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04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应用于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公模仁、公模板、顶出板和下固定板,所述强制脱模结构包括:司筒内针,以及滑动套设于所述司筒内针的司筒外筒;所述司筒外筒的下端与所述顶出板固定连接;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出板;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具有一圈凸台;所述顶出板能够阻止所述凸台穿过;顶升结构,所述顶升结构用于朝着所述公模板的方向推动所述司筒内针;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司筒内针的滑动距离。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强制脱模结构而言,这种强制脱模结构先通过司筒内针和司筒外筒共同将产品顶出型腔,然后司筒内针保持不动而司筒外筒将产品强制顶出,结构简单,安装简易。安装简易。安装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制脱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结构
,尤其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请参阅图1和图2,图1绘示了产品6的结构示意图,图2绘示了产品6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的产品6,采用软胶材质注塑形成,其底面伸出有一筒状部601,其底面环绕筒状部601还凹陷有一圈凹槽602,该凹槽602无法使用滑块成型,因为使用滑块成型凹槽602时,滑块难以退出。在筒状部601的内壁具有一圈倒勾603,顶出产品6时,该倒勾603需要强制脱模。
[0003]为便于产品6顺利强制脱模,先前这种产品6的强制脱模结构的设计方案有如下两种:
[0004]第一种:公模设计内抽机构,公模整体内抽后让出产品6的变形空间再强制脱模顶出产品6,此方案模具复杂,模具成高。
[0005]第二种:凹槽602采用滑块退出后让出产品6的变形空间再强制脱模顶出产品6,此方案模具复杂,模具成高,并且本产品6的凹槽602难以使用滑块成型。
[0006]由于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制脱模结构存在模具复杂、模具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制脱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应用于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公模仁、公模板、顶出板和下固定板,所述强制脱模结构包括:
[0009]司筒内针,以及滑动套设于所述司筒内针的司筒外筒;
[0010]所述司筒外筒的下端与所述顶出板固定连接;
[0011]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出板;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具有一圈凸台;所述顶出板能够阻止所述凸台穿过;
[0012]顶升结构,所述顶升结构用于朝着所述公模板的方向推动所述司筒内针;
[0013]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司筒内针的滑动距离。
[0014]作为优选,所述司筒内针垂直于所述公模板;
[0015]所述司筒内针的上端处和所述司筒外筒的上端面用于穿过所述公模板和所述公模仁中并伸入型腔中成型产品。
[0016]作为优选,所述顶升结构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司筒座;
[0017]所述司筒座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面;
[0018]所述司筒座的顶面对应所述司筒内针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
[0019]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所述第一压缩弹簧抵顶于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之间。
[002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丝;
[0021]所述司筒座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盲孔的直径;
[0022]所述下固定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0023]所述限位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能够阻止所述限位螺丝的头部穿过;
[0024]所述限位螺丝的杆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限位螺丝的杆部螺旋配合于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处。
[002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压板;
[0026]所述限位压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限位压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固定连接。
[0027]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抵顶于所述公模板和所述顶出板之间。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强制脱模结构而言,这种强制脱模结构先通过司筒内针和司筒外筒共同将产品顶出型腔,然后司筒内针保持不动而司筒外筒将产品强制顶出,结构简单,安装简易。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产品的剖视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应用于模具且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应用于模具且模具处于开模过程的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应用于模具且模具处于开模过程的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5]请参阅图3,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应用于模具且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应用于模具,模具包括母模板101、母模仁102、公模仁103、公模板104、顶出板105和下固定板106,公模仁103和母模仁102共同形成用于成型产品6的型腔,母模板101、公模板104、顶出板105和下固定板106互相平行,顶出板105位于公模板104和下固定板106之间。这种强制脱模结构包括:
[0036]司筒内针201,以及滑动套设于司筒内针201的司筒外筒202。
[0037]司筒外筒202的下端与顶出板105固定连接。
[0038]司筒内针201的下端可滑动地穿过顶出板105,司筒内针201的下端具有一圈凸台2011,顶出板105能够阻止凸台2011穿过。
[0039]顶升结构,顶升结构用于朝着公模板104的方向推动司筒内针201。
[0040]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司筒内针201的滑动距离。
[0041]其中司筒内针201垂直于公模板104。司筒内针201的上端处和司筒外筒202的上端面用于穿过公模板104和公模仁103中并伸入型腔中成型产品6。
[0042]具体的,顶升结构包括第一压缩弹簧301和司筒座302。
[0043]司筒座302固定于下固定板106的顶面。
[0044]司筒座302的顶面对应司筒内针20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3021。第一压缩弹簧301位于第一盲孔3021内,第一压缩弹簧301抵顶于司筒内针201的下端与第一盲孔3021的底面之间。
[0045]第一压缩弹簧301的轴线垂直于下固定板106,第一压缩弹簧301能够朝着公模板104的方向推动司筒内针201。
[0046]具体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螺丝401。
[0047]司筒座302还开设有第一通孔3022,第一通孔3022位于第一盲孔3021的底面,第一通孔3022的直径小于第一盲孔3021的直径。
[0048]下固定板106对应第一通孔302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061。
[0049]限位螺丝401的头部4011位于第二通孔1061内,第一通孔3022能够阻止限位螺丝401的头部4011穿过。
[0050]限位螺丝401的杆部4012穿过第一通孔3022,限位螺丝401的杆部4012螺旋配合于司筒内针201的下端处。
[0051]当限位螺丝401的头部4011抵顶于司筒座302时,司筒内针201无法再继续向公模板104的方向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0052]具体的,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应用于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公模仁、公模板、顶出板和下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脱模结构包括:司筒内针,以及滑动套设于所述司筒内针的司筒外筒;所述司筒外筒的下端与所述顶出板固定连接;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顶出板;所述司筒内针的下端具有一圈凸台;所述顶出板能够阻止所述凸台穿过;顶升结构,所述顶升结构用于朝着所述公模板的方向推动所述司筒内针;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司筒内针的滑动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内针垂直于所述公模板;所述司筒内针的上端处和所述司筒外筒的上端面用于穿过所述公模板和所述公模仁中并伸入型腔中成型产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结构包括第一压缩弹簧和司筒座;所述司筒座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面;所述司筒座的顶面对应所述司筒内针的位置开设有第一盲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兴任艳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