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47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袋体,袋体为避光材质;输液袋入口和输液管穿出口,输液袋入口横向设置于袋体的顶端,输液管穿出口横向设置于袋体的底端;观察开口,观察开口设置于袋体正面中部;遮挡窗,遮挡窗与观察开口通过滑动组件连接,遮挡窗沿观察开口上下滑动;其中,遮挡窗为避光材质。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需避光输液的药物,医护人员需将药品输液袋从避光输液袋内取出,以完成患者相关信息的核对,药物性状变化的观察,操作不便,不利于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工作,降低了临床工作效率,同时还增加了药品暴露在光中的风险问题。设计合理,利于操作,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输液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许多药物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化学反应,导致药物成分发生改变,降低或丧失药效,甚至会产生危害人体的毒性物质,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这些对光敏感的药物在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需避光。
[0003]目前,临床通常使用的避光为套取式袋体,即将药品输液袋套置于避光输液袋内,但这样的避光输液袋将药品输液袋完全遮挡,医护人员在核对患者信息时,需将药品输液袋从避光输液袋内取出,既不利于医护人员核对药品名称、病人信息及扫描二维码,也不利于药品避光的要求,同时在输液的过程中,也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药液的颜色、性状等的变化。
[0004]因此,亟需一种避光输液袋,既能够保证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避光,又便于医护人员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和观察药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状和颜色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医护人员在核对患者相关信息和观察药品性状、颜色时,需将药品输液袋从避光避光输液袋内取出,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导致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也增加了药品的暴露在光中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包括:
[0008]袋体,所述袋体为避光材质;
[0009]输液袋入口和输液管穿出口,所述输液袋入口横向设置于所述袋体的顶端,所述输液管穿出口横向设置于所述袋体的底端;
[0010]观察开口,所述观察开口设置于所述袋体正面中部;
[0011]遮挡窗,所述遮挡窗与所述观察开口通过滑动组件连接,所述遮挡窗沿所述观察开口上下滑动;
[0012]其中,所述遮挡窗为避光材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液辅助机构,所述输液辅助机构设置于所述袋体上;
[0014]所述输液辅助机构包括显示屏、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感应器发射端、感应器接收端和控制器;
[0015]其中,所述显示屏嵌置于所述袋体的正面;
[0016]所述第一导线沿所述袋体正面内层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线底端与所述感应器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线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7]所述第二导线沿所述袋体正面内层横向延伸至所述袋体背面内层纵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导线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导线底端连接所述感应器接收端;
[0018]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内。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封口夹,所述第一封口夹设置于所述输液袋入口上,将所述第一封口夹向左或者右滑动,所述输液袋入口打开或者关闭。
[002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封口夹和第三封口夹,所述第二封口夹和所述第三封口夹分别设置于所述输液管穿出口的左右侧缘,所述第二封口夹和第三封口夹向所述输液管穿出口中部滑动,所述输液管穿出口变大或者变小。
[0021]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和滑槽,所述滑块横向设置于所述遮挡窗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观察开口的左右侧壁上,所述滑块卡设于所述滑槽内。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液挂钩孔,所述输液挂钩孔设置于所述袋体顶端侧缘。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液报警器,所述输液报警器设置于所述袋体正面,所述输液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4]其中,所述输液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或者灯光报警器。
[0025]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发射端与所述感应器接收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袋体正面和背面的同一水平位置上。
[0026]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7]一、在袋体上设置观察开口,便于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开口核对贴置于药品输液袋上患者的相关信息、观察药品的颜色和形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药品暴露在光中风险。
[0028]二、设置遮挡窗,遮挡窗可以沿观察开口上下滑动,从而可以调节观察开口的开口位置,既可以适应不同规格药品输液袋,以利于医护人员清楚、准确地核对贴置于药品输液袋外侧面患者相关信息;也能够满足通过调整遮挡窗的位置观察药品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0029]三、设置输液辅助机构,可以将药品输液袋内所剩药液的量通过显示屏显示于外,利于医护人员随时掌握药液的输入情况。
[0030]四、在输液袋入口上设置第一封口夹,当药品输液袋放入遮光输液袋后,将输液袋入口封闭,减少药液暴露在光中的几率;在输液管穿出口两侧缘设置第二封口夹和第三封口夹,当医护人员将输液管与药品输液袋连接时,第二封口夹和第三封口夹分别拉向两侧缘,使输液管穿出口开大,便于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待输液管与药品输液袋连接完毕,将第二封口夹和第三封口夹分别向输液管穿出口中部拉紧,使输液管穿出口变小,进一步减少药液暴露在光中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
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袋体展开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观察开口的局部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遮挡窗的局部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液辅助机构的框图;
[0038]图中:1袋体;11输液袋入口;111第一封口夹;12输液管穿出口;121第二封口夹;122第三封口夹;13观察开口;131滑槽;14遮挡窗;141滑块;15滑动组件;2输液辅助机构;21显示屏;22第一导线;23第二导线;24感应器发射端;25感应器接收端;26控制器;27输液报警器;3输液挂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为避光材质;输液袋入口(11)和输液管穿出口(12),所述输液袋入口(11)横向设置于所述袋体(1)的顶端,所述输液管穿出口(12)横向设置于所述袋体(1)的底端;观察开口(13),所述观察开口(13)设置于所述袋体(1)正面中部;遮挡窗(14),所述遮挡窗(14)与所述观察开口(13)通过滑动组件(15)连接,所述遮挡窗(14)沿所述观察开口(13)上下滑动;其中,所述遮挡窗(14)为避光材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液辅助机构(2),所述输液辅助机构(2)设置于所述袋体(1)上;所述输液辅助机构(2)包括显示屏(21)、第一导线(22)、第二导线(23)、感应器发射端(24)、感应器接收端(25)和控制器(26);其中,所述显示屏(21)嵌置于所述袋体(1)的正面;所述第一导线(22)沿所述袋体(1)正面内层纵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线(22)底端与所述感应器发射端(24)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2)顶端与所述控制器(26)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3)沿所述袋体(1)正面内层横向延伸至所述袋体(1)背面内层纵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导线(23)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6),所述第二导线(23)底端连接所述感应器接收端(25);所述控制器(26)设置于所述显示屏(2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口观察式避光输液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口夹(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红宇石佳琪季媛媛王莹房萍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儿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