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管驱动电路、反激电源电路及电源设备,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电路,分别与振荡电路和开关管连接,用于对振荡信号进行反相,获得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施加在开关管的控制端。振荡电路和反相电路通常均不采用芯片,故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管驱动电路避免采用高集成芯片,从而降低了成本。了成本。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管驱动电路、反激电源电路及电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管驱动电路、反激电源电路及电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开关管通过在电力系统中起到回路通断控制作用。根据设计者的需求,开关管可以按照一定的频率在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但开关管的驱动电路中主要采用集成的专用芯片进行控制,由于这类芯片往往成本较高,导致开关管的应用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管驱动电路、反激电源电路及电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开关管驱动电路的应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开关管驱动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
[0005]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
[0006]反相电路,分别与振荡电路和开关管连接,用于对振荡信号进行反相,获得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施加在开关管的控制端。
[0007]可选的,反相电路包括:
[0008]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0009]可选的,反相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0010]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均与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与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0011]可选的,振荡电路包括: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0012]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反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反激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管和如上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
[0014]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输出端与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0015]可选的,反激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稳压二极管和供电端子;
[0016]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供电端子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均接地,供电端子与开关管驱动电路的供电端子连接。
[0017]可选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
[0018]复位端子,开关管驱动电路在复位端子接收到复位信号时,控制开关管处于断开状态。
[0019]可选的,反激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四电容和三极管;
[0020]第五电阻设置于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复位端子连接;三极管在处于导通状态时,向复位端子发送复位信号。
[0021]可选的,反激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光耦;
[0022]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与变压器的副边线圈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光耦的输入侧的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均与光耦的输入侧的输出端连接,光耦的输入侧的输出端接地。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电源设备,电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反激电源电路。
[002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振荡电路和反相电路构成开关管驱动电路。其中,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电路用于对振荡信号进行反相,获得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施加在开关管的控制端。振荡电路和反相电路通常均不采用芯片,故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管驱动电路避免采用高集成芯片,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开关管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开关管驱动电路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反激电源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反激电源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反激电源电路一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开关管驱动电路U1~U2第一~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20振荡电路R1~R15第一~第十五电阻30反相电路C1~C10第一~第十电容40开关管DT1~DT2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50供电电路D1~D2第一~第二二极管60过流检测电路T变压器70反馈电路QMOS管
80输入电路OC光耦90输出电路VT三极管100电压设置电路DZ双向稳压二极管
[0033]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开关管驱动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技术提出开关管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
[0039]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信号;反相电路,分别与所述振荡电路和开关管连接,用于对所述振荡信号进行反相,获得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施加在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电路包括: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所述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反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5.一种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开关管和如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管驱动电路;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线圈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激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电源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电容、稳压二极管和供电端子;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民,徐建伟,邓先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