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26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绝缘外壳、弹簧片和导电片,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空腔,所述弹簧片和导电片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接线孔和操作孔,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绝缘外壳通过铰接轴铰接,并在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挡片和绝缘外壳相抵接,所述挡片的一端伸入接线孔内,所述操作孔内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挡片的另一端相抵,所述推动杆与操作孔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伸入空腔的一端还与弹簧片相抵,所述弹簧片与导电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接线操作方便,接线牢固,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构简单可靠等优点。构简单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簧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目前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0003]现有的弹簧接线端子在安装的时候需要螺丝刀等工具进行辅助操作,十分不便,导线与接线端子仅通过弹簧片进行压紧,而弹簧片和导线为金属材料制成,摩擦系数较低,容易在导线的拉扯中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具有接线操作方便,接线牢固,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弹簧片和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空腔,所述弹簧片和导电片设置在空腔内;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接线孔和操作孔,所述接线孔内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与绝缘外壳通过铰接轴铰接,且在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与挡片和绝缘外壳相抵接,所述挡片的一端伸入接线孔内,所述操作孔内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与挡片的另一端相抵,所述推动杆与操作孔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伸入空腔的一端还与弹簧片相抵,所述弹簧片与导电片固定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推动杆控制弹簧片和挡片,不需要额外使用其他的工具就可以实现导线的连接,并且挡片对导线实现二次压紧,连接更稳固,且在没有导线的时候,挡片上的防尘薄膜展开,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片上设置有压线口,所述绝缘外壳上还设置有压紧片,所述压紧片伸入压线口内,所述压线口与接线孔的位置相匹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线口和压紧片相互配合,用于将导线固定在弹簧片上,进而通过导电片实现电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孔、弹簧片和操作孔设置两组,所述导电片呈“U”形设置,其两端的位置与接线孔位置相匹配。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片的两端设置在两个接线孔的位置,用于将伸入接线孔中的导线进行连通。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弹簧片设置在限位块外侧,并与限位块弹性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对弹簧片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杆与弹簧片相抵的一端设置为斜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可以让推动杆在推动的过程中更有效的对弹簧片进行施压,让弹簧片发生形变。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片上还设置有防尘薄膜。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连接导线的时候,挡片上的防尘薄膜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孔内壁上还设置凸起块,所述推动杆与凸起块之间抵接有复位弹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杆在不受力的时候可以自行复位。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外壳上还设置有导轨卡钩。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卡钩用于和外部的导轨进行配合使用。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设置了挡片、联动块和推动杆,要接线时,通过推动杆的动作,带动联动块推动挡片,使得挡片发生转动,将被挡片遮挡的接线孔打开,同时,推动杆的动作也可以将弹簧片的压线口推到接线孔的下方位置,此时可以将剥线完成的导线插入接线孔和压线口中,再放松推动杆,弹簧片复位,将剥线的导线压在压线口和压紧片上,完成连接,由于复位弹簧的复位,推动杆重新被顶出,联动块不再推动挡片,扭簧带动挡片复位,挡片会将导线压在接线孔的孔壁上实现二次固定,让导线连接更加牢固,用推动杆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接线操作,十分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弹簧接线端子在安装的时候需要螺丝刀等工具进行辅助操作,十分不便的问题,也解决了导线与接线端子仅通过弹簧片进行压紧,容易在导线的拉扯中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在不连接导线的时候,挡片上的防尘薄膜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施例结构动作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施例弹簧片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绝缘外壳;101、导轨卡钩;2、弹簧片;3、导电片;4、空腔;5、接线孔;6、操作孔;7、挡片;8、扭簧;9、推动杆;10、联动块;11、压线口;12、压紧片;13、限位块;14、导线;15、凸起块;1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如图1

3所示,包括绝缘外壳1、弹簧片2和导电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置空腔4,所述弹簧片2和导电片3设置在空腔4内;所述绝缘外壳1上设置有与空腔4连通的接线孔5和操作孔6,所述接线孔5内设置有挡片7,所述挡片7与绝缘外壳1通过铰接轴铰接,并在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8,所述扭簧8与挡片7和绝缘外壳1相抵接,扭簧8用于对挡片7进行复位;所述挡片7的一端伸入接线孔5内,挡片7对接线孔5进行遮盖,并且在导线14伸入接线孔5后,挡片7在扭簧8的带动下,可以对导线14进
行二次固定;所述操作孔6内设置有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上设置有联动块10,所述联动块10与挡片7的另一端相抵,联动块10在动作的时候会带动挡片7动作,让扭簧8蓄能,并且打开接线孔5,让导线14可以伸入接线孔5中;所述推动杆9与操作孔6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9伸入空腔的一端还与弹簧片2相抵,所述弹簧片2与导电片3固定连接。
[002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2上设置有压线口11,所述绝缘外壳1上还设置有压紧片12,所述压紧片12伸入压线口11内,所述压线口11与接线孔5的位置相匹配,压线口11和压紧片12可以对导线14进行压紧,实现连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孔5、弹簧片2和操作孔6设置两组,所述导电片3呈“U”形设置,其两端的位置与接线孔5位置相匹配。
[0031]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置有限位块13,所述弹簧片2设置在限位块13外侧,并与限位块13弹性连接,限位块13用于固定弹簧片2的位置。
[0032]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杆9与弹簧片2相抵的一端设置为斜面,斜面设置可以让推动杆9在推动的过程中让弹簧片2逐渐发生形变。
[0033]进一步的,所述挡片7上还设置有防尘薄膜,防尘薄膜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1)、弹簧片(2)和导电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内设置空腔(4),所述弹簧片(2)和导电片(3)设置在空腔(4)内;所述绝缘外壳(1)上设置有与空腔(4)连通的接线孔(5)和操作孔(6),所述接线孔(5)内设置有挡片(7),所述挡片(7)与绝缘外壳(1)通过铰接轴铰接,并在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8),所述挡片(7)的一端伸入接线孔(5)内,所述操作孔(6)内设置有推动杆(9),所述推动杆(9)上设置有联动块(10),所述联动块(10)与挡片(7)的另一端相抵,所述推动杆(9)与操作孔(6)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9)伸入空腔的一端还与弹簧片(2)相抵,所述弹簧片(2)与导电片(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2)上设置有压线口(11),所述绝缘外壳(1)上还设置有压紧片(12),所述压紧片(12)伸入压线口(11)内,所述压线口(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秀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