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24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6
本公开关于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接入网络,用于将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转发至骨干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包括多个第一通讯设备;骨干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所述骨干网络包括多个第二通讯设备;第二接入网络,用于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本公开可以不需要对云资源环境做出改变,也不需要改变用户现有的VPC配置,保证用户端的生产行为继续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云计算技术。该技术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完成对数以万计的数据的处理,从而达到强大的网络服务。相关技术中,用户若想获得云计算服务,需要对云资源池进行访问。相关技术中,采用在云资源池中部署虚拟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客户端设备),分配浮动IP作为对外通信地址,配置CPE为VPC(Virtual Private Cloud,专有网络)内VM(Virtual Machine,虚拟机)的三层网关。在云资源池中部署CPE需要对企业的VPC做相应的配置变更,例如网关地址的修改,可能影响用户已有网络设备的正常使用,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访问云资源池需要在服务器中部署CPE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装置,包括:
[0005]第一接入网络,用于将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转发至骨干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包括多个第一通讯设备;
[0006]骨干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所述骨干网络包括多个第二通讯设备;
[0007]第二接入网络,用于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0009]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路由选择。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包括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所述主用路径上的第一通讯设备与所述备用路径上的第一通讯设备不同,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001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和所述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
[0012]切换模块,用于在预设周期内所述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主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路径切换为主用路径。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包括入网点设备,所述入网点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以点对点隧道的方式进行连接,得到所述入网点设备和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路径,所述通信路径包括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所述点对点隧道为根据所述入网点设备、
所述用户终端的本地回环地址生成。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点对点隧道上还设置有IPSec加密隧道。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中心包括:
[0016]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骨干网络的多条通信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
[0017]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0019]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云资源的数据类型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
[0020]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
[0021]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第一接入网络、第二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电性连接,包括:
[0022]所述第一接入网络接收由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在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骨干网络;
[0023]所述骨干网络在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
[0024]所述第二接入网络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所述骨干网络,包括:
[0026]所述控制中心获取所述第一接入网络的主用路径、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
[0027]若预设周期内所述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主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则将所述备用路径切换为主用路径。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骨干网络在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下,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包括:
[0029]所述控制中心获取所述骨干网络的多条通信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
[0030]根据所述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包括:
[0032]获取与所述云资源的数据类型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
[0033]基于所述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
[003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0035]处理器;
[0036]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37]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公开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
[003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能够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
任一项所述的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
[003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服务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服务器能够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
[004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做到不在云服务器端部署虚拟的CPE,通过第二接入网络,对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进行转换,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云服务器端。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不需要对云资源环境做出改变,也不需要改变用户现有的VPC配置,保证用户端的生产行为继续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4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0043]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0044]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入网络,用于将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转发至骨干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包括多个第一通讯设备;骨干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所述骨干网络包括多个第二通讯设备;第二接入网络,用于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路由选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包括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所述主用路径上的第一通讯设备与所述备用路径上的第一通讯设备不同,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和所述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切换模块,用于在预设周期内所述备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优于所述主用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的情况下,将所述备用路径切换为主用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包括入网点设备,所述入网点设备与所述用户终端以点对点隧道的方式进行连接,得到所述入网点设备和所述用户终端的通信路径,所述通信路径包括主用路径和备用路径,所述点对点隧道为根据所述入网点设备、所述用户终端的本地回环地址生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对点隧道上还设置有IPSec加密隧道。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骨干网络的多条通信路径的网络质量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云资源的数据类型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相匹配的网络质量参数,从所述多条通信路径中确定最优的通信路径作为目标转发路径。8.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鸿伟倪中阳黄韬刘韵洁
申请(专利权)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