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86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左镜框、右镜框、镜框调节装置和固定机构,将装置佩戴至医务人员的眼部,使装置的背部与面部相抵接,通过鼻梁凹槽的设置,对防护镜具有固定支撑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护镜佩戴的稳定性,需要调节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距离时,医务人员手动带动两个活动杆分别在通槽的内部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实现对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距离的调节,能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使医护人员佩戴更加紧密舒适,改善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护目镜因面部贴合有较大间隙而导致防飞沫不严实的问题,有效防止病毒侵入,对眼睛的保护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和使用。有利于推广和使用。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

技术介绍

[0002]医用眼镜,医生在作业的时候,用的一种防护眼镜,也叫眼罩,可以防止一些药水或血液等飞溅到脸部,因而对眼睛起保护作用,这种眼镜一般和口罩、手术帽配合使用,对医生的头部起到全面防护作用,防止血液、药水及其他对皮肤造成伤害的液体对眼部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能够预防近身手术时,物体对眼部的冲击,眼罩内部空间足够大,适合佩戴近视眼镜的医生使用,透气性必须要好,一般都有透气孔。
[0003]现有的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局限性较大,由于不同人的脸型不同,对左右镜片的间距需求不同,在实际使用中,左右镜框的间距不可调节,不能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使医护人员佩戴起来不舒适,而且因面部贴合有较大间隙而导致防飞沫不严实,保护效果差,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
[0006]左镜框和右镜框,所述左镜框与右镜框对称设置,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的内部均嵌入设置有镜片,两个所述镜片的前后表面均涂设有防雾膜;
[0007]镜框调节装置,所述镜框调节装置设置于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用于调节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距离,所述镜框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鼻梁凹槽,所述安装块的右端面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左镜框和右镜框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通槽的内部,用于对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
[0009]为了在调节左镜框与右镜框的间距后,便于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于两个活动杆的上端面,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安装块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与两个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孔,多个所述限位孔均与通槽的内部连通。
[0010]为了便于使用者对镜框间距进行精确调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优选的,多个所述限位孔均为等间距设置。
[0011]为了便于医务人员进行呼吸,同时进一步提高护目镜的防雾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优选的,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的上端面均贯穿开设有通气孔,两个所述通气孔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
[0012]为了便于医务人员佩戴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优选的,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相远离的一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弹性头带。
[0013]为了使护目镜与皮肤接触更加贴合,防止血液、药水及其他对皮肤造成伤害的液体对眼部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提高防护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优选的,所述左镜框和右镜框的背部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将装置佩戴至医务人员的眼部,使装置的背部与面部相抵接,通过鼻梁凹槽的设置,对防护镜具有固定支撑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护镜佩戴的稳定性,需要调节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的距离时,医务人员手动带动两个活动杆,使两个活动杆分别在通槽的内部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实现对左镜框与右镜框之间距离的调节,通过两个镜片的前后表面均涂设有防雾膜,可以降低雾珠的表面张力,使两个镜片上的雾珠全部摊平,形成不干扰视力的超薄水膜,从而保证了护目镜的防雾功能,便于装置的使用,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脸型,对左右镜框的间距进行调节,能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使医护人员佩戴更加紧密舒适,改善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护目镜因面部贴合有较大间隙而导致防飞沫不严实的问题,有效防止病毒侵入,对眼睛的保护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安装块正剖图;
[0018]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
[0019]图中,1、左镜框;2、右镜框;3、镜片;4、镜框调节装置;5、安装块;6、鼻梁凹槽;7、通槽;8、活动杆;9、固定机构;10、安装槽;11、弹簧;12、限位块;13、限位孔;14、通气孔;15、铰链;16、弹性头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请参阅图1

3,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包括:
[0023]左镜框1和右镜框2,左镜框1与右镜框2对称设置,左镜框1和右镜框2的内部均嵌入设置有镜片3,两个镜片3的前后表面均涂设有防雾膜;
[0024]镜框调节装置4,镜框调节装置4设置于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用于调节左镜框1
与右镜框2之间的距离,镜框调节装置4包括安装块5,安装块5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鼻梁凹槽6,安装块5的右端面贯穿开设有通槽7,通槽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活动杆8,两个活动杆8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左镜框1和右镜框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5]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设置于通槽7的内部,用于对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
[0026]本实施例中:将装置佩戴至医务人员的眼部,使装置的背部与面部相抵接,通过鼻梁凹槽6的设置,对防护镜具有固定支撑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护镜佩戴的稳定性,需要调节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距离时,医务人员手动带动两个活动杆8,使两个活动杆8分别在通槽7的内部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实现对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距离的调节,通过两个镜片3的前后表面均涂设有防雾膜,可以降低雾珠的表面张力,使两个镜片上的雾珠全部摊平,形成不干扰视力的超薄水膜,从而保证了护目镜的防雾功能,便于装置的使用,本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脸型,对左右镜框的间距进行调节,能满足不同医护人员的不同需求,使医护人员佩戴更加紧密舒适,改善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护目镜因面部贴合有较大间隙而导致防飞沫不严实的问题,有效防止病毒侵入,对眼睛的保护效果好,有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镜框(1)和右镜框(2),所述左镜框(1)与右镜框(2)对称设置,所述左镜框(1)和右镜框(2)的内部均嵌入设置有镜片(3),两个所述镜片(3)的前后表面均涂设有防雾膜;镜框调节装置(4),所述镜框调节装置(4)设置于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用于调节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距离,所述镜框调节装置(4)包括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的下端面中部开设有鼻梁凹槽(6),所述安装块(5)的右端面贯穿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插接有活动杆(8),两个所述活动杆(8)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左镜框(1)和右镜框(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机构(9),所述固定机构(9)设置于通槽(7)的内部,用于对左镜框(1)与右镜框(2)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医用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两个安装槽(10),两个所述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佳佳曹德茂袁文杰韦广发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