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35603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包括蓄电池、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反馈电压采集模块、多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和多个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每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反馈电压采集模块连接,反馈电压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二端接地;各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蓄电池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模块连接,驱动模块和蓄电池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激电源电路,保证了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压的一致性以及各路反激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及负载调整率。路反激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及负载调整率。路反激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及负载调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动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电机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核心模块之一,其电压稳定性及可靠性尤为重要。目前市场的电机控制器的多路反激电源大多采用单路电压反馈控制,这种控制方式存在输出电压一致性差,负载调整率和稳压精度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保证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压的一致性以及各路反激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及负载调整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包括蓄电池、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反馈电压采集模块、多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和多个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反馈绕组和次级绕组;每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与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与反馈电压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二端接地;各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用于给控制模块供电以及向各变压器供电;各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和蓄电池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反馈电压,并取最小值作为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并传输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和反激电源的工作电流的大小,实时调节PWM的占空比,以控制驱动模块的导通或断开,使变压器的初级磁组产生交变电压,变压器的次级磁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通过反激电源输出单元对外输出。
[0005]进一步,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包括多个与变压器一一对应设置的反馈电压采集单元,各个反馈电压采集单元均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比较器,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的反馈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阻与第一比较器的电压输出端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各个反馈电压采集单元中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的连接节点均相连作为与
控制模块连接的反激电源反馈电压输出端。
[0006]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下拉电阻、限流电阻、第三电阻、电流采样电阻、第二电容和MOS管,所述电流采样电阻的一端与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流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与MOS管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控制模块连接;各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均与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一端通过第三电阻与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MOS管的栅极通过限流电阻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下拉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的另一端与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监测电流采样电阻的电压,根据电流采样电阻的阻值和电压计算得到所述反激电源的工作电流。
[0007]进一步,各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均包括第四电阻、第三电容、第三二极管、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五电阻和第四二极管;所述次级绕组包括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二极管并联;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与第五电阻串联后与第四二极管并联,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机控制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反激电源电路控制方法,利用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采集各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反馈电压,并取最小值作为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并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和反激电源的工作电流的大小,实时调节PWM的占空比,以控制驱动模块的导通或断开,使变压器的初级磁组产生交变电压,变压器的次级磁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通过反激电源输出单元对外输出。
[0011]进一步,所述反激电源的工作电流根据电流采样电阻的阻值和电压计算得到。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反激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和车辆,实现反激电源的多路输出且具备多路电压同时反馈,保证了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源的输出电压的一致性以及各路反激电源输出电压的稳压精度及负载调整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反激电源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反馈电压采集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图1中的反激电源输出单元的电路图;图4为图1中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反激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反激电源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中:1

蓄电池;2

驱动模块,R13

下拉电阻,R14

限流电阻,R15

第三电阻,R16

电流采样电阻,C17

第二电容,Q1

MOS管;3

控制模块;4

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1

反馈电压采集单元,R16

电流采样电阻,42

第二二极管,43

第一电容,44

第一电阻,45

第二电阻,46

第一比较器,47

第一二极管;5

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1

第四电阻,52

第三电容,53

第三二极管,54

第四电容,55

第五电容,56

第六电容,57

第五电阻,58

第四二极管;6

变压器,61

初级绕组,62

反馈绕组,63

次级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6]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1)、驱动模块(2)、控制模块(3)、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多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和多个与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一一对应连接的变压器(6),所述变压器(6)包括初级绕组(61)、反馈绕组(62)和次级绕组(63);每个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与变压器(6)的次级绕组(63)连接;各个变压器(6)的反馈绕组(62)的第一端与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连接,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与控制模块(3)连接;各个变压器(6)的反馈绕组(62)的第二端接地;各个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61)的第一端分别与蓄电池(1)连接,蓄电池(1)用于给控制模块(3)供电以及向各变压器(6)供电;各个变压器(6)的初级绕组(61)的第二端分别与驱动模块(2)连接,所述驱动模块(2)和蓄电池(1)分别与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各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的反馈电压,并取最小值作为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并传输给控制模块(3),所述控制模块(3)根据反激电源反馈电压和反激电源的工作电流的大小,实时调节PWM的占空比,以控制驱动模块(2)的导通或断开,使变压器(6)的初级磁组(61)产生交变电压,变压器(6)的次级磁组(63)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通过反激电源输出单元(5)对外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压采集模块(4)包括多个与变压器(6)一一对应设置的反馈电压采集单元(41),各个反馈电压采集单元(41)均包括第一二极管(47)、第二二极管(42)、第一电容(43)、第一电阻(44)、第二电阻(45)和第一比较器(46),第一二极管(47)的正极与变压器(6)的反馈绕组(6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47)的负极与第一比较器(46)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43)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4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47)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45)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46)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45)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4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44)的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46)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42)的正极与第二电阻(45)与第一比较器(46)的电压输出端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42)的负极与第一比较器(46)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阻(44)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各个反馈电压采集单元(41)中的第一电阻(44)和第二电阻(45)之间的连接节点均相连作为与控制模块(3)连接的反激电源反馈电压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2)包括下拉电阻(R13)、限流电阻(R14)、第三电阻(R15)、电流采样电阻(R16)、第二电容(C17)和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超肖利华李祥童斌杜露涛周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