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28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包括拉杆机构、连杆机构和吊架机构;拉杆机构包括固设在钢包的底部的第一轴、一端活动套设在第一轴上的拉杆和与拉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连接的第二轴;在钢包的底部上靠近第二轴处设置有拉杆限位块;连杆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和活动套设在第一连杆的上端和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的第三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设置在第二轴的两端;吊架机构包括吊架主体和设置在钢包外侧壁上的吊架支座。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由于倾翻机构本身或者在钢包倾翻操作过程中,需要占用的活动空间大,导致钢包大角度倾翻实现难度大,从而造成无法将钢包内的残渣清除干净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炼钢环境中,钢包是承接、冶炼、转运钢水的重要容器,是钢水冶炼的重要一环。钢包中的钢水经过包内冶炼、转运、最终在回转台上浇铸完成,钢包内存有一定的铸余钢水和钢渣。在下一轮冶炼周期开始前,需要将钢包转移至指定位置,并将钢渣清除干净。
[0003]原始的钢渣倾倒方法是通过手动挂绳的方法。在钢包底部设有可旋转的锚钩,在钢包转运到达指定地点后,需人工将钢丝绳套在锚钩的一端,钢丝绳的另一端套在行车副钩上,行车的主钩吊着钢包耳轴,随着行车副钩向上运动,钢丝绳绷紧带动着钢包绕其耳轴中心线运动。这种方法需要人工操作,钢包表面温度高,且悬挂于半空中,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危险性较大。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具有钢包自动挂钩倾翻功能的装置,如专利CN111687403A,包括弧形槽拉动杆、辊子支撑杆、复位扭转弹簧以及钢包配重块组成,不同容量不同尺寸的钢包对应相应尺寸的倾翻机构,该专利技术将副钩吊点布置在弧形槽拉动杆一端,吊点范围广,便于挂钩。其不足之处在于:与行车行走方向的钢包及倾翻装置总体尺寸过大,所需的钢包运输车尺寸较大,需占用大量工厂内空间。
[0005]专利CN 109676120 B介绍了一种炼钢包,包括连接轴、储存机构、排气机构、循环管、固定机构、密封机构和升降机构。其不足之处在于钢包倾翻过程中,升降机构活动空间有限,无法实现钢包大角度倾翻,钢渣无法清除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目前由于倾翻机构本身或者在钢包倾翻操作过程中,需要占用的活动空间大,导致钢包大角度倾翻实现难度大,从而造成无法将钢包内的残渣清除干净等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包括拉杆机构、连杆机构和吊架机构;其中,所述拉杆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钢包的底部的第一轴、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的拉杆和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连接的第二轴;在所述钢包的底部上靠近所述第二轴处设置有拉杆限位块;
[0008]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和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的第三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两端;
[0009]所述吊架机构包括吊架主体和设置在钢包外侧壁上的吊架支座;所述吊架主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轴的两端的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在所述第一吊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吊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吊轴;在所述吊架主体的靠近所述吊架支座的一侧置有销轴;在所述吊架支座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钢包处于未倾翻的状态时,所述销轴位于所述凹槽内,
当所述钢包处于倾翻的状态时,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
[0010]在所述吊架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吊架限位块,在所述连杆机构的上部设置有连杆限位块,当所述吊架主体与所述连杆机构发生相对转动到预设角度后,所述吊架限位块与所述连杆限位块发生接触,限制所述吊架主体和所述连杆机构发生相对转动。
[0011]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钢包的底面的中线上;和/或,所述第一吊板与所述第二吊板以所述钢包的侧面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对称布置。
[001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吊板与所述第二吊板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靠近所述吊架支座的边的顶部,所述吊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远离所述吊架支座的边的顶部,所述第三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底部,使所述吊轴、所述销轴和所述第三轴之间的位置呈三角形。
[001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销轴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板和所述第二吊板上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在所述吊架支座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钢包处于未倾翻的状态时,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当所述销轴处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拉杆与所述钢包的底部以及所述拉杆与地面均不发生接触。
[001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当所述拉杆与所述拉杆限位块接触时,所述吊轴被向上吊起,能够使所述销轴从所述吊架支座的凹槽内脱离出去。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倾翻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对钢包进行倾翻,包括如下步骤:
[0017]将所述钢包倾翻装置安装至钢包的相应位置,得到待倾翻的钢包;
[0018]将悬吊装置连接至所述待倾翻的钢包的耳轴上,通过启动所述悬吊装置,将所述倾翻的钢包悬空吊起,得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
[0019]向上拉起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上的吊轴,使所述吊架机构随着所述吊轴上移,使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
[0020]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后,继续向上拉动吊轴,随着所述吊轴的不断上移,使所述拉杆在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吊架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拉杆紧贴着所述拉杆限位块,迫使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绕着所述耳轴的中心线发生转动;
[0021]当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绕着所述耳轴旋转超过90
°
,所述拉杆与所述拉杆限位块分离,使所述待倾翻的钢包内残存的物料沿着所述钢包的内壁流出,直至流尽完成所述钢包的倾翻。
[002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将悬吊装置连接至所述待倾翻的钢包的耳轴上,通过启动所述悬吊装置,将所述倾翻的钢包悬空吊起,得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的过程中,所述悬吊装置为行车吊钩;所述耳轴设置在所述钢包的侧壁的中部。
[002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向上拉起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上的吊轴,使所述吊架机构随着所述吊轴上移,使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的过程中,
[0024]通过将吊具连接在所述吊轴上,向上拉起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上的吊轴,使所述吊架机构随着所述吊轴上移,使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
[002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后,继续向上拉动吊轴,随着所述
吊轴的不断上移,使所述拉杆在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吊架机构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拉杆紧贴着所述拉杆限位块,迫使所述悬空的待倾翻的钢包绕着所述耳轴的中心线发生转动的过程中,
[0026]随着所述吊轴的向上拉动,所述吊轴的中心、所述第三轴的轴心、所述第二轴的轴心有着连成一条线的趋势,直到所述连杆限位块与所述吊架限位块相接触,使所述吊轴的轴心、所述第三轴的轴心和所述第二轴的轴心形成稳定的三角形。
[0027]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钢包倾翻装置及方法,通过多个连杆、多个转轴、吊架主体及吊架支座以及多个限位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脱钩状态下倾翻装置依靠自重可以挂在钢包上,且连杆与钢包壁之间间隙较小,降低了整体设备的空间;在吊挂状态下,实现大角度包体倾翻,降低钢包内杂质残存;在倾翻返回状态下,能够自行放置于吊架支座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小、操作难度低、免除了人工接触设备的可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机构、连杆机构和吊架机构;其中,所述拉杆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钢包的底部的第一轴、一端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轴上的拉杆和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连接的第二轴;在所述钢包的底部上靠近所述第二轴处设置有拉杆限位块;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连杆、竖向设置的第二连杆和活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的第三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两端;所述吊架机构包括吊架主体和设置在钢包外侧壁上的吊架支座;所述吊架主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轴的两端的第一吊板和第二吊板;在所述第一吊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吊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吊轴;在所述吊架主体的靠近所述吊架支座的一侧置有销轴;在所述吊架支座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钢包处于未倾翻的状态时,所述销轴位于所述凹槽内,当所述钢包处于倾翻的状态时,所述销轴脱离所述凹槽;在所述吊架主体的下部设置有吊架限位块,在所述连杆机构的上部设置有连杆限位块,当所述吊架主体与所述连杆机构发生相对转动到预设角度后,所述吊架限位块与所述连杆限位块发生接触,限制所述吊架主体和所述连杆机构发生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设置在所述钢包的底面的中线上;和/或,所述第一吊板与所述第二吊板以所述钢包的侧面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板与所述第二吊板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靠近所述吊架支座的边的顶部,所述吊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远离所述吊架支座的边的顶部,所述第三轴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底部,使所述吊轴、所述销轴和所述第三轴之间的位置呈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吊板和所述第二吊板上的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在所述吊架支座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钢包处于未倾翻的状态时,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和所述第二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销轴处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拉杆与所述钢包的底部以及所述拉杆与地面均不发生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倾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良文杨阳徐勇杨玉芳刘仲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