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59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传统的保暖面料吸湿效果差,并且冬季温度低,面料不易晾干使面料出现发霉的情况,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层和亲肤层,面层由面纱和垫纱交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内形成的空气层,能降低身体的热量和外界的冷空气交换的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且较多的浮线的组织结构,能使面料具有蓬松柔软的质地,且苎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的特点,从而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的能力,避免了面料出现霉变的情况。避免了面料出现霉变的情况。避免了面料出现霉变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相互穿套连接而成的织物,是织物的一大品种。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吸湿透气,舒适保暖,是童装使用最广泛的面料,原料主要是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也有锦纶,腈纶,涤纶等化学纤维针织物组织变化丰富,品种繁多,外观别具特点,过去多用于内衣、T恤等,而今,随着针织业的发展以及新型整理工艺的诞生,针织物的服用性能大为改观,几乎适用于童装的所有品类。
[0003]在低温环境中人们对于面料的保暖性能要求尤为突出,但传统的保暖面料吸湿效果差,并且冬季温度低,面料不易晾干使面料出现发霉的情况。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包括面层和亲肤层,所述面层由面纱和垫纱交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
[0007]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0008]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
[0009]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0010]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
[0011]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
[0012]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织面料由面层和亲肤层复合而成,由于面层采用六路纱线以四针道编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能通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内形成的空气层,能降低身体的热量和外界的冷空气交换的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且较多的浮线的组织结构,能使面料具有蓬松柔软的质地,同时能减轻面料的质量,解决了传统保暖面料厚实而存在晾晒不充分易出现霉变的情况。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路循环的第一路和第六路选用双罗纹结构,使得面层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同时位于第一路和第六路之间的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以及第五路编织形成横列正面线圈或横列反面线圈,由于横列反面线圈和横列正面线圈形成空气层线圈,空气层线圈以变化平针的浮线相连,正反面横列分别由两根纱线形成,不易脱散。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路和第四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羊绒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三路和第五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腈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路和第六路采用聚酯纤维材质,使得面层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形变能力,能有效分担第二路至第五路的拉力,且第二路和第四路、第三路和第五路分别采用羊绒纤维和腈纶纤维,使得面层具有蓬松、柔软且保暖的质地和性能,有效提高面料表面的舒适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层由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成平纹组织,所述纬纱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所述经纱包括纱芯以及缠绕在纱芯外的捻纱。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肤层选用经纱和纬纱编织成的平纹组织,能使针织面料的一侧具有平整紧致的质地,且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同时相间设置的第一色纱和第二色纱,能交替形成条纹状结构,增加面料的视觉感观,便于人们对经纬方向进行辨识,同时经纱由捻纱包覆纱芯组成,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色纱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色纱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大豆纤维作为第一色纱的材质,通过大豆纤维具有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优于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保暖效果和舒适度,并且富强纤维的湿强比普通粘胶纤维高,尺寸稳定性良好,在耐磨特性上也有良好的改善,能提高亲肤层的抗形变能力和亲肤感。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由若干股同向设置的莱卡纤维合股而成,所述捻纱由若干股苎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捻纱的缠绕方向与苎麻纤维的捻向反向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芯由莱卡纤维材质合股而成,通过莱卡纤维的高弹性和高强度性能,能提高针织面料的延展性和抗褶皱能力,同时苎麻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吸湿透气的特点,从而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的能力。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针织面料由面层和亲肤层复合而成,由于面层采用六路纱线以四针道编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能通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内形成的空气层,能降低身体的热量和外界的冷空气交换的速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暖效果,且较多的浮线的组织结构,能使面料具有蓬松柔软的质地。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面层的三角配置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面层的编织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亲肤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经纱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面层;2、亲肤层;3、经纱;4、纬纱;5、第一色纱;6、第二色纱;7、纱芯;8、捻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3]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面层1和亲肤层2,面层1由面纱和垫纱交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
[0034]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
[0035]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其中,第一路和第六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第二路和第四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羊绒纤维加捻而成,第三路和第五路的纱线采用若干股腈纶纤维加捻而成。
[0036]如图4所示,亲肤层2由经纱3和纬纱4经纬编织成平纹组织,纬纱4包括相间设置的第一色纱5和第二色纱6,第一色纱5由若干股大豆纤维加捻而成,第二色纱6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而经纱3包括纱芯7以及缠绕在纱芯7外的捻纱8,其中,纱芯7由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和亲肤层(2),所述面层(1)由面纱和垫纱交织成双罗纹空气层组织,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由双面四针道编织而成,所述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的花型以六路为一循环,其组织结构依次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浮线;第三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浮线、成圈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成圈组织、浮线、浮线;第五路依次为浮线、浮线、成圈组织、浮线;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浮线、成圈组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编织成双罗纹结构;第二路和第四路的下针编织成横列正面线圈;第三路和第五路的上针编织成横列反面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和第六路的纱线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玛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