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71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至少m种颜色的n个第一发光子像素,其中m,n为自然数,且1<m≤n(例如3种颜色3个子像素);在所述副显示区内,同种颜色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具有相同的非规则形状,且构成非平移图形。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不影响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减少屏下光学模组的衍射,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需求。光学模组的需求。光学模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面屏已成为手机等显示装置的大趋势,显示装置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屏占比,前置摄像模组、前置指纹识别模组、红外传感器等光学模组都会尽可能的被置于显示区域内侧。
[0003]而当上述光学模组都被设置于显示区域内侧时,光学模组对应的显示区域一般需要大的光透过率,以使得光线能进入光学模组。但是,AMOLED显示屏通常布满不透光的驱动电路金属线,导致屏体透光率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在将光学模组设置于显示区域内侧时,能保证光学模组能够正常实现其功能,以保证较高的屏占比,同时实现真实的屏下光学传感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存在一个高透光率的副显示区。在副显示区内发光子像素中设置透光区域和发光区域,通过透光区域的增加提高副显示区的透过率,进而在不影响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需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光透过率;
[0007]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至少m种颜色的n个第一发光子像素,其中m,n为自然数,且1<m<n;在所述副显示区内,同种颜色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具有相同的非规则形状,且构成非平移图形。本方案能够在不影响副显示区显示的同时,减少透射到屏下光学模组的光的衍射强度,实现屏下光学模组的需求。在所述副显示区内,同种颜色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具有相同的非规则形状,且形状相同,但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之间相对旋转预设的角度,构成非平移图形。非平移图形是假设至少存在两个相同的图形,将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到另一个图形上,两个相同图形无法直接重叠;当一个图形旋转预设角度后才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叠。
[0008]其中,所述副显示区内第一像素单元均匀排布,任意两种不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的形状不同。
[0009]其中,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层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第二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第二发光子像素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且第二发光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与之同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发光面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第二发光子像素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且第二发光子像素的透光面积小于与之同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透
光面积。
[0011]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2个红色发光子像素、2个蓝色发光子像素和2个绿色发光子像素,构成两列子像素组;且其中一列子像素组中的1个红色发光子像素和1个绿色发光子像素与另一列子像素组的1个蓝色发光子像素的中心位置构成的虚拟三角形,所述虚拟三角形中所述红色发光子像素中心和所述绿色发光子像素中心的连线线段为第一线段,所述蓝色发光子像素的中心在第一线段的投影接近或位于第一线段的中心点。
[0012]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两列子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一子像素组中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相对于另一个第一子像素组的同色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旋转角度相同,且为第一角度;
[0013]优选的,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二子像素组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相对于另一个第二子像素组的同色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旋转角度相同,且为第二角度;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等于或者不等于第二角度。其中旋转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是随机设置的旋转角度。
[0015]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两列子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在两相邻第一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一子像素组中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相对于另一个第一子像素组的同色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旋转角度不等;
[0016]在两相邻第二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二子像素组中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相对于另一个第二子像素组的同色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旋转角度不等。
[0017]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两列子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每个子像素组包括1个红色发光子像素、1个绿色发光子像素和1个蓝色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两红色发光子像素呈第三角度倾斜;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两绿色发光子像素呈第四角度倾斜;所述第一子像素组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两蓝色发光子像素呈第五角度倾斜;
[0018]所述第三角度、所述第四角度、所述第五角度相等或者不等。
[0019]其中,所述副显示区还包括阳极层、布设在所述阳极层每个阳极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的开口内布设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有机发光材料以及堆设在开口有机发光材料上的阴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形成的开口与投影到阳极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形状相同,且所述阳极层的每个阳极与投影到阳极上的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形状相适配。
[0020]其中,所述主显示区内还设置有驱动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通过金属线或透明导线与第一像素单元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电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2]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3]光学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且与所述副显示区位置对应,用于接收透过所述副显示区的入射光线。
[0024]其中,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与所述副显示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像素密度相同,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尺寸相同。
[0025]其中,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第二发光子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和蓝色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子像素包括红色发光子像素、绿色发光子像素和蓝色发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具有相同颜色的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
[0026]区别于现有技术情况,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副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内相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形状相同,但其构成非平移图形。在副显示区内外界光线可以从第一发光子像素的透光区域的一侧照射通过显示面板到达至显示面板另外一侧的光学模组上;且由于每个第一像素单元内相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形状相同,但相对旋转一个角度,构成非平移图形,其第一像素单元的排布方式相同,该设计方式可以使得通过副显示区的外界光线的量比较多且比较均匀,可以使得光学模组所采集的外界环境的光学信息较为准确。此外,由于相同颜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构成非平移图形,外界光线经过该显示面板后形成的衍射图案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以使得副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显示区和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大于所述主显示区的光透过率;其中,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像素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至少m种颜色的n个第一发光子像素,其中m,n为自然数,且1<m≤n;在所述副显示区内,同种颜色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具有相同的非规则形状,且构成非平移图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显示区内第一像素单元均匀排布,任意两种不同颜色的所述第一发光子像素的形状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内的所述发光层设置有多个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多个第二发光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第二发光子像素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且第二发光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大于与之同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发光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内第二发光子像素和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排布方式相同,且第二发光子像素的透光面积小于与之同色的第一发光子像素的透光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2个红色发光子像素、2个蓝色发光子像素和2个绿色发光子像素,构成两列子像素组;且其中一列子像素组中的1个红色发光子像素和1个绿色发光子像素与另一列子像素组的1个蓝色发光子像素的中心位置构成的虚拟三角形,所述虚拟三角形中所述红色发光子像素中心和所述绿色发光子像素中心的连线线段为第一线段,所述蓝色发光子像素的中心在第一线段的投影接近或位于第一线段的中心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两列子像素组分别为第一子像素组和第二子像素组;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一子像素组中每个第一发光子像素相对于另一个第一子像素组的同色第一发光子像素的旋转角度相同,且为第一角度;优选的,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子像素组中,其中一个第二子像素组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胜邢汝博杜哲李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