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学超专利>正文

变压器型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69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型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电容器组组成,其特征是在高压电网上加装降压变压器,晶闸管由串联变为并联使用,从而防止与电网发生谐振。(*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网无功功率的补偿装置。就申请人所知,目前一般的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它是固定补偿,没有稳定电压的作用,在负荷波动较大且较频繁时,有时会过补偿,会使电压升得过高并增加电能损耗。国际大电网会议,将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分为MSC(机械投切电容器)型,MSR(机械投切电抗器)型,SR(自饱和电抗器)型,TCR(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型,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R(晶闸管投切电抗器)型,SCC/LCC(自换向或电网换向式转换器)型等7种。但目前实际应用较多的是SR型、TCR型和TSR型等3种SVC。但这3种SVC,存在投资较大、产生谐波、损耗也较大的问题。TSC型(晶闸管投切电容器)SVC具有投资小、损耗小、不产生谐波等优点,但是因为晶闸管耐压较低,用在10(6)KV或35KV电网,需数个晶闸管串联,均压、控制都较复杂。TSC-SVC在与电网并联时有可能发生谐振,所以要根括电网系统参数和TSC的额定值选配串联电抗器的电抗值。电网参数若有改变,电抗值也得随着改变。TSC-SVC在投切电容器组时,会引起较大的电压阶跃变化。本技术的目的是保留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SVC的投资小、损耗小、不产生谐振的优点,克服了晶闸管多个串联,与电网会发生谐振,投切时会引起电压阶跃变化等缺点。本技术是这样设计的由晶闸管、电容器组成的变压器型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是在高压电网上加装降压变压器,晶闸管由串联变为并联使用,从而防止与电网发生谐振。电容器组分相、分组对称触发,以减小投切时引起的电压阶跃变化。下面对照附图,举一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波形图及矢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矢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网电压10KV(或6KV,35KV)经降压变压器T变为0.4(0.6)KV。在0.4KV母线上装设多组由晶闸管控制的补偿电容器,每组电容器由反并联的6个晶闸管控制。晶闸管的起始触发角是可控的(尽量减小接通时的电流冲击)。每组电容器分2步触发,各组间又错开触发。第1组UAB过零时触发,UC滞后90°触发。第2组UBC过零时触发(较UAB差60°),UA滞后90°触发。第3组UCA过零触发(较UAB差120°),UB滞后90°触发。第1、2、3组组成1个对称组,整个系统由多个对称组组成。触发过程在20ms内完成。参见附图2,触发电流(ig)消失后,晶闸管电流过零时自然关断。与电容器C串联的电抗器R的作用是限制di/dt,防止并联谐振,防止电网谐波侵入。电容器组接在T变压器的低压侧,系统阻抗主要由T变压器的短路阻抗所决定。低压电容器组控制方便,每组分二步投切,每3组组成一个对称组。整个电容器组又可分为10-20步投切,这就大大减小了投切时造成的电压阶跃变化。另外因晶闸管元件不串联,个数减小,晶闸管总损耗还是小的。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虽然增加了变压器投资,但低压晶闸管控制低压电容器组,系统更简单,单体造价还是小的。它可以防止与电网发生谐振。可以减小投切时引起的电压阶跃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型静止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电容器组组成,其特征是在高压电网上加装降压变压器,晶闸管由串联变为并联使用,从而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学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