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和污水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61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和污水池,膜加盖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内部形成用于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的密闭腔体,支撑骨架构造:密闭腔体的内部完全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后,支撑骨架能够浮在污水池的液面上;和铺设在支撑骨架上的密封膜,密封膜的四周边缘可与污水池的池体密封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中,支撑骨架用于将密封膜支撑与液面上,以用于对污水池的加盖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污水池的膜密封装置能够有效地节约空间的占用,减少除臭工程的工程量,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同时,无污水池的跨度要求,能够无限延展使用。够无限延展使用。够无限延展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和污水池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加盖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和污水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大跨度(如大于15米)的污水池的加盖密封,通常是采用反吊膜加盖的方式。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外部使用钢结构做骨架,密封的膜材以各种造型吊在钢结构下面,最终将水池罩住。由于跨度大,考虑密封面的泄水和结构的要求,通常会有较高(可达3

5米)的拱结构。这就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反吊膜加盖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较高的拱结构使得整体密封占用较大的空间;内部空气质量差,不利于维修人员进入内部进行维修;除臭工程的规模较大(因为要考虑密封空间的换气次数),另外跨度还是有上限,目前基本在40米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以节约空间的占用,减少除臭工程的工程量,便于维修人员的维修,同时,无污水池的跨度要求,能够无限延展使用。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该膜加盖装置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的密闭腔体,支撑骨架构造成:密闭腔体的内部完全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后,支撑骨架能够浮在污水池的液面上;和铺设在支撑骨架上的密封膜,密封膜的四周边缘与污水池的池体密封且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中,支撑骨架用于将密封膜支撑与液面上,以用于对污水池的加盖密封。
[0005]进一步地,支撑骨架包括用于支撑在液面边缘的环形边部骨架和交错连接在环形边部骨架的内部区域的多个中间骨架。其中,至少部分中间骨架的朝向液面的一侧上形成有相连通的凹口,以在液面上或密封膜下形成通气风道,以使得支撑骨架能够在结构上实现气相相通。
[0006]进一步地,中间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横向骨架和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纵向骨架,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垂直连接。其中,凹口至少形成在部分纵向骨架的朝向液面的一侧上,以使得通气风道沿中间骨架的纵向设置。
[0007]进一步地,膜加盖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收集风管,收集风管沿环形边部骨架设置且位于中间骨架交错连接的间隙处。其中,收集风管的一端与抽风装置相连,另一端穿过密封膜至液面与密封膜之间。
[0008]进一步地,膜加盖装置还包括排水补风装置,排水补风装置设置在密封膜的中间区域且位于中间骨架交错连接的间隙处。其中,排水补风装置包既能实现排泄雨水到池内的功能,也能实现对池内补充新风的功能。
[0009]进一步地,排水补风装置设置成单向开启。其中,当密封膜表面形成雨水汇集时,排水补风装置开启,雨水排入至池内;当密封膜与液面之间的负压较大时,排水补风装置能够在压差的作用下开启,以实现补风。
[0010]进一步地,支撑骨架构造为:封闭式膜材形成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的内部填充气体,膜加盖装置还包括与支撑骨架相连接的充气泵和压力控制系统;或填充泡沫材质的漂浮物。
[0011]进一步地,密封膜包括用于覆盖支撑骨架上的主体膜和用于连接主体膜与污水池的保护膜,保护膜贴附固定于主体膜边缘的表面。
[0012]进一步地,膜加盖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污水池的边缘的边部连接膜,边部连接膜与保护膜粘结连接或拉链式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污水池。该污水池包括上述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本技术的膜加盖密封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加盖占用的空间和密闭空间的体积,从而节约了空间的占用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除臭的工程量;2)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可通过较低的造价完成制作;3)在污水池的内部需要维修时,应用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仅需通过对可拆卸连接的密封膜直接拆卸打捞至地面即可,无需较大的工作量即可完成;4)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可以使用在任何大小的污水池的池体上,对跨度没有要求。只需要按照污水池的池体尺寸对各部件进行具体设定即可;5)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密封覆盖污水池的后,其内部的密封空间内的臭气能够通过凹口实现气体的流通,从而使得密封空间内的气流均匀,压力平衡;6)本技术的膜加盖装置能够通过收集风管和排水补风装置实现对污水内散发的臭气进行收集、雨天的泄水和补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膜加盖装置的沿A

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的膜加盖装置的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该膜加盖装置100包括:支撑骨架1,支撑骨架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的密闭腔体11,支撑骨架1构造成:密闭腔体11的内部完全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后,支撑骨架1能够浮在污水池200的液面上;和铺设在支撑骨架1上的密封膜2,密封膜2的四周边缘用于与污水池200的池体201密封且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中,支撑骨架1用于将密封膜2支撑与液面上,以用于对污水池200的加盖密封。
[0020]本申请所提到的密闭腔体11的内部完全填充空气或装填轻质材料(例如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材料)后,支撑骨架1能够浮在污水池200的液面上。本技术实施例的
膜加盖装置100在使用时,将支撑骨架1放置在污水池200的液面上,将密封膜2铺设在支撑骨架1上后,密封膜2的四周边缘与污水池200的池体201进行密封连接,从而实现污水池200的加盖密封。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通过支撑骨架1对密封膜2进行支撑以实现污水池200的密封加盖能够有效地减少加盖的占用空间和密闭空间的体积,从而节约了空间的占用面积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除臭的工程量;2)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可通过较低的造价完成制作,根据具体的数据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通常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吊膜加盖的一半左右的造价;3)在污水池200的内部需要维修时,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仅需通过对可拆卸连接的密封膜2直接拆卸打捞至地面即可,无需较大的工作量即可完成;4)本技术实施例的膜加盖装置100可以使用在任何大小的污水池的池体上,对跨度没有要求,只需要按照污水池的池体尺寸对各部件进行具体设定即可。
[0022]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骨架1可包括用于支撑在液面边缘的环形边部骨架12和交错连接在环形边部骨架12的内部区域的多个中间骨架13。其中,至少部分中间骨架13的朝向液面的一侧上形成有相连通的凹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的密闭腔体,所述支撑骨架构造成:所述密闭腔体的内部完全填充空气和/或轻质材料后,所述支撑骨架能够浮在污水池的液面上;和铺设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密封膜,所述密封膜的四周边缘用于与污水池的池体密封且形成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支撑骨架用于将所述密封膜支撑与液面上,以用于对污水池的加盖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用于支撑在液面边缘的环形边部骨架和交错连接在所述环形边部骨架的内部区域的多个中间骨架,其中,至少部分所述中间骨架的朝向液面的一侧上形成有相连通的凹口,以在液面上或所述密封膜下形成通气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骨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横向骨架和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纵向骨架,所述横向骨架和所述纵向骨架垂直连接,其中,所述凹口至少形成在部分所述纵向骨架的朝向液面的一侧上,以使得所述通气风道沿所述中间骨架的纵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加盖装置还包括若干个收集风管,所述收集风管沿所述环形边部骨架设置且位于所述中间骨架交错连接的间隙处,其中,所述收集风管的一端与抽风装置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密封膜至所述液面与所述密封膜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污水池的膜加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庆玲高峰于淼杨青青孙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原环保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