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77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外管和设置在换热外管内部的换热内管,该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同圆心安装设置,所述的换热内管中通入高温介质,而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的区域相应通入冷却介质,并且所述的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通过连接件对接安装成一体;所述的换热内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换热内管的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所述的圆形延伸部上设置有开口与换热外管和换热内管之间的区域相连通,冷却介质相应通入到圆形延伸部内。本装置中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为弹性安装,而不是刚性连接安装,这样当热胀冷缩管体产生形变时,可通过弹性安装的连接件适应形变,结构更加的合理,不易损坏内管和外管。不易损坏内管和外管。不易损坏内管和外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紧凑型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冷高温介质温度差的不同实现热量转移,现有技术中换热器设置有很多种,例如板式换热器、复合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以及金属换热器。
[0003]例如,公开(公告)号:CN103047884A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紧凑型液态金属换热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内管、外管,两管同心,内外管体采用液态金属或者是油作为介质输送,并且将整个管体结构设置成“W”型的形状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的紧凑,冷却介质能够完全排空。
[0004]但是该技术方案中仅是通过设置整个管体的形状结构,而内管和外管的安装仅是设置成同心圆结构,内外介质流通时,所接触的换热面积十分的有限,导致换热效率不高。
[0005]而且内外的高温介质和冷却介质在流通的时候,管体可能会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产生形变,而现有技术中内管和外管之间则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安装的,结构不够稳定,弹性连接结构不能够消除形变带来的影响。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置一种提高换热效率且结构紧凑合理的换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外管和设置在换热外管内部的换热内管,该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同圆心安装设置,所述的换热内管中通入高温介质,而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的区域相应通入冷却介质,并且所述的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通过连接件对接安装成一体。
[0009]所述的换热内管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换热内管的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所述的圆形延伸部上设置有开口与换热外管和换热内管之间的区域相连通,冷却介质相应通入到圆形延伸部内。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延伸部的大小设置为整体圆结构的四分之三,且所述的换热内管上共设置有三条圆形延伸部。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延伸部的厚度设置与换热内管的厚度相同;通常设置圆形延伸部的厚度与换热内管的厚度相同,这样加工比较容易,而且热量能够更加容易传递至换热内管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

5cm。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外管与换热内管之间安装的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内管外
壁上的套杆以及设置在换热外管内壁上的套筒,相应的套杆安装在套筒内,并且套筒内还固定有弹簧件,弹簧件另一端又相应与套杆固定,使得换热外管和换热内管形成弹性连接固定。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每两个相邻的圆形延伸部之间均对应设置有三组连接件,每一连接件均为弹性连接固定。
[0015]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装置中还在换热内管上设置向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圆形延伸部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内部的高温介质的换热面积,圆形延伸部将换热内管的管壁长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延伸好几倍,这样高温介质通入至换热内管后,换热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增加换热效率;
[0017](2)本装置中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是通过连接件对接安装的,而本装置的连接件设置成带有缓冲的弹簧机构来实现安装,换热外管的内壁安装套筒,换热外管的外壁对应安装套杆,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对应安装时,套杆套入至套筒内,并且内部安装有弹簧件,这样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就对应安装成一体了,整体为弹性安装,而不是刚性连接安装,这样当热胀冷缩管体产生形变时,可通过弹性安装的连接件适应形变,结构更加的合理,不易损坏内管和外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包括换热外管1和设置在换热外管1内部的换热内管2,该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同圆心安装设置,换热内管2中通入高温介质,而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的区域相应通入冷却介质,并且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通过连接件3对接安装成一体。
[0022]本装置包括内外的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两管体之间分别通入高温介质和冷却介质,可相应完成换热。
[0023]换热内管2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换热内管2的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4,圆形延伸部4上设置有开口41与换热外管1和换热内管2之间的区域相连通,冷却介质相应通入到圆形延伸部4内。
[0024]本装置中还在换热内管上设置向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圆形延伸部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内部的高温介质的换热面积,圆形延伸部将换热内管的管壁长度在有限的空间内延伸好几倍,这样高温介质通入至换热内管后,换热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增加换热效率。
[0025]另外,本装置设置圆形延伸部之后,也可以相应将换热内管中的高温介质分隔开
来,高温介质的分布更加的均匀,也能够有效的增加换热效率。
[0026]圆形延伸部4的大小设置为整体圆结构的四分之三,且换热内管2上共设置有三条圆形延伸部4;圆形延伸部4的厚度设置与换热内管2的厚度相同;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5cm。
[0027]本装置中,圆形延伸部的大小需要根据换热内管的大小进行设置,本装置中圆形延伸部在换热内管中共设置有三条,并且其尺寸设置成正常圆结构的四分之三,这样能够较为合理的设置在换热内管上,同时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的间隙不需要设置过大,防止浪费热量。
[0028]换热外管1与换热内管2之间安装的连接件3包括设置在换热内管2外壁上的套杆32以及设置在换热外管1内壁上的套筒31,相应的套杆32安装在套筒31内,并且套筒31内还固定有弹簧件33,弹簧件33另一端又相应与套杆32固定,使得换热外管1和换热内管2形成弹性连接固定。
[0029]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每两个相邻的圆形延伸部4之间均对应设置有三组连接件3,每一连接件3均为弹性连接固定。
[0030]本装置中,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之间是通过连接件对接安装的,而本装置的连接件设置成带有缓冲的弹簧机构来实现安装,换热外管的内壁安装套筒,换热外管的外壁对应安装套杆,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对应安装时,套杆套入至套筒内,并且内部安装有弹簧件,这样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就对应安装成一体了,整体为弹性安装,而不是刚性连接安装,这样当热胀冷缩管体产生形变时,可通过弹性安装的连接件适应形变,结构更加的合理,不易损坏内管和外管。
[003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外管(1)和设置在换热外管(1)内部的换热内管(2),该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同圆心安装设置,所述的换热内管(2)中通入高温介质,而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的区域相应通入冷却介质,并且所述的换热内管(2)和换热外管(1)之间通过连接件(3)对接安装成一体;所述的换热内管(2)的管壁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向换热内管(2)的内部凹陷的圆形延伸部(4),所述的圆形延伸部(4)上设置有开口(41)与换热外管(1)和换热内管(2)之间的区域相连通,冷却介质相应通入到圆形延伸部(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延伸部(4)的大小设置为整体圆结构的四分之三,且所述的换热内管(2)上共设置有三条圆形延伸部(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延伸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军毛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齐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