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77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属于自动化领域。所述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其连接的通讯模块、光电输入模块、ADC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模式指示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总线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磁场的大小与方向,从而降低了电动滚筒的噪音,增大了扭矩,且运行更平稳,发热更少。少。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用于控制永磁无刷电动滚筒。

技术介绍

[0002]永磁电动滚筒的内部采用高性能硬磁材料组成复合磁系、具有磁场强度高、深度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维修、不消耗电力,常年使用不退磁等特点。永磁电动滚筒可用于水泥、磁选、矿山、钢铁、化工、耐火材料、垃圾处理等行业中的选铁,与固定皮带输送机配套使用代替主动轮,也可与专用皮带输送机配套。
[0003]永磁电动滚筒的运动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至少引出三根控制线,即U、V、W三相,这三相也就是永磁同步电机中定子绕组引出的,这三相会和本技术中图5所示驱动电路中的M1

U、M1

V、M1

W连接。主控芯片通过驱动、控制图5的驱动电路产生定向旋转磁场,定向旋转磁场作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该旋转磁场与转子上永磁体的相互作用使得转子按指定方向转动(正转或者反转),从而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
[0004]现有的永磁无刷滚筒多采用方波控制,方波控制方式的优点是控制算法简单、硬件成本较低,使用性能普通的控制器便能获得较高的电机转速;缺点是转矩波动大、存在一定的电流噪声、效率达不到最大值。方波控制适用于对电机转动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而且容易引起滚筒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实现在滚筒内部较小空间内的紧凑布置,而且提高效率,减少滚筒发热,增加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所述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其连接的通讯模块、光电输入模块、ADC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模式指示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总线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09]所述主控芯片通过通讯模块接收控制主机发送来的串口数据,同时,主控芯片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永磁电动滚筒。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1]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F303RE芯片。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3]所述通讯模块采用MAX485芯片,并在MAX485芯片的第7引脚连接有下拉电阻,在MAX485芯片的第6引脚连接有上拉电阻。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5]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三个IR2101S芯片,且每个IR2101S芯片的第5引脚通过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一驱动二极管连接到第三三极管,在第三三极管上并联有第二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容;
[0016]每个IR2001S芯片的第6引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阻;
[0017]每个IR2001S芯片的第7引脚通过第四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二极管连接到第一三极管,在第一三极管上并联有第五驱动电阻和第三驱动电容。
[001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9]所述刹车控制模块采用AO4421芯片,且在AO4421芯片的第十一三极管上依次串联有第一刹车二极管、第一刹车电阻;
[0020]第二刹车电阻与第一刹车电阻并联,并且第二刹车电阻与主控芯片的第59引脚连接;
[0021]第三刹车电阻、第四刹车电阻与第十四三极管串联后,再通过第五刹车电阻和第六刹车电阻与主控芯片连接。
[002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3]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转换电路;
[0024]所述电源转换电路采用EUP3458VIR1芯片,且EUP3458VIR1芯片的第4引脚通过第十八三极管与通信模块的第4引脚连接;
[0025]EUP3458VIR1芯片的第4引脚还通过第十九三极管与主控芯片的第28引脚连接。
[002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7]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电路;
[0028]所述电源电路采用LM7805芯片和SPX1117芯片;
[0029]在SPX1117芯片的第2引脚并联有第一电源用电容和第二电源用电容。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磁场的大小与方向,从而降低了电动滚筒的噪音,增大了扭矩,且运行更平稳,发热更少。
附图说明
[0031]图1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的组成结构图;
[0032]图2

1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主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

2图2

1中的电源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

3图2

1中的485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

4图2

1中的电流采样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

5图2

1中的驱动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

6图2

1中的刹车控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

7图2

1中的供电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

8图2

1中的光电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

9图2

1中的模式指示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

10图2

1中的模式选择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485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电流采样放大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5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MOS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刹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电源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9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光电输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总线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1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模式指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2本技术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中的模式选择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其连接的通讯模块、光电输入模块、ADC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模式指示模块、模式选择模块、总线检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刹车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通过通讯模块接收控制主机发送来的串口数据,同时,主控芯片通过电机驱动模块驱动永磁电动滚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采用STM32F303RE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采用MAX485芯片,并在MAX485芯片的第7引脚连接有下拉电阻,在MAX485芯片的第6引脚连接有上拉电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永磁电动滚筒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包括三个IR2101S芯片,且每个IR2101S芯片的第5引脚通过第一驱动电阻和第一驱动二极管连接到第三三极管,在第三三极管上并联有第二驱动电阻和第二驱动电容;每个IR2001S芯片的第6引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阻;每个I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顺牛轶杰陈曦殷淼张航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