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711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包括支架、旋蒸机构和冷凝机构;旋转机构包括高温空气循环泵、外保温套、内旋蒸瓶、旋转套、连接帽、旋转套和驱动器;内旋蒸瓶的瓶体间隔设置在外保温套内,外保温套上设置有与加热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经管道与高温空气循环泵的出气口和进气口连通;冷凝机构包括导气瓶、冷凝管、收集瓶和低温空气循环泵;冷凝管内盘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管道与低温空气循环泵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在冷凝管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污染及无采购成本的空气作为加热及冷却介质,并在加热端设计密闭的空腔及保温材料层,大大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


[0001]本技术属于旋转蒸发器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旋转蒸发仪,又叫旋转蒸发器,是实验室广泛应用的一种蒸发仪器,由马达、蒸馏瓶、加热锅、冷凝管等部分组成的,主要用于减压条件下连续蒸馏易挥发性溶剂,应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0003]目前旋转蒸发器一般采用液体介质实现对蒸发器的加热及冷凝器的冷却。导热油等加热及冷却介质常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合物等有机硅类物质,不仅价格昂贵,且使用不当时,存在污染样品的风险。另外,在加热端,部分瓶体蒸发器没入敞口的水浴锅中,且在驱动器作用作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对样品的均匀加热。现有敞口设计的水浴锅

蒸发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仅易使导热油挥发耗散,而且将造成极大的热量损失,且热源难以均布瓶体瓶身,仅仅在瓶体与热源接触的部分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对于一些需要精密加热的实验难以满足目的,基于此,研究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冷却导热油污染大和瓶体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包括支架、旋蒸机构和冷凝机构;所述旋蒸机构包括高温空气循环泵、外保温套、内旋蒸瓶、旋转套、连接帽、旋转套和驱动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座,所述旋转套转动设置在驱动座内,并与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套的下端设置有对接口,所述驱动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内旋蒸瓶的瓶体间隔设置在外保温套内,其瓶口与外保温套通过轴承或轴套转动连接,瓶口能对接在对接口内;所述外保温套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帽转动设置在限位槽内,并能与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外保温套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套,使外保温套与内旋转器之间形成封闭的加热空腔,所述外保温套上设置有与加热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经管道与高温空气循环泵的出气口和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导气瓶、冷凝管、收集瓶和低温空气循环泵;所述导气瓶固定在驱动座上,所述旋转套转动套装在导气瓶的底部,导气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封闭的开口和导气口,导气口经管道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内盘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管道与低温空气循环泵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在冷凝管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温套包括外壳、保温层和内壳,所述内壳与外壳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分隔肋,分隔肋的内侧顶触并支撑内旋蒸瓶,同时将所述加热空腔分割为进气腔和排气腔,所述进气腔与进气口连通,排气腔与排
气口连通;两分隔肋的下部存在间隙,该间隙使进气腔和排气腔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肋之间设置有引导肋,所述引导肋的内侧顶触并支撑内旋蒸瓶,并将进气腔和排气腔分割为多个分加热区,且所述引导肋的下部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在内旋蒸瓶的瓶底处形成总加热区。
[0009]进一步的,两分隔肋对称设置,相邻的进气腔引导肋末端开口比相邻的排气腔引导肋末端开口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总加热区的形状为圆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口为锥形口或圆形口,当连接帽与连接头完全对接时,所述内旋蒸瓶的瓶口匹配套装且顶触在对接口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沿竖向设置有两组,两冷凝管内的冷却管上下连通,且低温空气循环泵的排气口与下部的冷却管连通,其进气口与上部的冷却管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部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与外保温套的下部贴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套上经锥齿轮组与驱动器传动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结构中存在的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设置了内旋蒸瓶和外保温套,在内蒸发器和外保温套之间存在间隙,并在两者开口处设置了旋转支撑和密封结构,且所述旋转支撑位于外侧,密封结构处于内侧,形成了封闭的加热空腔,并在加热空腔处设置了进气口和排气口,利用高温空气循环泵提供高温气体,并回收循环气体,形成循环式的热源供给回路。
[0016]本技术中以高温空气为介质来对内旋蒸瓶进行加热,相比传统的水浴加热(仅接触水浴的部分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空气加热能够便于整个内旋蒸瓶,加热范围广,加热均匀,且加热空腔为封闭结构,热量散失少,热源利用率高,加热更加充分。
[0017]同时本技术为了提高高温空气的利用率,在外保温套的内壁上设置了分隔肋,分隔肋的底部可以与内旋蒸瓶瓶体之间为顶触或者略微存在间隙,其设置目的为形成为使高温气体能够沿两个分隔肋向下运动,然后从另一侧排出,从而使高温气体能够经过内旋蒸瓶的全部区域,大大的提高了气体的利用率,同时利用驱动器能够驱使内旋蒸瓶转动,对内旋蒸瓶进行均匀充分加热。
[0018]由此,本技术采用无污染及无采购成本的空气作为加热及冷却介质,并在加热端设计密闭的空腔及保温材料层,从而大大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相比现有旋转蒸发器产品,本技术具有无污染、效率高等特点,该结构还可在反应釜等具有类似加热冷却要求的设备上应用,适应于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样品的规模浓缩、干燥、提取及回收等,适用范围广,热量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4为分隔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分隔肋和引导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5]图7为图5的仰视图。
[0026]图8为螺旋分隔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的标号为:1为支架,2为驱动座,3为驱动器,4为锥齿轮组,5为旋转套,6为轴承或轴套,7为对接口,8为连接头,9为连接帽,10为外保温套,11为内旋蒸瓶,12为加热空腔,13为进气口,14为排气口,15为密封套,16为限位槽,17为分隔肋,18为进气腔,19为排气腔,20为引导肋,21为分加热区,22为总加热区,23为进气腔引导肋末端开口,24为排气腔引导肋末端开口;25为螺旋分隔肋,26为高温空气循环泵,27为低温空气循环泵,28为导气瓶,29为冷凝管,30为冷却管,31为收集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主要用于旋蒸器进行加热和冷凝,本实施例针对现有的设备中存在的加热多采用敞口的水浴或油浴锅,热源分布范围有限,加热效率低且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冷凝多以导热油为介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基于此,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包括支架、旋蒸机构和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蒸机构包括高温空气循环泵、外保温套、内旋蒸瓶、旋转套、连接帽、旋转套和驱动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座,所述旋转套转动设置在驱动座内,并与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套的下端设置有对接口,所述驱动座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内旋蒸瓶的瓶体间隔设置在外保温套内,其瓶口与外保温套通过轴承或轴套转动连接,瓶口能对接在对接口内;所述外保温套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帽转动设置在限位槽内,并能与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外保温套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套,使外保温套与内旋转器之间形成封闭的加热空腔,所述外保温套上设置有与加热空腔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分别经管道与高温空气循环泵的出气口和进气口连通;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导气瓶、冷凝管、收集瓶和低温空气循环泵;所述导气瓶固定在驱动座上,所述旋转套转动套装在导气瓶的底部,导气瓶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封闭的开口和导气口,导气口经管道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内盘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经管道与低温空气循环泵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在冷凝管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套包括外壳、保温层和内壳,所述内壳与外壳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有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介质加热冷却的旋转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分隔肋,分隔肋的内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冲袁帅郑会午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