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及传感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71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及传感器外壳,其中胶贴结构包括底盘以及贴片,其中贴片粘贴设置于底盘上,通过贴片将底盘粘于轮胎上;底盘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安装座的一端与底盘连接,另一端设置开口;开口部位设置有卡边;传感器外壳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凸起,进气凸起的侧面设置有气孔;通过安装座上的开口将传感器设置于胶贴上,再通过胶贴上的贴片,使其粘与轮胎上,便于实现传感器和胶贴的分离和结合,并在安装座的侧面设置通孔,防止胀气;通过将气孔设置于进气凸起的侧面,避免气孔堵塞,保证传感器检测准确。保证传感器检测准确。保证传感器检测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及传感器外壳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及传感器外壳。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大型的货运车辆中,轮胎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车辆安全检测参考量。轮胎的参数主要包括胎压、胎温等,上述参数主要通过胎内设置的传感器进行测量。目前的传感器主要都是通过胶贴设置于轮胎内表面或者直接设置于轮毂上,实现检测车胎参数的目的。现有的传感器胶贴,都是通过其与轮胎粘贴的一面,将传感器放入胶贴内部的空穴,而胶贴与轮胎粘贴后,实现将传感器压于轮胎与胶贴之间,如专利号为CN201620923245.6、CN202030180977.2以及CN202020667065.2的专利所示。这样的结构,其一,容易导致胶贴胀气脱落,因为在轮胎发生泄气故障或者维修的排气时,尤其是泄气部位靠近传感器的粘贴部位时,由于内部气体膨胀,容易使传感器的胶贴鼓胀,影响胶贴的粘贴效果,导致传感器脱落,进而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果,并且为轮胎带来安全隐患;其二,不利于对传感器的更换,因为传感器难以从粘贴后的胶贴上取下,只有将胶贴分离后才能取下传感器,而胶贴的粘性要求很高,大多是一次性的,因此取下的胶贴只能舍弃,更换新的胶贴,提高了更换的成本,也较为不便。
[0003]另一方面,现有的胎内传感器的气压检测气孔通常设置于传感器外壳的顶部,气孔朝上,使得轮胎在高速转动以及道路颠簸时,灰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气孔,与水汽结合,容易导致气孔堵塞,影响传感器的检测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事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胀气脱落,并且便于更换传感器的胶贴结构和传感器的防尘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及传感器外壳。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包括底盘以及贴片,其中贴片粘贴设置于底盘上,通过贴片将底盘粘于轮胎上;底盘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用于安装传感器;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呈圆盘状,底盘的一面与贴片连接,底盘另一面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包括同心的圆盘和圆环,其中圆盘和圆环一体制成,圆盘与圆环的内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圆环的厚度从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圆盘的厚度大于圆环的内圈厚度;圆盘和圆环之间平滑过渡。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呈圆管状,其一端与底盘连接,另一端设置开口,开口部位
用于放入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开口部位还设置有卡边,卡边由安装座的侧壁向安装座的轴线延伸。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靠近底盘的位置设置有通孔,通孔为两处或四处,通孔均匀设置。
[0013]一种传感器的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上述的胶贴结构上,外壳包括壳体,其中壳体上设置有信号凸起和进气凸起;外壳内部中空,用于设置传感器元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凸起呈柱状凸起;进气凸起的侧面设置有三个气孔;其中两个气孔关于进气凸起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三个气孔与这两个气孔关于轴线的夹角均为90度;三个气孔之间通过气道相连通,气道为凹槽。
[0015]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凸起呈块状突起,其内与壳体内部连通;信号凸起的侧面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三角支撑。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通过安装座上的开口将传感器设置于胶贴上,再通过胶贴上的贴片,使其粘与轮胎上,便于实现传感器和胶贴的分离和结合;
[0018]通过在安装座的开口部位设置卡边,将传感器卡于安装座内,保证连接强度;
[0019]通过在安装座的侧面设置通孔,使得安装座以及底盘与轮胎内的压强相等,在轮胎漏气时,也能够通过通孔进行通气,防止底盘或者安装座胀气;
[0020]通过在传感器的外壳的进气凸起的侧面设置气孔,相比传统的结构中将气孔设置于进气凸起的顶部,设置于侧面不容易进灰,另外多孔的结构,进一步减小气孔堵塞的可能性,保证胎压检测准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盘和传感器结合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盘和传感器结合示意图二;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盘和传感器结合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盘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底板主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壳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外壳内部示意图。
[0028]附图标识说明:底盘1、安装座11、卡边12、通孔13、圆盘14、圆环15、外壳2、壳体21、信号凸起22、三角支撑23、进气凸起24、气孔25、气道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31]实施例一:
[0032]如图1

5所示,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包括底盘1以及贴片,其中贴片粘贴设置于底盘1上,通过贴片将底盘1粘于轮胎上;底盘1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11,用于安装传感器;安装座11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3,防止底盘1或者安装座11胀气。
[0033]所述底盘1呈圆盘14状,底盘1的一面与贴片连接,底盘1另一面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11,在本例中底盘1与安装座11一体制成。底盘1包括同心的圆盘14和圆环15,其中圆盘14和圆环15一体制成,圆盘14与圆环15的内圈连接。圆环15的厚度从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圆盘14的厚度大于圆环15的内圈厚度,其目的是使得底盘1靠近中间的部位较厚,底盘1边缘较薄,保证了粘贴不易脱落,也保证了底盘1的中间部位的韧性。圆盘14和圆环15之间平滑过渡。
[0034]所述安装座11呈圆管状,其一端与底盘1连接,另一端设置开口,开口部位用于放入传感器。在安装座11的开口部位还设置有卡边12,其中卡边12由安装座11的侧壁向安装座11的轴线延伸一部分,通过卡边12将传感器卡于安装座11内。在本例中安装座11的轴线的长度与传感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以及贴片,其中贴片粘贴设置于底盘上,通过贴片将底盘粘于轮胎上;底盘上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用于安装传感器;安装座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呈圆盘状,底盘的一面与贴片连接,底盘另一面设置有凸起的安装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同心的圆盘和圆环,其中圆盘和圆环一体制成,圆盘与圆环的内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厚度从内圈向外圈逐渐减小;圆盘的厚度大于圆环的内圈厚度;圆盘和圆环之间平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胶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呈圆管状,其一端与底盘连接,另一端设置开口,开口部位用于放入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胀气脱落的胎内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俊杰顾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知轮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