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52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轨道交通仿真系统所需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连接各个所述仿真模型,形成多制式智能体轨道交通网络;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确定基础数据;要素确认单元,用于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模型调整单元,用于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网络连接单元,用于连接各个所述仿真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仿真模型的内存占用,提升运行效率的效果。提升运行效率的效果。提升运行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仿真系统中搭建轨道交通仿真模型,需要使用轨道、行人等多个仿真建模库模拟实际情况下的列车运行以及行人走行情况,从而形成轨道交通仿真网络。对于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搭建庞大的网络时会使用大量的轨道、行人建模库等必须建模库的模块,从而占据大量内存,使得模型运行效率下降。如果构建的仿真模型只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或指标验证,而不进行详细的仿真流程以及二、三维建模展示,采用列车和行人模块建模会降低数据传输效率。
[0003]同时,既有仿真建模技术在针对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构建仿真模型时,并未考虑不同线路、不同制式轨道交通模型之间的共性。当仿真模拟的地区、轨道交通制式发生变化时,仿真模型不能很快地进行扩展,很多地方需要修改,这使得模型重新构建的时间成本增加。
[0004]综上,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克服了采用传统建模库建立仿真模型会占用大量内存而降低模型运行效率的问题,使得仅需满足数据传输或指标验证等功能的仿真模型能够更高效地运行。同时,通过对基本车站与区段智能体模型的属性和流程逻辑等内容的修改,能更好满足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的仿真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确定轨道交通仿真系统所需基础数据;
[0008]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
[0009]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
[0010]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
[0011]连接各个所述仿真模型,形成多制式智能体轨道交通网络。
[0012]更进一步的,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具体包括:确定车站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区段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旅客换乘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列车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乘客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设施设备智能体建模要素。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具体包括:构建车站智能体模型;构建换乘智能体模型;构建区段智能体模型;构建设施设备智能体模。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具体包括,将一般车站模型扩展为高铁车站模型和环线端点站模型。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具体包括属性、行为和容器对象;所述属性为智能体模型的基本参数;所述行为表示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内列车和乘客的运行过程;所述容器对象为储存所述智能体模型的所述行为的载体。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于确定轨道交通仿真系统所需基础数据;要素确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模型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网络连接单元,用于连接各个所述仿真模型,形成多制式智能体轨道交通网络。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要素确认单元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具体包括:确定车站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区段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旅客换乘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列车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乘客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设施设备智能体建模要素。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构建单元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具体包括:构建车站智能体模型;构建换乘智能体模型;构建区段智能体模型;构建设施设备智能体模型。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模型调整单元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具体包括,将一般车站模型扩展为高铁车站模型;将一般车站模型扩展为环线端点站模型。
[0020]更进一步的,所述要素确认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智能体的属性、行为和容器对象;所述属性为智能体模型的基本参数;所述行为表示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内列车和乘客的运行过程;所述容器对象为储存所述智能体模型的所述行为的载体。
[002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
[0022]1、利用仿真软件中与流程建模相关的模块,将列车、车站、区段以及换乘弧等轨道交通网络必要组件简化为独立的智能体模型,并利用代码将其连接成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网络,减少仿真模型的内存占用,克服了列车和行人等模块会占用大量内存影响仿真模型运行效率的问题。
[0023]2、针对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车站,以普通车站为载体的基本智能体模型,仅通过添加判断逻辑或添加智能体属性等修改方式,即可衍生出满足快轨、高速铁路等不同制式的车站与区段模型,使得仿真模型有更好的扩展性。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仿真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tation_platform”仿真逻辑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tation”模型列车运行逻辑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WalkLinkInbound”和“WalkLinkOutbound”两个子模型进出站逻辑;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WalkLinkTransfer”模型与“Station”模型连接逻辑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Section”模型列车运行逻辑示意图;
[0032]图7是CQ大模型笔记本运行内存展示图;
[0033]图8是轻量化模型笔记本运行内存展示图;
[0034]图9是CQ大模型笔记本包含线路展示图;
[0035]图10是轻量化模型笔记本包含线路展示图;
[0036]图11是轨道交通一般车站模型示意图;
[0037]图12是轻量化高铁车站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轨道交通仿真系统所需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连接各个所述仿真模型,形成多制式智能体轨道交通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础数据确定每个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具体包括:确定车站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区段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旅客换乘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列车智能体的建模要素;确定乘客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确定设施设备智能体建模要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构建仿真模型具体包括:构建车站智能体模型;构建换乘智能体模型;构建区段智能体模型;构建设施设备智能体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制式轨道交通仿真需求对所述仿真模型进行修改具体包括,将一般车站模型扩展为高铁车站模型和环线端点站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体模型的建模要素具体包括属性、行为和容器对象;所述属性为智能体模型的基本参数;所述行为表示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内列车和乘客的运行过程;所述容器对象为储存所述智能体模型的所述行为的载体。6.一种基于智能体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单元,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白刘军张波张晚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