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293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包括:(1)将ZnCdS量子点与溶剂混合,得到量子点溶液;(2)将所述量子点溶液分散至透明树脂单体中,得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3)向所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中加入扩散粒子,得到聚合前驱液;(4)向所述聚合前驱液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然后成形得到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由此,该方法通过将ZnCdS量子点分散至树脂中制成防蓝光保护膜。该保护膜中的ZnCdS量子点可有效地降低高能量蓝光的透过率,保护人类视力健康,同时又通过将吸收掉的蓝光转化为低能量、低损伤的蓝绿光,解决了蓝光缺失引起的屏幕色差问题。幕色差问题。幕色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蓝光对人类的损害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过量的蓝光也会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进而影响人类的睡眠和身体健康。在400~460nm波段的蓝光中,435nm蓝光对人类的伤害是最高的。
[0003]传统的蓝光保护膜多为将蓝光吸收或遮挡,虽然降低了蓝光的强度,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也因为蓝光的缺失造成了屏幕的色差,使屏幕的显示质量大幅下降。如何在降低蓝光损伤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少色差,成为了新一代防蓝光保护膜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利用量子点吸收范围宽、发射范围窄、发射峰位连续可调、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制备得到的保护膜能够在降低蓝光损害的同时,降低屏幕的色差。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1)将ZnCdS量子点与溶剂混合,得到量子点溶液;(2)将所述量子点溶液分散至透明树脂单体中,得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3)向所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中加入扩散粒子,得到聚合前驱液;(4)向所述聚合前驱液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然后成形得到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由此,该方法通过将ZnCdS量子点分散至树脂中制成防蓝光保护膜。该保护膜中的蓝绿色ZnCdS量子点可有效地降低高能量蓝光的透过率,保护人类视力健康,同时又通过将吸收掉的蓝光转化为低能量、低损伤的蓝绿光,解决了蓝光缺失引起的屏幕色差问题。
[000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ZnCdS量子点的发射波长为480~510nm。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ZnCdS量子点的平均粒径为2~20nm。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醚、四氢呋喃、1

十八烯、油酸、甲苯、液体石蜡中的至少之一。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树脂单体选自PMMA单体、PET单体、PS单体、PET单体、PVC单体、PA单体、PC单体、EA单体中的至少之一。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中,所述ZnCdS量子点的质量浓度为1/100~1/10000。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选自Al2O3、ZrO2、SiC、Si3N4、SiO2、TiO2、硅酸盐中的至少之一。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粒子与所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的质量比为1/10000~2.5/10000。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热引发剂。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厚度为100~500μm。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4)之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一侧表面形成耐磨抗油层,在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另一侧表面形成光学粘胶保护层。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抗油层的厚度为100~500μm。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粘胶保护层的厚度为30~300μm。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是由上述实施例的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由此,该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中的蓝绿色ZnCdS量子点可有效地降低高能量蓝光的透过率,保护人类视力健康,同时又通过将吸收掉的蓝光转化为低能量、低损伤的蓝绿光,解决了蓝光缺失引起的屏幕色差问题。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下面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0025]首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ZnCdS量子点与溶剂混合,得到量子点溶液。具体的,在使用前可将ZnCdS量子点进行清洗,混合过程中可辅以加热和搅拌,以使ZnCdS量子点分散均匀。
[0026]上述ZnCdS量子点的具体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ZnCdS量子点可以选自镉系量子点、磷化铟系量子点、钙钛矿系量子点、硫铟锌铜系量子点中的至少之一。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ZnCdS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可以为480~510nm。
ZnCdS量子点的发射波长在上述范围,其可在吸收蓝光的同时,激发出波长较长的蓝绿光,减少屏幕色差。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ZnCdS量子点的平均粒径可以为2~20nm,例如2nm、4nm、6nm、8nm、10nm、14nm、18nm、20nm等。如果ZnCdS量子点的粒径过小,则可能热稳定性、水稳定性、氧稳定性等方面稳定性不足;如果ZnCdS量子点的粒径过大,则可能溶解性较低。
[0029]上述溶剂的具体种类并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上述溶剂可以选自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醚、四氢呋喃、1

十八烯、油酸、甲苯、液体石蜡中的至少之一。这类溶剂可以将ZnCdS量子点良好地分散,且不会对后续反应造成不利影响。
[0030]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上述制备得到的量子点溶液分散至透明树脂单体中,得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具体的,混合过程中可辅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ZnCdS量子点与溶剂混合,得到量子点溶液;(2)将所述量子点溶液分散至透明树脂单体中,得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3)向所述量子点的树脂溶液中加入扩散粒子,得到聚合前驱液;(4)向所述聚合前驱液加入引发剂并进行聚合反应,然后成形得到所述量子点防蓝光保护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CdS量子点的发射波长为480~51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CdS量子点的平均粒径为2~2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选自环己烷、正己烷、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醚、四氢呋喃、1

十八烯、油酸、甲苯、液体石蜡中的至少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树脂单体选自PMMA单体、PET单体、PS单体、PET单体、PVC单体、PA单体、PC单体、EA单体中的至少之一;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斌孙培川梁凯旋姚琪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福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