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722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体、射流进水组件、粗滤组件、MBR膜组件和虹吸排泥组件,所述处理罐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射流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粗滤组件和所述MBR膜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处理罐体内,且所述粗滤组件位于所述MBR膜组件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粗滤组件下方,所述虹吸排泥组件与所述处理罐体的底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一体连通设置方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少,便于后期的施工安装,此外,本申请通过采用射流进水和虹吸排泥方式,节能效果好,同时,采用粗滤配合MBR膜过滤,原水处理范围广,并可有效保障出水满足饮用水标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未设置自来水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通常是使用河水、水库、地表水和深井水等,作为日常的饮用水及养殖用水,如不经过处理,直接采用原水,其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势必对健康产生较大影响。
[0003]针对此类分散式水源,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布局相对紧凑的水处理设备,用于解决农村点源生活和养殖用水问题,但由于结构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节能效果差,运行和管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节能效果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体、射流进水组件、粗滤组件、MBR膜组件和虹吸排泥组件,所述处理罐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射流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粗滤组件和所述MBR膜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处理罐体内,且所述粗滤组件位于所述MBR膜组件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粗滤组件下方,所述虹吸排泥组件与所述处理罐体的底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射流进水组件包括原水泵、第一射流管路和第二射流管路,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原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的另一端汇合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射流管路设有第一射流器和第一加药箱,所述第二射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射流器和第二加药箱。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汇合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位置,设有管道混合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粗滤组件包括砂滤单元和斜管沉淀单元,所述砂滤单元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单元上方,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单元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MBR膜组件包括MBR膜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位于所述处理罐体外侧,并通过管路与所述MBR膜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MBR膜设为平板MBR膜。
[0012]进一步地,所述MBR膜设为帘式MBR膜,所述处理罐体外设有反冲洗组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罐体内靠近所述进水管底端的位置,设有反射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罐体的底端连接有放空管。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泥箱和储水箱,所述虹吸排泥组件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处理罐体底端,所述排泥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泥箱,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控
制阀。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包括处理罐体、射流进水组件、粗滤组件、MBR膜组件和虹吸排泥组件,所述处理罐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射流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粗滤组件和所述MBR膜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处理罐体内,且所述粗滤组件位于所述MBR膜组件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粗滤组件下方,所述虹吸排泥组件与所述处理罐体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一体连通设置方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少,便于后期的施工安装,此外,本申请通过采用射流进水和虹吸排泥方式,节能效果好,同时,采用粗滤配合MBR膜过滤,原水处理范围广,并可有效保障出水满足饮用水标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罐体、11.进水管、12.反射板、13.放空管、2.射流进水组件、21.原水泵、22.第一射流管路、221.第一射流管、222.第一加药箱、23.第二射流管路、231.第二射流器、232.第二加药箱、3.粗滤组件、31.砂滤单元、32.斜管沉淀单元、4.MBR组件、41.MBR膜、42.空气压缩机、43.反冲洗组件、5.虹吸排泥组件、51.排泥管、511.控制阀、6.管道混合器、7.储泥箱、8.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罐体1、射流进水组件2、粗滤组件3、MBR膜组件4和虹吸排泥组件5,所述处理罐体1内设有进水管11,所述射流进水组件2与所述进水管11的顶端连通,所述粗滤组件3和所述MBR膜组件4分别安装于所述处理罐体1内,且所述粗滤组件3位于所述MBR膜组件4下方,所述进水管11的底端位于所述粗滤组件3下方,所述虹吸排泥组件5与所述处理罐体1的底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设
计合理,采用一体连通设置方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少,便于后期的施工安装,且处理高效,污泥率低,并可实现智能化运行,无人值守管理,具体地,本申请通过采用射流进水和虹吸排泥方式,节能效果好,同时,采用粗滤配合MBR膜过滤,原水处理范围广,并可有效保障出水满足饮用水标准,可反应应用于村级饮用水的处理或者各类养殖用水的处理。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射流进水组件2包括原水泵21、第一射流管路22和第二射流管路23,所述第一射流管路22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23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原水泵21连接,所述第一射流管路22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23的另一端汇合后与所述进水管11连通,所述第一射流管路22设有第一射流器221和第一加药箱222,所述第二射流管路23上设有第二射流器231和第二加药箱232,具体地,为了控制进药的精准性,可在第一加药箱222和第二加药箱232分别设置加药控制阀,本实施例中,具体示出是通过两路射流进水方式,并通过冲击力方式,将药剂带入管路,无需采用泵体进行加药,加药效果好,且更加节能。
[0026]在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罐体、射流进水组件、粗滤组件、MBR膜组件和虹吸排泥组件,所述处理罐体内设有进水管,所述射流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连通,所述粗滤组件和所述MBR膜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处理罐体内,且所述粗滤组件位于所述MBR膜组件下方,所述进水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粗滤组件下方,所述虹吸排泥组件与所述处理罐体的底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进水组件包括原水泵、第一射流管路和第二射流管路,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的一端汇合后与所述原水泵连接,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的另一端汇合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射流管路设有第一射流器和第一加药箱,所述第二射流管路上设有第二射流器和第二加药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流管路和所述第二射流管路汇合后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位置,设有管道混合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滤组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茂盛肖黄泰王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全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