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34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底板压紧结构,所述底板压紧结构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包括多个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连接有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用于压紧车厢的底板;侧板固定结构,所述侧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运输侧板的多个侧板输送辊轮;多个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连接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用于压紧车厢的侧板;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用于调节车厢的底板位置的链条和两个链轮;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用于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并脱离所述输送结构。于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并脱离所述输送结构。于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并脱离所述输送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厢焊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生产自卸车车厢方法是工人使用铝合金靠尺寸对车身骨架的侧厢板进行测量,通过人工靠卷尺,划线等手段来找准焊接位置,厢体内打稳固斜撑,保持不变形,在允许公差范围内,属于合格产品;对于变形位置不在接头处的中间位置,直接使用大锤重力敲击变形处,对于接头处采用火焰烤的方法,待温度达到指定经验温度后,再采用大锤重力进行敲击。这种生产制造方式有如下不足之处,大锤瞬间噪音超过了120分贝,噪音太高会对工人的听觉造成影响;另外,工作效率较低,精度达不到标准,次品率较高。
[0003]故,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人工采用大锤敲击变形处会产生噪音污染,且人工操作工作效率较低,精度达不到标准,次品率较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底板压紧结构,所述底板压紧结构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包括多个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连接有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用于压紧车厢的底板;侧板固定结构,所述侧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运输侧板的多个侧板输送辊轮;多个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连接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用于压紧车厢的侧板;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用于调节车厢的底板位置的链条和两个链轮;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用于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采用底板压紧机构对车厢底板进行压紧,输送结构通过链轮将车厢底板进行运输;采用侧板固定结构对车厢侧板进行压紧,采用多个侧板输送辊轮将车厢侧板进行运输,厢体合装采用倒装定位方式,人工仅控制上述驱动源的开闭即可压紧车厢底板和车厢侧板,设备定位准确可靠,然后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而带动举升组件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用链条将合装后的车厢从输送结构中脱出,并输送至下一个工位进行焊接即可,自动化程度高,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效率更高。
[000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压紧结构还包括:导轨底座组;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底座组上;所述行走车体包括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上安装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油缸压紧块。
[0008]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底板压紧结构主体包括行走车体,行走车体可沿着导轨底座组滑动,导轨底座组的布置方向沿着车厢的长度方向进行设置,第一立柱组包括两个第一立柱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立柱之间的第一横梁,液压油缸安装在第一横梁上并通过液压油缸的输出端运动带动油缸压紧块沿着车厢高度方向上下运动以使油缸压紧
块压紧车厢底板;行走车体的设置可使得上述的油缸压紧块运动到沿车厢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可在任意位置压紧车厢底板,以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车厢底板。
[000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包括固定梁;升降梁,所述升降梁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组上,所述升降梁连接有升降驱动组件;用于安装所述侧板输送辊轮的辊轮支座,所述辊轮支座安装在所述升降梁上;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座,所述第一压紧座安装在所述升降梁上,第二压紧座,所述第二压紧座安装在所述固定梁上。
[0010]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升降梁可沿着车厢高度方向竖直滑动连接在第二立柱组上以适应不同高度规格的车厢侧板;固定梁的高度固定不动,而通过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升降梁的高度变化以适应不同高度规格的车厢侧板;辊轮支座是用于安装上述侧板输送辊轮的,而侧板输送辊轮是用来运输车厢侧板的,辊轮支座也设置在升降梁上,可随着升降梁的移动而移动;最终通过多个第一压紧座和多个第二压紧座来对车厢侧板进行压紧,以使车厢侧板与底板之间能够合理的进行焊接。
[00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相对滑动连接有提升座,所述提升座与所述升降梁固定连接。
[0012]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升降驱动组件主要采用丝杆螺母结构进行驱动,由于升降梁沿车厢长度方向的长度较长,故要驱动整个升降梁沿着第二立柱上下滑动,则需要设置多个丝杠螺母结构,每个丝杠螺母结构提供升降梁所需的一部分升降力即可。
[00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梁上还固定安装有多个仿形压紧块。
[0014]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仿形压紧块是根据车厢底板和侧板之间的拐角处的形状相适应设置的,仿形压紧块朝向车厢底板和侧板之间拐角处的一端为一倾斜面和一圆弧面,适应于上述拐角处的形状。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车宽调节结构,所述车宽调节结构包括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上滑动连接有宽度调节板。
[0016]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根据不同的车厢宽度大小,车宽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为了扩大本专利技术适用的范围,故在机架上安装车宽调节结构,具体为定位底板,定位底板上滑动安装有宽度调节板,车厢侧板安装在宽度调节板上,通过改变宽度调节板与定位底板之间的距离以实现针对焊接不同车厢宽度大小的调节。
[001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链轮包括输送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从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轴同轴连接,多个输送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链轮同轴连接有第三驱动源;所述举升组件包括第四驱动源,所述第四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有顶升轴,所述顶升轴连接有用于举升合装后车厢的举升架。
[0018]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三驱动源作为优选的是电机,带动输送链轮和从动链轮进行转动,多个输送链轮通过输送链条传动连接,实现链条的传动,并通过从动链轮的作用带动车厢底板进行调整和校准,让车厢底板在合适位置,以使底板压紧结构进行压紧。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宽度调节组件,所述宽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沿车厢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相对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车厢板拐角处的仿形支撑块;所述第三丝杆上相对滑动连接有辊轮座。
[0020]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根据不同的车厢宽度大小,车宽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为了扩大本专利技术适用的范围,故在机架上宽度调节组件,具体宽度调节组件采用丝杠螺母组件,通过丝杠螺母组件调整仿形支撑块和辊轮座,上述仿形支撑块可用于支撑车厢底板和侧板之间拐角处,以使车厢底板和侧板焊接更合理,上述的辊轮座用于输送车厢侧板。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基座平台,所述基座平台上安装有多个基座立柱,多个所述基座立柱之间安装有基座横梁,所述基座平台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
[0022]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的技术效果为,机架包括上述的组件,为整个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可行性基准。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人工操作平台,所述人工操作平台包括多个呈阶梯段的爬梯,所述爬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底板压紧结构,所述底板压紧结构沿车厢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包括多个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连接有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用于压紧车厢的底板;侧板固定结构,所述侧板固定结构包括用于运输侧板的多个侧板输送辊轮(206);多个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连接有第二压紧组件,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用于压紧车厢的侧板;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用于调节车厢的底板位置的链条和两个链轮;举升组件(411),所述举升组件(411)用于将合装后的车厢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压紧结构还包括:导轨底座组;行走车体,所述行走车体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底座组上;所述行走车体包括第一立柱组,所述第一立柱组上安装有连接有液压油缸(111),所述液压油缸(111)的输出端连接有油缸压紧块(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立柱组,所述第二立柱组包括固定梁;升降梁,所述升降梁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柱组上,所述升降梁连接有升降驱动组件(217);用于安装所述侧板输送辊轮(206)的辊轮支座(208),所述辊轮支座(208)安装在所述升降梁上;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座(209),所述第一压紧座(209)安装在所述升降梁上,第二压紧座(215),所述第二压紧座(215)安装在所述固定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合厢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217)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相对滑动连接有提升座(222),所述提升座(222)与所述升降梁固定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张特夫印鹏鹏张伟王凤来黄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启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