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64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电子装置包括一充电电路、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及一电池。充电电路接收直流电流,并转换一充电电流后输出,且充电电路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输出一充电状态信号。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并接收充电状态信号,且电池显示控制电路输出一容量询问信号。电池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与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接收充电电流与容量询问信号,并输出一电池容量信号至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根据充电状态信号与电池容量信号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显示电池的状态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其绘示传统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充电装置100包括一电源供应 器110、一充电芯片120、一发光控制器130、 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140、 一电池150及一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160。信 号线190及电源线195则分别用以传输信号及传输直流电。电源供应器110经由充电芯片120对中央处理单元160及电池150充电。此 时,充电芯片120检测通过的总电流量I。。总电流量1。为电流量L及电流量12的 总和。当总电流量10小于一预定值时,充电芯片120即会判断电池150并非于充 电状态。此时,充电芯片120会传送信号至发光控制器130,以使发光控制器130 控制发光二极管140关闭。当总电流量1。大于预定值时,充电芯片120会判断电 池15G为充电状态。此时,充电芯片120会传送信号至发光控制器130,以使发光 控制器130控制发光二极管140开启。然而,中央处理单元160往往较为耗电,而 使得电流量II较大,且总电流量10无法低于预定值。如此一来,充电芯片120 即无法准确判断电池150是否为充电状态。另外,中央处理单元160提供一信号至电池150,以读取电池150的容量并显 示于显示元件(未绘示于图1)。然而,由于中央处理单元160为多工系统,因此中 央处理单元160无法时常检测电池150的容量。此时,显示元件即无法准确表示电 池150的容量。再者,由于电池150的充电状态与否及其容量经由两种不同的元件检测(中央 处理单元160及充电芯片120)。因此,在发光二极管140及显示元件的显示上往 往造成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其检测电池的容量及是否为充电状态,以作为 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的依据。如此,不但可提升电池的充电状态于显示时的准确性, 且由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同一元件处理电池的容量的信号及电池是否为充电状态的信号, 因此电池的两种状态可同步显示出来。再者,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利用一电池显示控 制电路来检测电池的剩余电量,以准确地获知电池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电子装置包 括一充电电路、 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及一电池。充电电路接收直流电流,并转换一 充电电流后输出,且充电电路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输出一充电状态信号。电池显示 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并接收充电状态信号,且电池显示控制电路输出一 容量询问信号。电池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与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接收充电电流 与容量询问信号,并输出一电池容量信号至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显示控制电路 根据充电状态信号与电池容量信号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电子装置包 括一电池、 一充电电路及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池产生及输出一第一电池信息。 充电电路电性耦接至电池。充电电路检测电池,用以得到及输出一第二电池信息。 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与电池。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接收及才艮据第一 电池信息及第二电池信息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绘示传统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充电装置110电源供应器120充电芯片130发光控制器140发光二极管150、 210、 310:电池160、 340:中央处理单元190:信号线195:电源线200、 300:电子装置220、 320:充电电3各230、 330: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80: HDQ总线331:检测单元333:判断单元335:控制单元350:显示单元360:发光单元370:内部集成电路总线400:直流电流源Bs:电池状态信号Ci、 Ci':充电电流Dl、 Dl,第一电池信息D2、 D2':第二电池信息DC、 DC':直流电流10:总电流量II、 12:电流量Sl:振荡信号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以 电子装置200为例i兑明。电子装置200接收一直流电流DC。电子装置200包括一 电池210、 一充电电3各220及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电池210产生及输出一第一电池信息Dl,例如是电池210的剩余电量。充电 电路220电性耦接至电池210。充电电路220检测电池210,以得到及输出一第二 电池信息D2。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0利用充电电路220接收直流电流DC, 并转换为一充电电流Ci后输出至电池210。如此,充电电路220检测电池210之 后得到及输出例如是电池210的充电电流Ci大小的第二电池信息D2。电池显示控 制电路230电性耦接至充电电路220与电池210,电池210与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 例如是利用一 HDQ总线280相互电性耦接。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接收及根据第一 电池信息Dl及第二电池信息D2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如此,若一处理系统(未绘示)接收此电池状态信号,则此处理系统可根据电 池状态信号来作为显示电池210的充电状态的依据。此外,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 亦接收第一电池信息Dl而得知电池210的剩余电量。因此,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 亦可输出第一电池信息Dl至处理系统,以更显示出电池210的剩余电量。如此一 来,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不但可准确地显示出电池210的充电状态及剩余电量, 且电池210的充电状态及剩余电量可同步地显示出来,而不会有传统中不同步显示 的情况。再者,本实施的电子装置200利用电池显示控制电路230来专司电池210 的相关信号的处理,因此与图1的充电装置100相较,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 可减少传统上因中央处理单元160(如图1所示)为多工系统而造成无法时常检测电 池的容量的情况。第二实施例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 电子装置30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0的差异在于电子装置300更包括一中央 处理单元340、 一显示单元350及一发光单元360。显示单元350例如是一显示屏 幕,发光单元360例如是一发光二极管。中央处理单元340电性耦接至电池显示控制电路330,用以接收及输出一电池 状态信号Bs。中央处理单元340及电池显示控制电路330例如是利用一内部集成 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 370相互电性耦接。显示单元350电 性耦接至中央处理单元340。显示单元350接收电池状态信号Bs,以显示电池310 的充电状态。发光单元360电性耦接至中央处理单元340,用以以不同颜色的灯光 或发光单元360的开关与否而显示电池310的充电状态。虽然本实施例同时设置显 示单元350及发光单元36Q来显示电池310的充电状态,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 了显示单元350于及发光单元360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电子装置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该电子装置包括: 一电池,产生及输出一第一电池信息; 一充电电路,电性耦接至该电池,该充电电路检测该电池,用以得到及输出一第二电池信息;以及 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该充电电路与该电池,该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接收及根据该第一电池信息及该第二电池信息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子装置,接收一直流电流,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池,产生及输出一第一电池信息;一充电电路,电性耦接至该电池,该充电电路检测该电池,用以得到及输出一第二电池信息;以及一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电性耦接至该充电电路与该电池,该电池显示控制电路接收及根据该第一电池信息及该第二电池信息而输出一电池状态信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路接收该直流电流, 并转换为 一充电电流后输出至该电池。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池信息为该电池的 该充电电流的大小。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池信息为该电池的 剩余电量。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中央处理单元,电性耦接至该电池显示控制电路,用以接收及输出该电池 状态信号;以及一显示单元,电性耦接至该中央处理单元,该显示单元接收该电池状态信号, 以显示该电池的充电状态。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内部集成电路总线,用以电性耦接于该中央处理单元与该电池显示控制电 路间。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池信息为输入该电 池及该中央处理单元的电流大小。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发光单元,电性耦接至该中央处理单元,用以以不同颜色的灯光或该发光 单元的开关与否而显示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伯正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