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598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包括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和均衡电路,所述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由芯片U12、芯片LDO3和放大器U11组成;芯片U12的1脚连接电阻R31并接12V电压,芯片U12的2脚分别连接光耦U32的4脚、三极管Q5的C极与电阻R10,芯片U12的4脚连接电阻R32并接三极管Q8的G极,芯片U12的5脚连接12V电压。本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通过设置的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与均衡电路实现的对电路的实施检测,因而可有效对设备电路进行检测保护,极大的提高电路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保护电路
,具体为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当用电设备发送短路的情况,会造成电路的损坏,严重的造成设备的烧毁,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通过设置的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与均衡电路实现的对电路的实施检测,因而可有效对设备电路进行检测保护,极大的提高电路安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包括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和均衡电路,所述开机短路检测电路由芯片U12、芯片LDO3和放大器U11组成;芯片U12的1脚连接电阻R31并接12V电压,芯片U12的2脚分别连接光耦U32的4脚、三极管Q5的C极与电阻R10,芯片U12的4脚连接电阻R32并接三极管Q8的G极,芯片U12的5脚连接12V电压,芯片LDO3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3、电阻R26与光耦U33的4脚,芯片LDO3的3脚连接分别连接电容C2与电容C5,电容C5连接并联的电阻R18与电阻R19,同时电阻R18连接B

,放大器U11的1脚、3脚分别连接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5与电阻R16连接芯片LDO3的3脚,放大器U11的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Q6与三极管Q92的G极,三极管Q6的D极连接三级Q5的B极,三级Q5的C极、E极分别连接端口F的2脚、1脚,三极管Q92的D极连接并联的电阻R1与电阻R2并接P


[0005]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由芯片U10、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芯片U15、芯片U16、芯片U17、芯片U18和芯片U19组成;芯片U10的1脚连接电阻R101并接三级Q111的基极,芯片U10的3脚连接电阻R102并接三级Q112的基极,芯片U10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3与电容C101,同时电阻R103分别连接B+接口、C+接口与P+接口;芯片U11的1脚连接电阻R104并接三级Q113的基极,芯片U11的3脚连接电阻R105并接三级Q114的基极,芯片U11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6与电容C102,同时电阻R106分别连接B9接口与电容C101;芯片U12的1脚连接电阻R107并接三级Q115的基极,芯片U12的3脚连接电阻R108并接三级Q116的基极,芯片U12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9与电容C103,同时电阻R109分别连接B8接口与电容C102;芯片U13的1脚连接电阻R110并接三级Q117的基极,芯片U13的3脚连接电阻R111并接三级Q118的基极,芯片U13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2与电容C104,同时电阻R112分别连接B7接口与电容C103;芯片U14的1脚连接电阻R113并接三级Q119的基极,芯片U14的3脚连接电阻R114并接三级Q120的基极,芯片U14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5与电容C105,同时电阻R115分别连接B6接口与电容C104;芯片U15的1脚连接电阻R116并接三级Q121的基极,芯片U15的3脚连接电阻R117并接三级Q122的基极,芯片U15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8与电容C106,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5接口与电容C105;芯片U16的1脚连接电阻R119并接三级Q125的基
极,芯片U16的3脚连接电阻R120并接三级Q126的基极,芯片U16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21与电容C107,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4接口与电容C106;芯片U17的1脚连接电阻R122并接三级Q127的基极,芯片U17的3脚连接电阻R123并接三级Q128的基极,芯片U17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24与电容C108,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3接口与电容C107;芯片U18的1脚连接电阻R125并接三级Q129的基极,芯片U18的3脚连接电阻R126并接三级Q130的基极,芯片U18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27与电容C109,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2接口与电容C108;芯片U19的1脚连接电阻R128并接三级Q131的基极,芯片U19的3脚连接电阻R129并接三级Q132的基极,芯片U19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0与电容C110,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1接口与电容C109;
[0006]所述均衡电路由芯片U20、、芯片U21、芯片U22、芯片U23、芯片U24、芯片U25、芯片U26、芯片U27、芯片U28和芯片U29组成;芯片U20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1与电容C110,芯片U20的5脚连接MOS管Q133并接电阻R132;芯片U21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3与电容C111,芯片U21的5脚连接MOS管Q134并接电阻R134;芯片U22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5与电容C112,芯片U22的5脚连接MOS管Q135并接电阻R136;芯片U23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7与电容C113,芯片U23的5脚连接MOS管Q136并接电阻R138;芯片U24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39与电容C114,芯片U24的5脚连接MOS管Q137并接电阻R140;芯片U25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41与电容C115,芯片U25的5脚连接MOS管Q138并接电阻R142;芯片U26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43与电容C116,芯片U26的5脚连接MOS管Q139并接电阻R144;芯片U27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45与电容C117,芯片U27的5脚连接MOS管Q140并接电阻R146;芯片U28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47与电容C118,芯片U28的5脚连接MOS管Q141并接电阻R148;芯片U29的2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49与电容C119,芯片U29的5脚连接MOS管Q142并接电阻R150;
[0007]优选的,所述光耦U32的1脚连接串联的二极管D16与电阻R29,同时电阻R29连接三极管Q4的C极,三极管Q4的E极连接电阻R21并接开关S5的2脚,开关S5的1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20与二极管D18,同时二极管D18连接光耦U33的1脚,三极管Q4的B极连接电阻R28并接三极管Q3的C极,三极管Q3的B极连接电阻R26并接芯片LDO3的2脚。
[0008]优选的,所述芯片U12的型号为BU4S81G2。
[0009]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8的D极连接P

,三极管Q8的S极连接三极管Q93的D极,三极管Q93的S极连接二极管D5并接C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通过设置的开机短路检测电路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检测,从而检测设备在开机时的电路是否存在短路的情况,防止开机输入的电压过高便造成电路的损坏;其次,利用设置的电压检测电路对输出的电压进行检测,从而将高电压进行降压并输出;最后,通过均衡电路来均衡输出的电压,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弱电开关的保护电路,包括开机短路检测电路(1)、电压检测电路(2)和均衡电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短路检测电路(1)由芯片U12、芯片LDO3和放大器U11组成;芯片U12的1脚连接电阻R31并接12V电压,芯片U12的2脚分别连接光耦U32的4脚、三极管Q5的C极与电阻R10,芯片U12的4脚连接电阻R32并接三极管Q8的G极,芯片U12的5脚连接12V电压,芯片LDO3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3、电阻R26与光耦U33的4脚,芯片LDO3的3脚连接分别连接电容C2与电容C5,电容C5连接并联的电阻R18与电阻R19,同时电阻R18连接B

,放大器U11的1脚、3脚分别连接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5与电阻R16连接芯片LDO3的3脚,放大器U11的4脚分别连接三极管Q6与三极管Q92的G极,三极管Q6的D极连接三级Q5的B极,三级Q5的C极、E极分别连接端口F的2脚、1脚,三极管Q92的D极连接并联的电阻R1与电阻R2并接P

;所述电压检测电路(2)由芯片U10、芯片U11、芯片U12、芯片U13、芯片U14、芯片U15、芯片U16、芯片U17、芯片U18和芯片U19组成;芯片U10的1脚连接电阻R101并接三级Q111的基极,芯片U10的3脚连接电阻R102并接三级Q112的基极,芯片U10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3与电容C101,同时电阻R103分别连接B+接口、C+接口与P+接口;芯片U11的1脚连接电阻R104并接三级Q113的基极,芯片U11的3脚连接电阻R105并接三级Q114的基极,芯片U11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6与电容C102,同时电阻R106分别连接B9接口与电容C101;芯片U12的1脚连接电阻R107并接三级Q115的基极,芯片U12的3脚连接电阻R108并接三级Q116的基极,芯片U12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09与电容C103,同时电阻R109分别连接B8接口与电容C102;芯片U13的1脚连接电阻R110并接三级Q117的基极,芯片U13的3脚连接电阻R111并接三级Q118的基极,芯片U13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2与电容C104,同时电阻R112分别连接B7接口与电容C103;芯片U14的1脚连接电阻R113并接三级Q119的基极,芯片U14的3脚连接电阻R114并接三级Q120的基极,芯片U14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5与电容C105,同时电阻R115分别连接B6接口与电容C104;芯片U15的1脚连接电阻R116并接三级Q121的基极,芯片U15的3脚连接电阻R117并接三级Q122的基极,芯片U15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18与电容C106,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5接口与电容C105;芯片U16的1脚连接电阻R119并接三级Q125的基极,芯片U16的3脚连接电阻R120并接三级Q126的基极,芯片U16的5脚连接串联的电阻R121与电容C107,同时电阻R118分别连接B4接口与电容C106;芯片U17的1脚连接电阻R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君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