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见科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18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呼吸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呼吸引导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呼吸引导装置,所述呼吸引导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电机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活动安装在环形板的内部。解决了在遇到伴有呼吸道痰或者血块阻塞的情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性进行呼吸支持并解决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道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

技术介绍

[0002]气道就是人呼吸的通道,为肺的附属器官,包括气管、喉、鼻道等连成的组成的呼吸道,是人体生命维持的主要通道,现有最常见的医疗手段便是针对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各种急重症患者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
[0003]现有的针对急性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各种急重症患者进行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医疗手段,在遇到伴有呼吸道痰或者血块阻塞的情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性进行呼吸支持并解决问题,同时为了在保证患者不会造成呼吸困难等不适的情况下进行呼吸支持,给医生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遇到伴有呼吸道痰或者血块阻塞的情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针对性进行呼吸支持并解决问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包括底板、呼吸引导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呼吸引导装置,所述呼吸引导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电机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不在转盘(302)的圆心上,所述滑杆活动安装在环形板的内部,所述气筒的下表面连通有排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位于箱体内部的表面连通安装有收集箱。
[000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推杆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与连接杆固定安装;可以对推杆进行限位,避免推杆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贯穿箱体内壁的端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气管位于气筒和收集箱之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避免气体发生倒流,影响异物排出。
[0008]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透明罩,所述第一透明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透明罩,所述第二透明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相机,所述第一透明罩的自由端开设有通孔;通过第二透明罩内部的微型相机观察气道内部状况,便于进行清理。
[0009]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表面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气泵,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第一透明罩靠近吸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气囊,所述软管的自由端与环形气囊连通,所述第一透明罩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气囊支管,所述气囊支管与环形气囊连通;利用多个气囊支管贴合在患者气管的内壁上,将患者闭合的气管扩充开来,保证了患者的气管能够保持通畅,便于后续对气管内
部的异物进行清理。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箱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套,所述吸气管和软管位于保护套内部,所述保护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可以对软管和吸气管进行定位,同时可以防止软管和吸气管发生摩擦造成损坏和气体泄漏。
[0011]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保护套的表面转动安装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之间活动安装有螺栓;可以对软管和吸气管进行定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气道内部的异物进行清理时,可以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滑杆转动,此时滑杆会在环形板内部滑动,环形板会带动推杆上下移动,推杆带动推板上下移动,通过固定安装在箱体内壁的滑套,滑套在推杆表面滑动,可以对推杆进行限位,避免推杆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推板滑动安装在气筒的内部,当推板移动时,气筒内部压强会发生变化,此时当推板上移时,吸气管会通过第二单向阀进行吸气,再通过第一透明罩一段的通孔,可以将异物吸进第一透明罩内部,通过第二单向阀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避免异物通过吸气管进入气筒内部,再通过吸气管将异物送入收集箱的内部,然后统一进行处理,当推板下移时,会将气筒内部的空气通过安装有第一单向阀的排气管排出,避免气体发生倒流,影响异物排出,通过往复的移动推板,可以更有效更快地解决患者气道堵塞状况,同时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0014]2、本技术中,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透明罩和第二透明罩送入患者的气道内部,通过第二透明罩内部的微型相机观察气道内部状况,当发现异物时,利用螺栓将吸气管和软管通过两个夹板进行固定,可以对软管和吸气管进行定位,通过固定安装的保护套及保护套内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可以防止软管和吸气管发生摩擦造成损坏和气体泄露,然后启动气泵,气泵将气体通过软管进入环形气囊内部,然后由环形气囊均匀地将气体通入若干个气囊支管内部,利用多个气囊支管贴合在患者气管的内壁上,将患者闭合的气管扩充开来,保证了患者的气管能够保持通畅,便于后续对气管内部的异物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呼吸引导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中第一透明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1、底板;2、箱体;3、呼吸引导装置;301、电机;302、转盘;303、环形板;304、滑杆;305、推杆;306、滑套;307、推板;308、气筒;309、安装板;310、排气管;311、吸气管;312、第一透明罩;313、第二透明罩;314、通孔;315、收集箱;4、辅助装置;41、气泵;42、软管;43、夹板;44、挡板;45、保护套;46、螺栓;47、环形气囊;48、气囊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包括底板1、呼吸引导装置3和辅助装置4,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2,箱体2内部设置有呼吸引导装置3。
[0024]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呼吸引导装置3和辅助装置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5]本实施方案中:呼吸引导装置3包括安装板309,安装板309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内部,安装板30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包括底板(1)、呼吸引导装置(3)和辅助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部设置有呼吸引导装置(3),所述呼吸引导装置(3)包括安装板(309),所述安装板(309)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内部,所述安装板(30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筒(308),所述气筒(30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推板(307),所述推板(30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推杆(305),所述推杆(305)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环形板(303),所述箱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盘(302),所述转盘(302)远离电机(3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杆(304),所述滑杆(304)不在转盘(302)的圆心上,所述滑杆(304)活动安装在环形板(303)的内部,所述气筒(308)的下表面连通有排气管(310)和吸气管(311),所述吸气管(311)位于箱体(2)内部的表面连通安装有收集箱(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推杆(305)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306),所述滑套(306)与连接杆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支持用气道通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10)贯穿箱体(2)内壁的端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气管(311)位于气筒(308)和收集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见科姚顺敏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见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