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88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整经工序:将涤纶长丝、锦纶导电丝按照30根:1根的顺序排列整经;浆丝工序:所使用浆料中包括聚丙烯酸类浆料、PVA、抗静电剂;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主喷嘴启闭时间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织面料
,尤其是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纺织业不断向前发展,21世纪的服装将向着穿着舒适化、功能化及回归自然等方向发展。各种智能织物,功能织物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发展。防水透气织物就是其中之一。防水透气织物是指织物既能防雨防风,又能排汗、透气、穿着舒适,在穿着过程中使水在一定压力下不浸透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液等却能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织物或传导到外界,而不在人体表面与织物之间冷凝积聚,保持穿着者干爽、温暖。人们对穿着舒适性,功能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我们采用各种新型技术来改善织物的各项性能,不同工艺、技术的复合是赋予织物新功能的主要手段,其中织物的涂层/层压技术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0003]织物涂层/层压是织物与高分子聚合物的复合,它不仅保留织物原有的功能,更增加了覆盖层的功能,织物涂层/层压技术给纺织业制造功能性织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大拓宽了纺织品的用途,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不仅使用于衣用纺织品的生产,而且其应用扩大到鞋业,民事或军工制服,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服装,防油布,帐篷,包裹等。织物的防水透气机理织物的防水透气机理有物理透湿和功能透湿,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0004]一是利用水滴的最小直径与水汽或空气的直径之间的差异来实现,既采用织物的经纬交织间的孔隙或织物复合物的孔径介于最小直径与水汽或空气的直径之间,达到防水透气的目的,基于这一原理设计的防水透气的织物有超细高密织物、特高密度的棉织物等。这类织物的透湿类型属于纱线间孔隙的自然扩散。高密织物由于轻薄耐用,透湿性好,柔软、悬垂性好,防风,广泛用于体育、户外活动服装上。主要缺点是防水性差,由于织物密度大,织物的撕裂性能差,纺纱必须特殊处理,生产成本高,加工困难。
[0005]二是采用微孔薄膜使薄膜微孔(微孔直径大约在1nm)的孔径介于水滴与湿气之间,将薄膜与织物复合赋予织物防水透气功能。微孔高聚物薄膜可以与织物通过层压或涂层工艺与织物复合从而赋予复合体防水透气功能。微孔的产生有多种方式:可通过对薄膜的双向拉伸产生微孔,也可在高聚物上填加填料 (如陶瓷)使高聚物与填料之间形成孔隙,也可以通过相分离(聚氨酯的湿法) 产生微孔,还可以机械方式利用打孔技术(如激光)使无孔膜产生空隙达到透气的目的。
[0006]三是利用高聚物膜的亲水成分提供了足够的化学基团作为水蒸气分子的阶石,水分子由于氢键和其它分子间力,在高湿度一侧吸附水分子,通过高分子链上亲水基团传递到低湿度一侧解吸,形成"吸附
‑‑
扩散
‑‑
解吸"过程,达到透气的目的。亲水成分可以是分子链中的亲水基团或是嵌段共聚物的亲水组分;其防水性来自于薄膜自身膜的连续性和较大的膜面张力。利用薄膜与织物进行层压/涂层赋予织物防水透气功能。
[0007]四是利用形状记忆高聚物的特性,形状记忆高聚物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区域,由于分子链微布朗运动而使透气性有质的突变,而且其透气性能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
智能化功能,尤如人体皮肤一样,能随着外界温湿度的改变而调节。采用这种形状记忆聚氨酯产生防水透气织物可以采用无孔层压/涂层方式,减少了由于微孔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微孔阻塞等缺点,更重要的是织物的透湿气性能能随着人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达到"智能"效果,使其适宜于各种条件下穿着。
[0008]但是现有的防水机织面料,通常是经过浸渍抗静电整理剂,而使得抗静电效果并不具有耐久的抗静电性能,经过洗涤后其抗静电效果会减弱。并且在经纬纱密度较然而时,面料织造过程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涤纶长丝、锦纶导电丝进行织造,并结合面料组织结构设计及织造工艺,减少了织造难度,所制备的布面平挺光滑,质地轻而坚牢耐磨、光泽度佳,同时具备有抗静电和防水功能性,是运动休闲服装面料的首选。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整经工序:将涤纶长丝、锦纶导电丝按照30根:1根的顺序排列整经;整经车速为650m/min,整经张力为3.5

4.5cN;
[0013]S2、浆丝工序:所使用浆料中包括聚丙烯酸类浆料、PVA、抗静电剂;所述涤纶长丝的上浆率为6.5%~7.2%;整经车速为60

65m/min,伸长率为1.5%;
[0014]S3、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经纱张力280kg,,主喷压力(0.4~ 0.45)MPa,主喷嘴启闭时间92
°
~167
°
,后梁高度+3,开口时间280
°
,辅喷压力0.50
±
0.01MPa,车间相对湿度70%;
[0015]S4、后整理工序:采用层压工艺,选用TPU膜,热熔胶黏度为9200m Pa
·
s,热熔胶涂敷量9~11g/m2,固化温度35℃,相对湿度90%,固化时间32h以上。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S1中,涤纶长丝的细度为75D,所述导电锦纶丝的细度为20D。
[00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抗静电剂为DHZ

20 抗静电剂,使用量占浆料中固体重量的2%。
[00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PVA所使用的是 PVA1799,使用量占浆料中固体重量的百分比小于10%。
[00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织造工序中,所使用的纬纱中包括涤纶长丝和锦纶导电丝,所述涤纶长丝、锦纶导电丝按照30根: 1根的顺序引纬,所述涤纶长丝的细度为75D,所述导电锦纶丝的细度为20D。
[002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锦纶导电丝的间距为 0.8

1cm。
[002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织造所使用的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选用涤纶及锦纶导电丝为原料,优化面料组织结构设计、整经工艺、纱工艺及织造工艺,降
低了织造的难度。并且所制备的面料布面平挺光滑,质地轻而坚牢耐磨、光泽度佳,同时具备有抗静电和防水功能性,是运动休闲服装面料的首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在进行面料设计时,经纱采用涤纶长丝和锦纶导电丝,经纱密度较大,并且涤纶长丝与锦纶导电丝的细度不同,会造成经纱中涤纶长丝之间、及涤纶与锦纶之间容易相互绞缠,导致经向停台次数较高;面料的纬密设计为3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防水机织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整经工序:将涤纶长丝、锦纶导电丝按照30根:1根的顺序排列整经;整经车速为650m/min,整经张力为3.5

4.5cN;S2、浆丝工序:所使用浆料中包括聚丙烯酸类浆料、PVA、抗静电剂;所述涤纶长丝的上浆率为6.5%~7.2%;整经车速为60

65m/min,伸长率为1.5%;S3、织造工序:采用喷气织机进行织造,经纱张力280kg,,主喷压力(0.4~0.45)MPa,主喷嘴启闭时间92
°
~167
°
,后梁高度+3,开口时间280
°
,辅喷压力0.50
±
0.01MPa,车间相对湿度70%;S4、后整理工序:采用层压工艺,选用TPU膜,热熔胶黏度为9200m Pa
·
s,热熔胶涂敷量9~11g/m2,固化温度35℃,相对湿度90%,固化时间32h以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吴艳铭舒徽郭秋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芗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