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255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5
提供一种由通式(1)、(2)或(3)表示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在通式(1)~(3)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烃基,X和Y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含氟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氟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含氟嘧啶化合物被报道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其中,对于嘧啶环的第2位上具有噻吩环或噻唑环作为取代基的化合物,有望用于医药、农药领域。
[0003]更具体而言,嘧啶环的第2位上具有噻吩环的化合物公开于专利文献1~3。在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具有2

(2

噻吩基)
‑5‑
(三氟甲基)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结核菌增殖抑制活性。在专利文献2中,报道了具有2

(2

噻吩基)

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对具有耐药性的A型流感病毒的增殖抑制活性。在专利文献3中,合成了具有2

(3

噻吩基)

嘧啶结构的化合物作为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0004]另外,嘧啶环的第2位上具有噻唑环的化合物公开于专利文献4~6。在专利文献4中,报道了具有2

(2

噻唑基)

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对前列腺肿瘤等具有抗肿瘤活性。在专利文献5中,报道了具有2

(4

噻唑基)
‑5‑
(三氟甲基)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对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的抗肿瘤活性。在专利文献6中,报道了具有2

(5

噻唑基)

啶结构的化合物对高血压、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疼痛等的治疗有效。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期待进一步提高活性,对向嘧啶环的第4位和第6位导入取代基很感兴趣。
[0005]另一方面,非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嘧啶环的第5位上具有三氟甲基、第4位和第6位上具有取代基的嘧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更具体而言,非专利文献1中报道了使用三氟甲烷亚磺酸钠(Langlois试剂)的合成方法,非专利文献2中报道了使用三氟乙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非专利文献3中报道了使用三氟甲磺酸酐的合成法。
[0006]在先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19405号;
[0009]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86131号;
[0010]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09/129905号;
[0011]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2/027236号;
[0012]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6/196644号;
[0013]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17/139603号。
[0014]非专利文献
[0015]非专利文献1:Tetrahedron,2016年,第72卷,第3250~3255页;
[0016]非专利文献2:ACS Catalysis,2018年,第8卷,第2839~2843页;
[0017]非专利文献3: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8年,第57卷,第6926~6929页。

技术实现思路

[001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9]但是,一直以来,从反应性和选择性的方面出发,难以制备在嘧啶环的第5位上具有含氟取代基、第2位上具有杂环作为取代基、第4位和第6位上具有取代基的含氟嘧啶化合物,没有报道这样的含氟嘧啶化合物。该含氟嘧啶化合物期待具有各种生物活性,期望确立在嘧啶环的第4位和第6位上具有取代基、第2位上具有杂环作为取代基的新型含氟嘧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20]在非专利文献1中报道的制备方法中,由于导入三氟甲基时的位置选择性低,因此对于杂环被取代的嘧啶化合物这样的具有多个杂环的基质,担心三氟甲基的导入效率降低或者三氟甲基的导入变得困难。另外,存在如下问题:不仅相对于基质使用3倍量的Langlois试剂作为三氟甲基化剂,而且相对于基质还使用3倍量的作为氧化剂有害的乙酸锰(III)水合物。
[0021]可以考虑:针对使用非专利文献2和3中报道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化合物进一步进行修饰、衍生化,由此转换为该含氟嘧啶化合物。但是,有时存在无法避免由于工序数量的增加带来的繁杂化和效率的降低、或者该含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本身困难的情况。另外,由于需要在钌络合物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光照射、在非专利文献2中相对于基质需要使用2.5~3倍量的三氟甲基化剂、在非专利文献3中相对于基质需要使用3倍量的三氟甲基化剂,因此认为不适于实用。
[0022]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使特定的原料反应,可以在嘧啶环上的2个氮原子之间的第2位上导入噻吩环结构或噻唑环结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往未知的新型含氟嘧啶化合物以及能够简单地制备该含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新型含氟嘧啶化合物在嘧啶环的第4位和第6位上具有取代基、第2位上具有噻吩环结构或噻唑环结构作为取代基。
[002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4]本专利技术的要点结构为如下。
[0025][1]一种含氟嘧啶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2)或(3)表示,
[0026][化学式1][0027][0028]在上述通式(1)~(3)中,
[0029]R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烃基,
[0030]X和Y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n
F
2n+1
(n为1~10的整数)、硝基、硼酸基、

OA1、

SO
m
A1(m为0~3的整数)、

NA1A2、

COOA1或

CONA1A2,
[0031]Z表示CW或N,
[0032]W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n
F
2n+1
(n为1~10的整数)、硝基、硼酸基、

OA1、

SO
m
A1(m为0~3的整数)、

NA1A2、

COOA1或

CONA1A2,
[0033]A1和A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0034][2]根据[1]所述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其中,
[0035]所述R是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
[0036][3]一种含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037](a)通过使下述通式(4)所示的氟异丁烯衍生物与下述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下述通式(1)的含氟嘧啶化合物;
[0038][化学式2][0039][0040](b)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含氟嘧啶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2)或(3)表示,[化学式1]在上述通式(1)~(3)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烃基,X和Y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n
F
2n+1
、硝基、硼酸基、

OA1、

SO
m
A1、

NA1A2、

COOA1或

CONA1A2,其中,n是1~10的整数,m是0~3的整数,Z表示CW或N,W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n
F
2n+1
、硝基、硼酸基、

OA1、

SO
m
A1、

NA1A2、

COOA1或

CONA1A2,其中,n是1~10的整数,m是0~3的整数,A1和A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其中,所述R是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3.一种含氟嘧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通过使下述通式(4)所示的氟异丁烯衍生物与下述通式(5)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下述通式(1)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化学式2](b)通过使下述通式(4)所示的氟异丁烯衍生物与下述通式(6)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下述通式(2)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化学式3]或者,
(c)通过使下述通式(4)所示的氟异丁烯衍生物与下述通式(7)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反应,得到下述通式(3)的含氟嘧啶化合物,[化学式4]在上述通式(1)~(7)中,R表示碳原子数为1~12的烃基,X和Y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n
F
2n+1
、硝基、硼酸基、

OA1、

SO
m
A1、

NA1A2、

COOA1或

CONA1A2,其中,n是1~10的整数,m是0~3的整数,Z表示CW或N,W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烃基、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野淳弥青津理恵小金敬介
申请(专利权)人:优迈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