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哲专利>正文

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166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充电器本体与至少一个太阳能充电板,其中,该充电器本体与太阳能充电板彼此为模块化的独立构件,且太阳能充电板一端可与充电器本体一相对端部自由地组装拆离,同时,该太阳能充电板与充电器本体相对端部分别设有接点,可于组装时产生电连接,使光能转换电能后可储存于充电器本体内部的充电电池中,而可供电子产品充电使用;据此,不但有助于生产加工,减少组装工时,当充电器本体或太阳能充电板损坏、遗失时,也可个别更换或购买,而不需整个重新购买,可减少浪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一种太阳能充电器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 包括有一充电器本体与至少一太阳能充电板,且彼此为模块化的独立构 件,同时,该太阳能充电板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的太阳能充电 器结构。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许多可携带式的3C电子产品,如行动电话、PDA、 ipod及 DV等,为避免携带外出或旅游时,发生电力不足的情况,通常会另外携 带备用电池,有些没有备用电池的,则必需携带充电装置, 一般常见的 充电装置,大多是利用一连接线配合交直流变换器与市电的电源插座相 互插接,藉以对上述电子产品的电池进行充电。但,当遇到停电或于户 外没有电源插座时,便无法进行充电,因此,.乃有各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相继被开发问世,如中国台湾证书号M240725的《复合式太阳能充电器》 专利案、公开编号200721634的《可携式太阳能充电器》专利案及证书 号M304840的《具太阳能充电的充电器结构》专利案,均为一种利用太 阳能充电板接受外部光源的光线,再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后储存于内部充 电电池中的太阳能充电器,使电子产品可藉由该太阳能充电器内部充电 电池所储存的电力予以充电,故不需依赖市电,使用尚称方便。然而,上述专利案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仍有值得改善之处,主要 在于太阳能充电板是一体结合于充电器本体上,或以枢接或翻转收合等方式一体固接于充电器本体上,因此,有些构造显得相当复杂,以致生 产加工与组装成本较高,特别是充电器本体与太阳能充电板一体固接结 合的结构,当任一损坏时,通常难以个别拆离修理,而经常必需将整个 太阳能充电器予以丢弃,故形成极大的浪费;其次,有些太阳能充电器 是完全仰赖太阳能充电板提供充电电池所需电力,当太阳能充电板损坏 或遇天候不佳等情形时,便无法藉助太阳能充电板提供充电电池电力, 进而导致太阳能充电器无法或没有足够电力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诸如 此类,均是上述专利案的太阳能充电器存在的缺点,而确实值得加以解 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希望可以 降低生产制造与组装成本,尤其可针对损坏的充电器本体或太阳能充电 板个别更换或购买,以减少无谓的浪费;同时,又可确保组装、拆离或 收合操作的方便性,并有助于携带、储放。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具有如下构成 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包括有一充电器本体与至少一太阳能充电板; 其中-该充电器本体,具有一壳体,其内部装设有一充电电池,并于壳体 上设有至少一接点,以及一电源输出单元,可分别连接于内部充电电池, 其中该接点位于壳体至少一端部上;该太阳能充电板,其一端部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且该端 部上设有接点,而可于组装时与充电器本体壳体上相对的接点产生电连 接。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与太阳能充电板相对接 合部位间设有可相对嵌插定位的插孔与定位柱,使太阳能充电板可自由 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与太阳能充电板相对接 合部位间设有可相对磁吸结合的磁吸组件,使太阳能充电板可自由地组 装拆离充电器本体。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供太阳能充电板组装的 对接部位上形成有一凹陷部位,恰可供一太阳能充电板的相对端部适当 地嵌卡限位。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供太阳能充电板组装的 对接部位上形成有一凹陷部位,恰可供两受光面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相 对端部一起嵌卡限位。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凹陷部位上设有至少一 隔板,可区隔出一第一凹陷部位与一第二凹陷部位,以分别供两集光面 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相对嵌卡限位。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端部可供两集光面相对 的太阳能充电板相对端部一起组装定位。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上更设有一电源输入单 元,可与内部充电电池相连接。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可配合一交直流转换器,将交 流电源转换成直流后,再经由电源输入单元输入,而可对充电电池进行 充电。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壳体上更设有多数个灯号, 可显示充电电池的电力状态。该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充电器本体,其内部更具有一充电单元与一 放电单元,该充电单元连接于壳体的接点与充电电池间,该放电单元连 接于充电电池与电源输出单元间。采用了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可使充电器本体与太阳能充 电板得以个别模块化生产制造,以降低生产加工成本与减少组装工时, 当充电器本体或太阳能充电板损坏、遗失时,也可个别更换或购买,而 不必整个丢弃,故可减少无谓的浪费;其次,该充电器本体与太阳能充电板间的组装与拆离收合操作也相当方便快速,特别是两太阳能充电板 可以集光面相对的方式组装收合于充电器本体一端部,以防止集光面受 到碰撞或刮伤损坏,进而提高太阳能充电板的安全性,整个太阳能充电器的宽度也可縮小,使携带或储放更为方便,且不占空间;再者,该充 电器本体可依实际需要组装一个或两个太阳能充电板,故具有较高的组装自由度,可随时自由调整变换电力转换与储存的效能;另外,使用者 也可视实际状态,选择利用太阳能充电板与一般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对 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使太阳能充电器不会有无法充电的情形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的展开状态立体组合图;其中充电 器本体二端各组装有一太阳能充电板。图3为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的收合状态立体组合图;其中充电 器本体一端组装两集光面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且充电器本体上显示有多数个灯号。图4为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的另一收合状态立体组合图;其中 充电器本体一端组装两集光面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且充电器本体上显 示有一 电源输入单元与一 电源输出单元。图5为本技术充电器本体的立体外观图,并显示有多数个灯号。 图6为本技术充电器本体的另一立体外观图,并显示有一电源 输入单元与一电源输出单元。图7为本技术太阳能充电器的简易电路方块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充电器本体11壳体111凹陷部位llla第一凹陷部位lllb第二凹陷部位112隔板113插孔114接点115电源输入单元116电源输出单元117灯号12充电电池13充电单元14放电单元20太阳能充电板21集光面22端部23定位柱24接点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 2,本技术一种太阳能充电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太阳能充电器包括有一充电器本体10与二太阳能充电板20;其 中该充电器本体10,请再配合参阅图5、 6、 7,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扁状壳体11,该壳体11内部装设有一充电电池12与一电路板(图中未示), 该电路板上设有一充电单元13与一放电单元14分别与充电电池12相连 接,如图7所示,以避免充电电池12过充或过放;其次,该壳体11的 二相对端部各设有一凹陷部位111,并于凹陷部位111中间处横向排列有 二适当间隔的隔板112,使该凹陷部位111可被区隔出一第一凹陷部位 llla与一第二凹陷部位lllb,且,该壳体ll的第一凹陷部位llla与第 二凹陷部位lllb各设有二插孔113与一位于二插孔113间的接点114, 该等接点114可分别与充电单元13相连接;再者,该壳体11的另一端 部设有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包括一充电器本体与至少一太阳能充电板;其特征在于:    该充电器本体,具有一壳体,其内部装设有一充电电池,并于壳体上设有至少一接点,以及一电源输出单元,可分别连接于内部充电电池,其中该接点位于壳体至少一端部上;    该太阳能充电板,其一端部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且该端部上设有接点,而可于组装时与充电器本体壳体上相对的接点产生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包括一充电器本体与至少一太阳能充电板;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本体,具有一壳体,其内部装设有一充电电池,并于壳体上设有至少一接点,以及一电源输出单元,可分别连接于内部充电电池,其中该接点位于壳体至少一端部上;该太阳能充电板,其一端部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且该端部上设有接点,而可于组装时与充电器本体壳体上相对的接点产生电连接。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 本体的壳体与太阳能充电板相对接合部位间设有可相对嵌插定位的插孔 与定位柱,使太阳能充电板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 本体的壳体与太阳能充电板相对接合部位间设有可相对磁吸结合的磁吸 组件,使太阳能充电板可自由地组装拆离充电器本体。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 本体的壳体供太阳能充电板组装的对接部位上形成有一凹陷部位,恰可 供一太阳能充电板的相对端部适当地嵌卡限位。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 本体的壳体供太阳能充电板组装的对接部位上形成有一凹陷部位,恰可 供两受光面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相对端部一起嵌卡限位。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 本体的壳体凹陷部位上设有至少一隔板,可区隔出一第一凹陷部位与一 第二凹陷部位,以分别供两集光面相对的太阳能充电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哲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