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44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甲钴胺2~8份、成膜剂15~40份、粘合剂10~40份,以及增塑剂10~30份;其中,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和/或羧甲纤维素钠;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述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能够口腔内缓慢溶解、药物持续释放并被吸收,且在口腔内粘性好、药物含量稳定性好。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
,特别是涉及一种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能够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并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发现甲钴胺比氰钴胺易于进入神经元细胞,参与脑细胞和脊髓神经元胸腺嘧啶核苷的合成,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且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较氰钴胺强。
[0003]甲钴胺在人体中具有很多作用,对于不同人来说也发挥着不同作用。比如周围损伤患者,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后,受此神经支配的肌肉因为得不到营养随之萎缩,腓肠肌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湿质量指数降低,而甲钴胺能延缓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同时甲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辅酶型B12,易转移至神经细胞的细胞器,具有促进神经内核酸、蛋白、脂肪代谢的作用,加速修复损伤的神经组织,改善神经组织传递及代谢障碍。还有一类人群,比如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营养性贫血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体内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造血细胞DNA合成障碍而出现无效性红细胞,而甲钴胺能促进正红血母细胞的成熟、分裂,增加红细胞的产生,改善贫血状态,可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另外神经管缺陷患者也可以服用甲钴胺,帮助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0004]目前甲钴胺用药多为片剂、胶囊剂等口服类制剂,日本上市的甲钴胺片为0.25mg和0.5mg,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在国内上市的甲钴胺片,规格为0.5mg,口服类制剂需要饮水吞服,老人儿童服用顺应性差。同时,甲钴胺为高溶解低渗透药物,在人体中能快速的溶解,但是体内吸收不能完全。
[0005]口腔粘膜吸收,是一种透过口腔内扩散作用的吸收方式。药物可透过口腔粘膜渗透到微血管,再将其带入体内循环,如此一来,可避免肝脏、胃肠道、酵素的破坏,增强效果。口腔粘膜给药也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加快和(或)延长药物的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并可随时终止用药。口腔内粘膜薄、面积大,较皮肤更易为药物穿透。粘膜下有大量毛细血管汇总至颈内动脉,不经过肝脏而直达心脏。因而是继皮肤给药后又一条值得研究的全身给药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能够口腔内缓慢溶解、药物持续释放并被吸收,且在口腔内粘性好、药物含量稳定性好。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0008][0009]其中,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和/或羧甲纤维素钠;
[0010]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膜剂为共聚维酮和/或聚乙烯醇。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膜剂为共聚维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料组分还包括矫味剂和/或着色剂。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矫味剂的重量份为1~10份;及/或
[0015]所述矫味剂选自甜蜜素、糖精钠和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剂的重量份为0.001~0.005份;及/或
[0017]所述着色剂为胭脂红和/或三氧化二铁。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0019][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
[0021][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将所述甲钴胺溶于水中,制备甲钴胺溶液;
[0024]将所述成膜剂与50℃~60℃的温水混合,所得聚合物凝胶与所述粘合剂和增塑剂混合,所得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制备胶液;
[0025]将所述甲钴胺溶液和所述胶液混合,得到含药溶液;
[0026]对所述含药溶液进行成膜处理和干燥,制备所述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
[0027]上述步骤均在红光条件下进行。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膜剂与50℃~60℃的温水的料液比为1g:(5~20)mL。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成膜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0030]对所述含药溶液进行真空脱气,然后进行涂膜;
[0031]其中,真空脱气的真空度为≥0.080MPa,涂膜的前板温度为40℃~45℃,后板温度45℃~50℃,转速为250~300r/min。
[0032]上述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通过合理配伍各原料组分,特别是采用合适的粘合剂和增塑剂,制备得到一种能够通过口腔粘膜吸收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且其具有缓释效果,在口腔内缓慢溶解、药物持续释放并被吸收,同时,在口腔内粘性好、药物含量稳定性好。
[0033]另外,该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能够通过口腔粘膜吸收,增加了甲钴胺的吸收部位,有效解决了口服甲钴胺无法完全吸收的问题,且能在口腔内长时间持续释放,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避免口服给药吸收过快引起的副作用。同时,无需饮水、服用方便、口感良好,对于老人儿童以及卧床吞咽困难患者顺应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6]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或/和”、“及/或”的可选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项目,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
[0037]本文中,“一种或多种”指所列项目的任一种、任两种或任两种以上。
[0038]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也不能理解为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重要性或数量。而且“第一”、“第二”等仅起到非穷举式的列举描述目的,应当理解并不构成对数量的封闭式限定。
[0039]本专利技术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0040]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其中,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和/或羧甲纤维素钠;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共聚维酮和/或聚乙烯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共聚维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还包括矫味剂和/或着色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味剂的重量份为1~10份;及/或所述矫味剂选自甜蜜素、糖精钠和阿斯巴甜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剂的重量份为0.001~0.005份;及/或所述着色剂为胭脂红和/或三氧化二铁。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甲钴胺口腔缓释膜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括如下原料组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凯张蕾蔡正军杨卓理韩雅慧易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