底层71、第一透明导电层72、电致变色液层73、第二透明导电层74、第二透明基底层75、第一电极引线77、第二电极引线78、边框胶7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该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包括偏光片本体,所述偏光片本体包括PVA层1,所述PVA层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TAC层2,所述PVA层1的底面设置有第二TAC层3,所述第一TAC层2顶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膜4,所述抗紫外线膜4顶面设置有剥离膜5,所述第二TAC层3底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6,所述半透半反射膜6底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7,所述电致变色膜7底面设置有第二抗紫外线膜8,所述第二抗紫外线膜8底面设置有柔性PI膜9,所述偏光片本体一侧沿层叠方向设置有引线固定层10,所述引线固定层10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引线连接片11,其底面设置有第二引线连接片12。
[0019]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致变色膜7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基底层71、第一透明导电层72、电致变色液层73、第二透明导电层74和第二透明基底层75,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72靠近所述引线固定层10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引线77,第二透明导电层74靠近所述引线固定层10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引线78,所述第一电极引线77连接所述第一引线连接片11,所述第二电极引线78连接所述第二引线连接片12,所述电致变色液层73内灌有电致变色液,且四周用边框胶78密封。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77和第二电极引线78均位于所述引线固定层10内。
[0021]优选的,所述柔性PI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0022]优选的,所述抗紫外线膜4为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和光稳定剂的PET聚酯薄膜。
[0023]优选的,所述剥离膜5和所述抗紫外线膜4之间通过压敏胶粘合。
[0024]优选的,所述压敏胶为胶粘溶剂、珠光粉和固化剂混合而成。
[0025]优选的,所述电致变色液为紫罗精类化合物、导电聚合物或酞菁。
[0026]本实施例中的偏光片采用PI膜做为表面层,它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电气绝缘性、粘结性、高韧性、耐辐射性等特殊属性,该偏光片可直接适应强光环境,在显示领域可在室外强光下依然保持屏幕清晰,在建筑领域结合抗紫外线薄膜,电致变色膜及PVA层可调整室内光线,采用电致变色膜及半透半反射膜可保护隐私,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上,可保护视力,而且材料均可降解,节能环保,具有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光片本体,所述偏光片本体包括PVA层,所述PVA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一TAC层,所述PVA层的底面设置有第二TAC层,所述第一TAC层顶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膜,所述抗紫外线膜顶面设置有剥离膜,所述第二TAC层底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射膜,所述半透半反射膜底面设置有电致变色膜,所述电致变色膜底面设置有第二抗紫外线膜,所述偏光片本体一侧沿层叠方向设置有引线固定层,所述引线固定层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引线连接片,其底面设置有第二引线连接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更底色的半透性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包括依次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展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谱特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