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44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包括:静触头和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能够相对所述静触头运动以使得所述接触片与所述静触头进行接触或分离,所述静触头围绕外侧装设有磁屏蔽体,所述磁屏蔽体能够对所述静触头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以减少所述接触片受到的电动斥力。该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能够对通电静触头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达到减小感生磁场作用于接触片所受到安培力的目的。安培力的目的。安培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器
,特别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直流接触器是一种通过小电流通断来控制大电流通断的电磁开关,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和储能等领域,其原理为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驱动动铁芯动作推动接触片与静触头接触,使电路回路导通;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接触片复位,使电路回路断开。
[0003]在直流接触器工作当接触片与静触头接触导通时,电流流过静触头会产生感生磁场,在该感生磁场的作用下动触片受到电动斥力,会导致动触片与静触头具有分开的趋势。尤其是针对于直流接触器在负载通过较大短路电流时,接触片会受到较大的电动斥力,当电动斥力大于接触片的支撑力时,导致接触片会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接触器粘连甚至发生爆炸。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能够对通电静触头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达到减小感生磁场作用于接触片所受到安培力的目的。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包括:静触头和接触片,所述接触片能够相对所述静触头运动以使得所述接触片与所述静触头进行接触或分离,所述静触头外侧装设有磁屏蔽体,所述磁屏蔽体对所述静触头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以减少所述接触片受到的电动斥力。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体采用材质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静触头的导磁系数。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体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体套设在所述静触头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体由若干隔磁瓦围绕所述静触头外侧拼接而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屏蔽体与所述静触头之间留有间隙。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触头设置有相对称的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接触片的两端上方,两个所述静触头上均装设有磁屏蔽体。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通过在静触头上围绕外侧装设有磁屏蔽体,磁屏蔽体能够对静触头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减小感生磁场对接触片的安培力作用,即减少接触片受到的电动斥力,能够有效避免接触片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直流接触器粘连甚至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能,使得直流接触器能够适用于负载通过短路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使用
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磁屏蔽体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磁屏蔽体的俯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另一磁屏蔽体的俯视图。
[0018]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19]1——静触头;
ꢀꢀꢀꢀꢀꢀꢀꢀꢀꢀꢀ
2——接触片;
[0020]3——磁屏蔽体;
ꢀꢀꢀꢀꢀꢀꢀꢀꢀ
301——隔磁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静触头1和接触片2,两个静触头1分别位于接触片2的两端正上方。接触片2与直流接触器中的动铁芯连接,直流接触器中的线圈在通电时产生磁场,在该磁场的作用下驱动动铁芯带动接触片2同步向上移动以使得接触片2与静触头1进行接触,进而使得直流接触器所在工作电路回路导通;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动铁芯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接触片2同步向下移动以使得接触片2与静触头1进行分离,进而使得直流接触器所在工作电路回路断。
[0024]参阅图1和图2,两个静触头1外侧均装设有磁屏蔽体3,磁屏蔽体3能够对静触头1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以减少接触片2受到的电动斥力。通过采用磁屏蔽体3减小感生磁场对接触片2的安培力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接触片2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直流接触器粘连甚至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能,使得直流接触器能够适用于负载通过短路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使用寿命。
[0025]参阅图2和图3,磁屏蔽体3为一体式结构,呈一体筒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筒形、椭圆筒形、方筒形、多边筒形等。磁屏蔽体3套设在静触头1上,且磁屏蔽体3与静触头1之间留有间隙。通过将磁屏蔽体3与静触头间隔设置且确保一定的间隙,避免静触头1在通电时电流击穿空气流入磁屏蔽体3影响磁屏蔽效果。其中磁屏蔽体3可采用钎焊方式固定在直流接触器的陶瓷外壳体上。
[0026]其中,磁屏蔽体3采用材质的导磁系数大于静触头1的导磁系数。在本实施例中,静触头1采用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优选地,磁屏蔽体3采用但不限于dt4e或dc03材质。静触头1在通电时产生感生磁场,当磁感线从空气进入磁屏蔽体3时,磁感线相较于法线产生较大偏离,并进行强烈地汇聚,从而形成了较好的磁屏蔽效果。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磁屏蔽体3为分体式结构,磁屏蔽体3由但不限于两块或三块乃至更多块的隔磁瓦301拼接而成,该隔磁瓦301可以是相同结
构或不同结构,以使得拼接成的磁屏蔽体3为圆筒形、多边筒形等结构。此外,若干隔磁瓦301可以是首尾相接形成封闭式环状,也可以是围绕静触头1外侧呈环形间隔分布,均能够达到磁屏蔽效果,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0029]由此可见,本技术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通过在静触头上围绕外侧装设有磁屏蔽体,磁屏蔽体能够对静触头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减小感生磁场对接触片的安培力作用,即减少接触片受到的电动斥力,能够有效避免接触片被弹开、产生电弧造成直流接触器粘连甚至发生爆炸的风险,提高直流接触器的安全性能,使得直流接触器能够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的工作环境中。
[0030]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包括静触头(1)和接触片(2),所述接触片(2)能够相对所述静触头(1)运动以使得所述接触片(2)与所述静触头(1)进行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1)外侧装设有磁屏蔽体(3),所述磁屏蔽体(3)对所述静触头(1)通电时所产生的感生磁场进行屏蔽以减少所述接触片(2)受到的电动斥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体(3)采用材质的导磁系数大于所述静触头(1)的导磁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磁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屏蔽体(3)为一体式或分体式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朋蔡一飞史艳红陈建华彭涛陈来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力源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