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29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主杆、拉杆、旋转结构、高聚物原料筒、防水袋以及限位结构,拉杆套设在主杆外且拉杆一端与限位结构铰接,限位结构一端与主杆铰接,拉杆沿主杆运动带动限位结构撑开或者收拢,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拉杆、旋转结构、高聚物原料筒以及防水袋,高聚物原料筒两个腔体可通过旋转结构连通,高聚物原料筒易碎或者可开合;方法包括:将封堵装置插入漏水点,通过拉杆使限位结构张开卡住着力点位;通过旋转结构使得高聚物原料筒的两个空腔连通,高聚物反应打开高聚物原料筒在防水袋中膨胀,撑满突涌水通道;高聚物凝固后完成封堵;本发明专利技术封堵的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且适用于应急抢险病害。病害。病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坝、隧道、矿洞、堤坝、管道等基础设施早期突涌水快速封堵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灾害是一种工程上极易发生且较难处理的工程难题,尤其是针对大坝、隧道、管道等民生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近80%的交通、市政、水利水电等地下基础工程在施工期或者运营期发生过或大或小的突涌水灾害。突涌水灾害属于突发性灾害,由于其不确定性的特点,已经成为地下基础工程中遭遇最频繁、危害性最大的灾害之一,轻则冲毁施工设备,堵塞坑道,造成施工延期或者影响正常使用。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发生次生灾害。如何快速处置突涌水灾害是目前基础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国际上高聚物注浆技术发展很快。其基本原理是:按照一定配比,向地下注射双组份高聚物材料,两种材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体积迅速膨胀并形成泡沫状固体。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道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加固和修复工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技术具有诸多明显优点:(1)快速:高聚物注浆技术施工快捷,不需养生,可节省工期70%以上,并且可以根据工程需要自由调整材料的固化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最快几十秒就可以达到最终强度的90%。(2)耐久:高聚物注浆与无损检测技术密切结合,针对性强,治愈率高,一次注浆能处治多层隐含病害;高聚物注浆材料本身不含水,反应固化后不会产生干缩现象;高聚物材料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不易发生断裂;高聚物材料防渗性能优良,能有效阻止雨水下渗。(3)环保:高聚物注浆技术通过注浆孔(直径16mm)进行注浆修复,材料本身不含有毒物质(3)抗压:膨胀性高聚物注浆材料随着密度的增加抗压强度也迅速增强,最高可达一百多兆帕。因此研发一种便携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锚杆和方法,对基础工程突涌水应急抢险治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如何加速处置突涌水灾害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杆、拉杆、旋转结构、高聚物原料筒、防水袋以及限位结构,
[0005]所述拉杆套设在所述主杆外且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铰接,所述限位结构远离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铰接,所述拉杆沿所述主杆运动带动所述限位结构撑开或者收拢,
[0006]所述旋转结构套设在所述拉杆外侧,所述高聚物原料筒套设在所述旋转结构一端外侧,所述防水袋套设在所述高聚物原料筒外侧,所述高聚物原料筒包括两个腔体,所述两个腔体可通过所述旋转结构连通,所述高聚物原料筒易碎或者可开合。
[0007]所述高聚物原料筒内包括的两个腔体可分别灌注高聚物原料A和高聚物原料B,同
时通过旋转结构可将两个腔体连通,从而使得其发生反应膨胀,撑开高聚物原料筒,从而实现封堵,同时在膨胀时,能进一步加固限位结构与外界的连接稳定性,配合防水袋的使用,避免原料的浪费同时保证封堵的效率;相比与现有的通过外接高聚物原料,使得高聚物原料在传输途中即开始膨胀,其中部分的高聚物原料在传输管道中并没有起到封堵突涌水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8]通过向远离封堵头的一端拉动拉杆,促使限位结构中的第二撑杆转动来撑起第一撑杆。拉杆的拉伸方向同水流方向一致,已减少阻力,更方便实施。
[0009]防水袋顶部与拉杆顶部位置对应,防水袋底部设置拉绳,高聚物反应后拉紧拉绳,防止高聚物从防水袋流出。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杆以及置于所述旋转杆一端的搅拌板,所述高聚物原料筒套设在所述搅拌板外且所述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通过所述搅拌板打破。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隔板采用易碎材料制成。
[0012]高聚物原料筒采用较易破碎的薄PE塑料制成,高聚物原料筒分为两个空腔,一个空腔为高聚物原料A腔,另一个空腔内为高聚物原料B腔,高聚物原料A与高聚物原料B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积能迅速膨胀。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水袋与所述高聚物原料筒之间有膨胀空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撑杆、一端与所述撑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杆铰接的第二撑杆以及置于所述第一撑杆外侧的倒刺,所述第一撑杆远离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铰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铰接处铰接有抓杆,所述抓杆外侧设有倒刺。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抓杆与主杆平行设置。
[0017]倒刺增加锚固力和摩擦力。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主杆靠近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设有封堵头。便封堵装置向前突进,同时减少阻力。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结构上设有可拆卸的驱动结构。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旋转结构上设有第一插齿,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插头以及置于所述插头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插齿配合的第二插齿。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插头另一端连接有便携式手枪钻。
[0022]第二插齿和第一插齿可以紧紧相扣;插头插进便携式手枪钻中,通过手枪钻产生的扭力带动旋转杆转动,使搅拌板可以打破高聚物原料筒内的隔板使得两个腔体连通,并迅速充分搅拌。
[0023]上述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的封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将所述封堵装置快速插入漏水点,推动主杆的同时,并向回拉动拉杆,使限位结构迅速张开,卡住着力点位;
[0025]步骤二、通过扭力带动旋转结构转动,使得高聚物原料筒的两个空腔连通,并迅速充分搅拌,高聚物原料筒内的高聚物通过化学反应迅速打开高聚物原料筒,并在防水袋中迅速膨胀,撑满防水袋随后撑满整个突涌水通道;同时膨胀力可增强限位结构的锚固力;
[0026]步骤三、待高聚物材料完全凝固定型后,即完成封堵。
[0027]薄壁式突涌水快速封堵方法不需要安装抓杆,只需要采用撑杆进行初步的锚杆固定。通道式突涌水快速治理方法需要安装抓杆,抓杆和撑杆同时进行锚固作用。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和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突涌水病害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0029]高聚物原料筒中分为两个部分,高聚物原料A和原料B分别置于所述两个部分内,通过旋转结构使得原料A和原料B接触,从而发生化学反应膨胀,对突涌水起到封堵的作用,在发生化学反应膨胀时,同时能辅助限位结构向外展开,能更好的促使限位结构与着力点进行定位,保证封堵的稳定性以及封堵的效果;
[0030]限位结构与拉杆的配合,使得拉杆沿着水流方向拉动时限位结构展开与着力点进行定位,能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保证工作效率;同时倒刺的倾斜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在封堵装置进行封堵过程中不会形成阻力,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主杆(1)、拉杆(2)、旋转结构、高聚物原料筒(5)、防水袋(4)以及限位结构,所述拉杆(2)套设在所述主杆(1)外且所述拉杆(2)一端与所述限位结构铰接,所述限位结构远离所述拉杆(2)的一端与所述主杆(1)铰接,所述拉杆(2)沿所述主杆(1)运动带动所述限位结构撑开或者收拢,所述旋转结构套设在所述拉杆(2)外侧,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套设在所述旋转结构一端外侧,所述防水袋(4)套设在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外侧,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包括两个腔体,所述两个腔体可通过所述旋转结构连通,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易碎或者可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旋转杆(3)以及置于所述旋转杆(3)一端的搅拌板(11),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套设在所述搅拌板(11)外且所述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可通过旋转所述搅拌板(11)打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易碎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袋(4)与所述高聚物原料筒(5)之间有膨胀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高聚物突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撑杆(6)、一端与所述撑杆(6)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拉杆(2)铰接的第二撑杆(9)以及置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燕辉许胜捷张蓓常守志钟艳梅李晓龙逯林方王保林刘文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