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3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包括载体层、金属电极片和环形的导电膜,所述金属电极片的正面中心处冲压有凹槽,所述载体层上开设有与金属电极片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金属电极片的背部嵌入通孔内,且金属电极片粘贴于载体层上,所述导电膜沿金属电极片周向设置,且通过导电胶粘接于金属电极片和载体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导电膜替换了原来的止水环,能更好的贴附于人体表面,并进一步提高了的电极贴片的导电性。通过铝箔层使金属电极片与超声治疗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避免电极贴片在使用过程中滑落。载体层采用翼形结构,通过缘翼进行粘接加固,进一步提高人体表面与超声治疗头的连接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

技术介绍

[0002]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技术是一种以物理能力为动力,使药物通过完整皮肤进而进入人体循环和病变组织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一种新的剂型和药剂学方法。实现药物靶位传输、精准投药的医疗技术,具有许多优于口服和注射给药方法的特点。超声电导仪通过本身结构中的超声治疗头,将产生的脉冲力传递给金属电极片,使泡沫棉中的药物发射透过皮肤进入体内,电导仪会通过金属电极片与人体之间产生微电流,促进人体表面药物吸收。
[0003]现有的电极贴片,也就是我公司的上一代产品,主要由金属电极片、铝箔层、起膜层、载体层、无纺布层、止水环组成,参见专利CN202021761682.5。其中止水环的起防止药液向四周渗漏的作用。由于止水环有一定的厚度,可能会造成金属电极片使人体之间的接触不良,使微电流无法作用于人体,此时超声电导仪会进行警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采用导电膜替换了原来的止水环,提高了电极贴片的导电能力,且进一步降低了电极贴片的厚度,是其与人体表面的贴合效果更佳,进一步解决了因接触不良微电流中断导致超声电导仪会警报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包括载体层、金属电极片和环形的导电膜,所述金属电极片的正面中心处冲压有凹槽,所述载体层上开设有与金属电极片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金属电极片的背部嵌入通孔内,且金属电极片粘贴于载体层上,所述导电膜沿金属电极片周向设置,且通过导电胶粘接于金属电极片和载体层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膜的内孔直径与金属电极片的凹槽大小相匹配,所述导电膜的外径大于金属电极片的直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膜的内经与外径的半径差为10

30mm,所述导电膜的厚度为0.1

0.2mm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铝箔层和起膜层,所述铝箔层正反两面均涂覆有导电胶,所述铝箔层正面通过导电胶粘贴于金属电极片的背部,所述铝箔层的背面通过导电胶与起膜层粘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载体层为翼形。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泡沫棉,所述泡沫棉的形状与金属电极片的凹槽形状相匹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2]1.本技术采用导电膜替换了原来的止水环,能更好的贴附于人体表面,并进一步提高了的电极贴片的导电性,还能对金属电极片进行加固。
[0013]2.本技术通过铝箔层使金属电极片与超声治疗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因此粘固性增强,避免电极贴片在使用过程中滑落。
[0014]3.本技术载体层采用翼形结构,通过缘翼进行粘接加固,进一步提高人体表面与超声治疗头的连接效果,避免超声治疗头在使用过程中滑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中:1、载体层;11、通孔;2、金属电极片;21、凹槽;3、导电膜;4、铝箔层;5、起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参见图1、图2,包括载体层1、金属电极片2和环形的导电膜3,所述金属电极片2的正面中心处冲压有凹槽21,凹槽21用于放置泡沫棉,使泡沫棉固定在电极贴片中心处,所述凹槽21采用冲压成型,加工制造简单方便金属电极片2的四周形成边沿部位,所述载体层1上开设有与金属电极片2相匹配的通孔11,所述金属电极片2的背部嵌入通孔11内,且金属电极片2的边沿部位背部粘贴于载体层1上,使金属电极片2固定于载体层1中心位置,所述导电膜3背面涂覆有导电胶,所述导电膜3的背面粘接于金属电极片2的边沿部位正面,且将金属电极片2粘接固定于载体层1上。本技术主要是采用导电膜3替换了原来的止水环,由于导电膜3很薄,能很好的贴附于人体表面,而且导电膜3具有导电性,金属电极片2传导过来的微电流能通过导电膜3直接到人体肌肤表面,提高的电极贴片的导电性,而且导电膜3不透水,具有一定的防止药液渗漏到载体层1以及电导仪的治疗头上,还能对金属电极片2起一定的加固作用。需注意的是,泡沫棉上的药液不宜添加过量。
[0020]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膜3的内孔直径与金属电极片2的凹槽21大小相匹配,所述导电膜3的外径大于金属电极片2的直径,导电膜3的大小需确保与金属电极片2能有效贴合接触,同时能粘贴于载体层1上,对金属电极片2进行加固,同时避免泡沫棉上的药液渗漏到载体层1上。根据现通用电极贴片的大小,经实验所述导电膜3的内经与外径的半径差为10

30mm,所述导电膜3的厚度为0.1

0.2mm,此时,各效果和成本等综合效果最佳。
[0021]还包括铝箔层4和起膜层5,所述铝箔层4正反两面均涂覆有导电胶,所述铝箔层4正面通过导电胶粘贴于金属电极片2的背部,所述铝箔层4的背面通过导电胶与起膜层5粘接。铝箔层4为圆形结构,能够分别与金属电极片2的下表面、超声治疗头表面充分接触,通过铝箔层4使金属电极片2与超声治疗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因此粘固性增强,避免电极贴片在使用过程中滑落。起膜层5起对铝箔层4表面导电胶进行保护作用,在使用时需撕掉起膜层5。
[0022]所述载体层1为翼形。翼形的载体层1参见CN202021760754.4,主要是为了解决解决由于治疗部位人体表面无法正好与超声治疗头平面接触,接触强度降低,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滑落等技术问题,通过缘翼进行粘接加固。
[0023]还包括独立包装并与电极贴片配套使用的泡沫棉,所述泡沫棉的形状与金属电极片2的凹槽21形状相匹配。泡沫棉采用医用海绵,具有吸附性好的特性。在治疗使用时,先在泡沫棉上添加定量的促渗剂,再根据具体治疗目的有所不同,在现场添加药物即可。
[0024]在具体使用过程:
[0025]1.将电极贴片安装在的超声治疗仪的超声治疗头内;
[0026]2.然后将加有药液的泡沫棉放入到金属电极片2的凹槽21内;
[0027]3.再将治疗头作用于人体治疗部位,并粘接固定;
[0028]4.打开超声电导仪进行治疗。
[0029]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技术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层、金属电极片和环形的导电膜,所述金属电极片的正面中心处冲压有凹槽,所述载体层上开设有与金属电极片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金属电极片的背部嵌入通孔内,且金属电极片粘贴于载体层上,所述导电膜沿金属电极片周向设置,且通过导电胶粘接于金属电极片和载体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的内孔直径与金属电极片的凹槽大小相匹配,所述导电膜的外径大于金属电极片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理疗的电极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膜的内经与外径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德而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