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39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底座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设有若干隔板,将第一容置腔分隔为若干隔腔,第一容置腔侧面设有通向各隔腔的第一开口;接触部分包括若干接触单元,各接触单元分别包括装于对应的隔腔的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磁路部分的衔铁通过推动卡与各动簧部件配合;还包括第一隔弧板,第一隔弧板封住第一开口的全部或局部,第一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若干第一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挡板,该第一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引起相间电弧短路。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引起相间电弧短路。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引起相间电弧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带动机械部件相对运动而产生预定响应的继电器,它一般由磁路部分、动簧部分、静簧部分、底座和外壳组成,磁路部分包括铁芯、缠绕有漆包线的线圈架、衔铁、轭铁等。当线圈(即漆包线)通过电流时产生电磁力,衔铁被吸引,与铁芯一端的极面接触,从而驱使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接触或分离;当线圈中电流消失时,电磁力随之消失,衔铁复位,与铁芯一端的极面分开,从而使得动簧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分离或接触。通过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或分离,达到导通或切断电路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的一些电磁继电器设置有多组触点,能够适用于多相电路,例如三相交流电中。这种电磁继电器的多组触点通常分别处在独立的隔腔中,隔腔具有侧向开口,并由一个外壳罩住,但由于隔腔之间的隔板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当这种电磁继电器应用切换多相高电流(例如三相500A的短路电流)时,触点分断产生的电弧容易进入到相邻的隔腔中,导致发生电弧短路,甚至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其通过对结构作改进,防止触点分断产生的电弧引起电弧短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底座设有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内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第一容置腔分隔为沿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隔腔,第一容置腔侧面设有通向各隔腔的第一开口;接触部分包括与所述若干隔腔一一对应的若干接触单元,各接触单元分别包括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装于对应的隔腔,并相互配合;磁路部分的衔铁通过推动卡与各接触单元的动簧部件配合;还包括第一隔弧板,该第一隔弧板封住所述第一开口的全部或局部,且第一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第一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挡板,且该第一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置腔侧面还设有通向各隔腔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分布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所述动簧部件从第一开口侧向装于对应的隔腔,所述静簧部件从第二开口侧向装于对应的隔腔;还包括第二隔弧板,该第二隔弧板封住所述第二开口的全部或局部,且第二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第二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二挡板,且该第二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弧板的第一挡板分别侧向插装于对应的隔
腔内设置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隔弧板的若干第一挡板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的两第一挡板之间形成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与对应的隔腔内的隔板插装配合。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卡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并配合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隔弧板位于所述推动卡下方;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推动卡上方的部位具有第一挡弧结构,以限制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从推动卡上方的空间进入相邻的隔腔。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底端开口的外壳,该外壳底端连接所述底座,并将所述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推动卡和隔弧板包容于其壳腔中;所述第一挡弧结构包括所述外壳面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面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三挡板,各第三挡板顶端分别与所述外壳内顶面相接,每个隔腔顶部分别向下插入至少一个第三挡板,且该第三挡板与隔腔的隔板在所述推动卡上方的部分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的上部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
[0009]进一步的,所述若干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位分别设有对所述推动卡进行避让的让位缺口;各个隔板的至少一侧分别设有第二挡弧结构,以限制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从所述让位缺口与推动卡之间的间隙进入相邻的隔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弧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隔板同一侧的上挡板和下挡板,上挡板配合在所述推动卡上方,下挡板配合在所述推动卡下方,且上挡板和下挡板远离所述隔板的一端分别向所述推动卡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挡弧结构还包括侧挡板,该侧挡板位于所述推动卡内侧,且侧挡板上端与所述上挡板相接,侧挡板下端与所述下挡板相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弧板的内侧面顶部设有若干挡弧部,各挡弧部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弧板的若干第一挡板顶端一一相接,各挡弧部顶端分别向所述推动卡的方向延伸;所述挡弧部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纵截面呈倒T字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第四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四挡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还设有上端通出的第二容置腔,所述磁路部分包括线圈组件和所述衔铁,线圈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衔铁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外,并设置在所述底座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一端处;所述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在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隔开,所述第二开口位于第二容置腔下方;所述动簧部件包括动簧引出片、刚性簧片、柔性连接件和反力簧片,动簧引出片侧向插装于对应的隔腔,刚性簧片顶部与动簧引出片顶部转动连接,且刚性簧片顶部与动簧引出片顶部之间连接有柔性连接件;刚性簧片底部背对动簧引出片的一侧设置动触点;反力簧片位于动簧引出片和刚性簧片之间,且反力簧片底部与刚性簧片固定连接,反力簧片顶部与刚性簧片之间具有预设间距;所述推动卡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并与所述动簧部件一一对应的若干卡槽,各动簧部件的刚性簧片和反力簧片分别卡于对应的卡槽;还包括设有辅助动触点的辅助动簧片和设有辅助静触点的辅助静簧片,二者分别插装于所述底座,并位于所述衔铁所在的一侧;所述推动卡朝向所述衔铁的一端设有驱动部,该驱动部与所述辅助动簧片配合,以驱使辅助动簧片动作。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由于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一隔弧板,该第一隔弧板封住所述第一开口的全部或局部,且第一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若干第一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挡板,且该第一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
隔弧墙,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从第一开口窜向相邻的隔腔而引起电弧短路。特别的,形成的至少两道隔弧墙相辅相成,隔弧效果好,且对隔板、第一隔弧板及其第一挡板等的加工精度要求低。
[0016]2、所述第一容置腔侧面还设有所述第二开口,使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能从底座相对的两侧分开侧装,确保动簧部件的引出脚与静簧部件的引出脚在有限的空间内具有足够的爬电距离,以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所述第二隔弧板,能够避免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从第二开口窜向相邻的隔腔而引起电弧短路,确保各个隔腔的相对封闭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和推动卡,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底座设有第一容置腔,该第一容置腔内设有若干隔板,以将第一容置腔分隔为沿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隔腔,第一容置腔侧面设有通向各隔腔的第一开口;接触部分包括与所述若干隔腔一一对应的若干接触单元,各接触单元分别包括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装于对应的隔腔,并相互配合;磁路部分的衔铁通过推动卡与各接触单元的动簧部件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弧板,该第一隔弧板封住所述第一开口的全部或局部,且第一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第一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一挡板,且该第一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侧面还设有通向各隔腔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对的两侧,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分布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所述动簧部件从第一开口侧向装于对应的隔腔,所述静簧部件从第二开口侧向装于对应的隔腔;还包括第二隔弧板,该第二隔弧板封住所述第二开口的全部或局部,且第二隔弧板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的若干第二挡板,每个隔腔内分别侧向插入至少一个第二挡板,且该第二挡板与隔腔的隔板相邻或触靠在一起,形成位于相邻的隔腔之间的至少两道隔弧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弧板的第一挡板分别侧向插装于对应的隔腔内设置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隔弧板的若干第二挡板两两为一组,且同一组的两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与对应的隔腔内的隔板插装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沿所述预设方向设置,并配合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隔弧板位于所述推动卡下方;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推动卡上方的部位具有第一挡弧结构,以限制动簧部件和静簧部件分断产生的电弧从推动卡上方的空间进入相邻的隔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电弧短路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端开口的外壳,该外壳连接所述底座,并将所述磁路部分、接触部分、推动卡和第一隔弧板包容于其壳腔中;所述第一挡弧结构包括所述外壳面向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面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三挡板,各第三挡板顶端分别与所述外壳内顶面相接,每个隔腔顶部分别向下插入至少一个第三挡板,且该第三挡板与隔腔的隔板在所述推动卡上方的部分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松谭忠华朱艺青刘金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