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涉及T型阀领域,针对现有的T型阀在使用过程中,其落灰过程中阀板开闭速度慢,密封性差,结构复杂,同时内部流动性不稳定,容易产生阀体内粉煤灰堆积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阀体以及气缸座,所述阀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排料通道,所述阀体内还形成有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座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气缸座内还开设有阀板腔,所述气缸座背离阀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推送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具有其阀板开闭速度快,密封严密,结构简单可靠,阀体流动好等优点。体流动好等优点。体流动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T型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
技术介绍
[0002]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
[0003]大量的粉煤灰露天堆积在场地上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因此在燃煤火力发电厂中,一般将排放的粉煤灰收集并储存在飞灰库,当无综合利用时,先通过固定式螺旋搅拌机将粉煤灰加湿,达到湿度要求后再通过物料运输罐车外运以进行统一仓储和处理。而在对粉煤灰进行除灰时,经常会使用到T型阀来控制粉煤灰的运输。
[0004]然后现有的T型阀在使用过程中,其落灰过程中阀板开闭速度慢,密封性差,结构复杂,同时内部流动性不稳定,容易产生阀体内粉煤灰堆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具有其阀板开闭速度快,密封严密,结构简单可靠,阀体流动好等优点。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包括阀体以及气缸座,所述阀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排料通道,所述阀体内还形成有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座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气缸座内还开设有阀板腔,所述气缸座背离阀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推送杆,所述推送杆贯穿阀板腔延伸至阀板腔内,所述推送杆位于阀板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阀体内的阀板,所述阀板位于限位机构内,所述气缸通过推动杆控制阀板运动,以使所述阀板控制排料通道的闭合。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阀板座以及U块,所述阀板座设置于装配凹槽内,所述阀板座内还设置有阀板槽,所述U块设置于阀板槽内,所述阀板位于阀板槽内与U块相接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阀板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O型圈,所述O型圈分别与阀板座和阀体接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阀体由两个半阀体组成,两个所述半阀体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阀体靠近气缸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矩形框盖,所述矩形框盖与所述阀板座之间还填充有填料,所述排料通道通过所述矩形框盖以及填料与所述阀板腔闭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送杆背离气缸的一端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阀板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所述阀板与所述推送杆之间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阀板腔的长度大于阀板的直径,以使所述推送杆能够控制阀板进入阀板腔内,控制排料通道的闭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缸座的两侧还设置有视孔盖,通过所述视孔盖能够观察阀板腔内阀板的运动情况。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气缸座靠近气缸的一端还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与气缸座之间还填充有填料,所述阀板腔通过所述压盖和填料与外界闭合。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阀体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法兰盘,所述阀体通过所述法兰盘与外接设备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阀体、气缸座、气缸、阀板座、U块、O型圈以及推送杆等结构,其中通过气缸驱动推送杆进行运动,而推送杆又能够带动阀板进行运动,当阀板运动至阀板槽内时,阀板能够将排料通道隔断,阻止物料的运输,当推送杆带动阀板朝向阀板腔内运动时,阀板能够离开排料通道进入到阀板腔内,这时排料通道打开,开始物料的运输,而通过视孔盖能够观察到阀板腔内的情况,进而能够在阀板运动过程中发生问题及时的发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具有其阀板开闭速度快,密封严密,结构简单可靠,阀体流动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阀体;2、气缸座;3、气缸;4、排料通道;5、阀板座;6、U块;7、阀板腔;8、推送杆;9、阀板;10、O型圈;11、矩形框盖;12、销轴;13、视孔盖;14、压盖;15、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3]通过图1
‑
2所示,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包括阀体1以及气缸座2,阀体1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排料通道4,用于物料的排放,阀体1内还形成有装配凹槽,装配凹槽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气缸座2设置在阀体1上,阀体1和气缸座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气缸座2内还开设有阀板腔7,阀板腔7用于承载阀板9的进入,气缸座2背离阀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输出端设置推送杆8,推送杆8贯穿阀板腔7延伸至阀板腔7内,推送杆8位于阀板腔7内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内的阀板9,阀板9位于限位机构内,气缸3通过推动杆控制阀板9运动,让阀板9在排料通道4和阀板腔7之间运动,当阀板9运动至排料通道4内时,排料通道4闭合,当阀板9运动至阀板腔7内时,排料通道4连通,这时物料从排料通道4进行运输。
[0024]限位机构包括阀板座5以及U块6,阀板座5设置于装配凹槽内,阀板座5的最大圆弧为半圆弧,阀板座5内还设置有阀板9槽,U块6设置于阀板9槽内,阀板9位于阀板9槽内与U块
6相接触,U块6两点最远距离小于阀板座5的直径;阀板座5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槽体内设置有O型圈10,O型圈10分别与阀板座5和阀体1接触,通过设置O型圈10是阀板座5处于弹性浮动状态,而弹性浮动阀板座5的设计使阀板9具有所需开闭较小驱动力,密封严密开闭速度快的特点;阀体1由两个半阀体1组成,两个半阀体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阀体1靠近气缸3盖的一侧还设置有矩形框盖11,矩形框盖11与阀板座5之间还填充有填料,排料通道4通过矩形框盖11以及填料与阀板腔7闭合。
[0025]推送杆8背离气缸3的一端形成有安装槽,阀板9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阀板9与推送杆8之间通过销轴12固定连接;阀板腔7的长度大于阀板9的直径,以使推送杆8能够控制阀板9进入阀板腔7内,控制排料通道4的闭合;气缸座2的两侧还设置有视孔盖13,通过视孔盖13能够观察阀板腔7内阀板9的运动情况;气缸座2靠近气缸3的一端还设置有压盖14,压盖14与气缸座2之间还填充有填料,阀板腔7通过压盖14和填料与外界闭合;阀体1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法兰盘15,阀体1通过法兰盘15与外接设备固定连接。
[0026]工作原理:首先将进料口与出料口与设备的出灰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包括阀体(1)以及气缸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形成排料通道(4),所述阀体(1)内还形成有装配凹槽,所述装配凹槽内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气缸座(2)设置在阀体(1)上,所述气缸座(2)内还开设有阀板腔(7),所述气缸座(2)背离阀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设置推送杆(8),所述推送杆(8)贯穿阀板腔(7)延伸至阀板腔(7)内,所述推送杆(8)位于阀板腔(7)内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阀体(1)内的阀板(9),所述阀板(9)位于限位机构内,所述气缸(3)通过推动杆控制阀板(9)运动,以使所述阀板(9)控制排料通道(4)的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阀板座(5)以及U块(6),所述阀板座(5)设置于装配凹槽内,所述阀板座(5)内还设置有阀板(9)槽,所述U块(6)设置于阀板(9)槽内,所述阀板(9)位于阀板(9)槽内与U块(6)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座(5)的两侧均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O型圈(10),所述O型圈(10)分别与阀板座(5)和阀体(1)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除灰系统的T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由两个半阀体(1)组成,两个所述半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培克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