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34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包括水泥桩体、安装在水泥桩体上的钢筋、安装在钢筋顶部的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反射片;所述水泥桩体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垂直插入水泥桩体的中心位置,且钢筋的一端贯穿水泥桩体,所述安装板采用钢板,钢板焊接在钢筋的顶部,所述反射片安装在钢板上。与传统的采用观测钉进行高边坡观测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反射片进行高边坡观测,安全性高,只需一人即可观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观测的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稳定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大提高。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属于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边坡通过观测钉进行观测,即在水泥桩上安装三脚架和观测钉,三脚架上安装棱镜,存在以下缺点:
[0003](1)安全方面:需要人员爬到高边坡上,由于边坡高且陡峭,观测点多,人在爬上爬下的过程中极为不安全。
[0004](2)效率方面:由于用到观测钉时,需要一个人去立棱镜,大大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0005](3)成本方面:现有观测桩每次观测至少需要两个人。
[0006](4)准确性方面:现有观测桩每次观测都需要人为去立棱镜,在这个操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如立棱镜气泡没有居中、棱镜杆不直、没有放在观测钉的中心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包括水泥桩体、安装在水泥桩体上的钢筋、安装在钢筋顶部的安装板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反射片;
[0009]所述水泥桩体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垂直插入水泥桩体的中心位置,且钢筋的一端贯穿水泥桩体,所述安装板采用钢板,钢板焊接在钢筋的顶部,所述反射片安装在钢板上。
[0010]作为改进,所述水泥桩体为30cm*30cm*30cm的正方体。
[0011]作为改进,所述钢筋为Φ30钢筋,钢筋上端伸出水泥桩体的高度为40cm。
[0012]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采用长*宽为5cm*5cm,厚度为3mm的钢板。
[0013]作为改进,所述反射片粘贴至钢板表面。
[0014]与传统的采用观测钉进行高边坡观测相比,本技术采用反射片进行高边坡观测,安全性高,只需一人即可观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观测的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稳定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钢筋,2、水泥桩体,3、安装板,4、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
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包括水泥桩体2、安装在水泥桩体2上的钢筋1、安装在钢筋1顶部的安装板3及安装在安装板3上的反射片4;
[0019]所述水泥桩体2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1垂直插入水泥桩体2的中心位置,且钢筋1的一端贯穿水泥桩体2,所述安装板3采用钢板,钢板焊接在钢筋1的顶部,所述反射片4安装在钢板上。
[0020]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水泥桩体2为30cm*30cm*30cm的正方体,支撑稳固性高。
[0021]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钢筋1为Φ30钢筋,选材方便,成本低;钢筋1上端伸出水泥桩体2的高度为40cm,有效确保反射片能进行高边坡观测。
[0022]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安装板3采用长*宽为5cm*5cm,厚度为3mm的钢板。
[0023]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反射片4粘贴在钢板表面。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1.布点选址:
[0027](1)依据设计图纸要求,每隔多少米或者每级平台布置点数,规划布点位置,特别是在容易发生位移滑坡地带布点。
[0028]2.基础要求
[0029](1)在所需要观测的深挖、高填高边坡平台边内50cm处,挖一个30cm*30cm*30cm正方体基坑;
[0030](2)基坑内用C20混凝土浇筑成水泥桩体2,所挖的基坑周围10cm处向所插入的钢筋 1修一个5cm高的坡,充分保证钢筋1的稳定性。
[0031]3.观测标
[0032](1)基础中预埋Φ30钢筋,使钢筋1插入水泥桩体2的中心位置,外露40cm;
[0033](2)填方处钢筋顶端设置仰角弯头,挖方处钢筋顶端设置俯角弯头,并焊接5cm*5cm 大小、3mm厚钢板作为安装板3;
[0034](3)将反射片4粘贴至钢板表面,保证本段在一个观测处能看到所有的观测装置。
[0035]4.观测
[0036](1)考虑到充分利用反射片观测的优势,每次观测采用1名人员即可满足观测要求,所以在没有沉降与位移的地方做后视点,该后视点同样采用反射片作为观测标。观测时尽量使用同一仪器和同一个人,由此减少误差。
[0037]5.注意事项
[0038](1)在埋入的同时根据设计要求,注意使安装板朝向相同的方向,以便于观测者进行一次性观测;
[0039](2)在每一级边坡上安装“测量观测点,注意保护”的一个警示牌,防止观测装置遭到破坏,对于做好的观测装置定期的去排查,对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破坏的观测装置进行重新整改。
[0040]6.数据处理
[0041](1)在施工期间观测时,旱季少雨季节每半个月观测一次,雨季每周一次,暴雨期及雨后数天内每天一次;在施工完成后,旱季少雨季节每月一次,雨季每周一次,暴雨期及
雨后数天内两天一次,
[0042](2)如有异常情况测点,监测频率应视现场情况加密至正常的2

3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桩体(2)、安装在水泥桩体(2)上的钢筋(1)、安装在钢筋(1)顶部的安装板(3)及安装在安装板(3)上的反射片(4);所述水泥桩体(2)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钢筋(1)垂直插入水泥桩体(2)的中心位置,且钢筋(1)的一端贯穿水泥桩体(2),所述安装板(3)采用钢板,钢板焊接在钢筋(1)的顶部,所述反射片(4)安装在钢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边坡观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刘永祥毛亚东王健张河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