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95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1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电荷泵单元和降压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式,并根据充电模式输出充电控制信号;第一电荷泵单元和控制单元以及电源端连接,第一电荷泵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降压单元和控制单元、第一电荷泵单元以及输出端连接,降压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检测到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当控制单元检测到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于降压状态。于降压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充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多种快速充电技术应用而生。目前,电子设备往往需要包括快充充电电路及普充充电电路,通常快充电路和普充电路单独设置,这导致电子设备内充电所需器件较多。一方面不利于在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另一方面导致电子设备成本较高。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简化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电路,用于电池,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0006]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式,并根据所述充电模式输出充电控制信号;
[0007]第一电荷泵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以及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
[0008]降压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以及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
[0009]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0011]上述的充电电路;
[0012]电池,所述电池连接于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
[00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在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也即是通过第一电荷泵单元和降压单元即可实现电池的两种模式的充电,两种充电模式中共用第一电荷泵单元和降压单元,减少了充电电路中的器件,进而简化充电电路,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成本的控制。
[00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5]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0016]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荷泵单元的控制时序图;
[0021]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电荷泵单元的控制时序图;
[0022]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4]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可以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0025]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充电,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包括:控制单元110、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和降压单元130,控制单元110用于检测电池的充电模式,并根据电池的充电模式输出充电控制信号;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10以及电源端Vin连接,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降压单元130和控制单元110、第一电荷泵单元120以及输出端Vout连接,降压单元130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
[0026]其中,控制单元110被配置为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130工作于降压状态;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130工作于降压状态。
[002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通过控制单元110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130工作于降压状态,在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控制单元110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130工作于降压状态,也即是通过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和降压单元130即可实现电池的两种模式的充电,两种充电模式中共用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和降压单元130,减少了充电电路中的器件,进而简化充电电路,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和成本的控制。
[002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荷泵单元140,第二电荷泵单元140和控制单元110、第一电荷泵单元120以及降压单元130连接,第二电荷泵单元140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第二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电荷泵单元140工作于直通状态;当控
制单元110检测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五预设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降压状态、控制第二电荷泵单元140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降压单元130处于直通状态。
[0029]通过第二电荷泵单元140能够实现对充电信号的二次降压,从而能够允许更大的输入电压,增加了充电电路能够支持的充电模式。通过第一电荷泵单元120一次降压或者第二电荷泵单元140二次降压能够使降压单元130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压差较小,有利于提升充电效率。
[0030]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直充单元150,直充单元150和控制单元110、第一电荷泵单元120以及输出端连接,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电池处于第六充电模式时,充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电荷泵单元120工作于直通状态,并且控制直充单元150导通,以将充电信号输出。
[0031]通过直充单元150和第一电荷泵单元120配合能够将充电信号直接传输至输出端,使得充电电路能够兼容低电压高电流的充电模式。并且能够提高充电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式,并根据所述充电模式输出充电控制信号;第一电荷泵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以及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降压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以及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充电模式为第二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第二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第三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第四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第二端连接参考电源端;第一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参考电源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导通,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关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时:在写入阶段,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关断,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充电;在输出阶段,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关断,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导通,输出降压后的充电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三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降压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四预设模式时,所述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并控制所述降压单元工作于直通状态。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二电荷泵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电荷泵单元以及所述降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荷泵单元具有直通状态和降压状态;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式为第一预设模式、第二预设模式时,所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岩松张加亮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