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98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获取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获取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中不被控制面修复的配置数据;根据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对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从转发面设备的配置数据中剔除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以得到满足修复条件的目标配置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自动识别当前转发面设备中不需要被修复的Underlay配置数据,并且在修复时会自动屏蔽掉转发面设备中的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不仅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运维的自动化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当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的配置数据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时,会导致流量转发不正常,对此,现有的解决办法是对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不一致的配置数据进行修复,而该解决办法会识别转发面设备的所有配置,但是不会区分转发面设备的Overlay(重叠)和Underlay(底层承载)配置数据,当控制面进行修复时如果对设备基础的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修复则会导致转发面设备的基础配置被删除,从而导致设备瘫痪不可用。因此,该解决办法还需要通过人工识别转发面设备的Underlay配置数据,但是随着通信业务量的爆发式增加,网络设备的配置数据也越来越复杂、庞大,因此,通过人工来识别转发面设备的Underlay配置数据的方式越来越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自动识别出转发面设备中不需要被修复的Underlay配置数据。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0006]获取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
[0007]获取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中不被控制面修复的配置数据;
[0008]根据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
[0009]从转发面设备的配置数据中剔除所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以得到满足修复条件的目标配置数据。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0011]审计对账单元,获取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
[0012]第一数据获取单元,获取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中不被控制面修复的配置数据;
[0013]第一数据更新单元,根据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
[0014]数据修复单元,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修复转发面设备中的目
标配置数据,所述目标配置数据不包括所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
[001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001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获取当前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以及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并将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和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对比处理从而实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的更新,由于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中不会被控制面修复的配置数据,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从转发面设备的配置数据中剔除上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以得到满足修复条件的目标配置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自动识别出当前转发面设备中不需要被修复的Underlay配置数据,从而使得控制面发起修复时会自动屏蔽掉转发面设备中的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仅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运维的自动化率,而且还能够提高网络系统环境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执行数据处理方法的系统架构平台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差异配置数据的流程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的流程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从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中过滤掉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的流程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更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的流程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更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的流程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框架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配置审计对账、修复的实现装置的流程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
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31]对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框架,SDN作为控制面扮演大脑的角色来负责编排和转发策略的下发,通过集中控制的方式,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SDN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来编写定制程序,从而实现自动化的业务部署,很大程度地缩短了业务部署周期,使得业务能够满足按需的动态调整。
[0032]而在SDN网络架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当业务数据在下发的过程中,控制面和转发面的管理网出现了连通性异常,转发面配置下发失败导致控制面和转发面的数据不一致,从而导致业务无法正常使用。另外,除了因为管理网的连通性导致的异常,转发面设备侧的交换机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示例性地:交换机软件的故障、硬件的缺陷、遭受到的恶意的攻击、人为的错误的配置等原因带来的配置数据异常。
[0033]当出现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底层承载Underlay配置数据;获取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中不被控制面修复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从转发面设备的配置数据中剔除所述更新后的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以得到满足修复条件的目标配置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二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为转发面设备接收到控制面的删除任务之后删除失败的配置数据;从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中删除与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一致的配置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和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得到第二差异配置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差异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差异配置数据对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进行更新,包括:当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配置数据并且所述第二差异配置数据没有包括所述第一配置数据,从所述第三Underlay配置数据中删除所述第一配置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包括:获取控制面下发给转发面设备的历史配置数据和转发面设备的当前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历史配置数据和所述当前配置数据得到控制面和转发面设备之间的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异配置数据得到第一Underlay配置数据,包括:当所述历史配置数据没有包括第二配置数据并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