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0214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及方法,其中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第一焊接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连接第一行走机构;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连接升降台;升降台上设有焊接单元;第二焊接机构包括环形架,环形架套设于工程管道的外部,环形架与工程管道之间设置支撑架,环形架上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连接第二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底座绕环形架的轴线圆周运动;第二底座上还设有第二焊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工程管道的主体和内筋的焊接的问题,保证工程管道焊接后整体的强度和屏蔽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工程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部分电气施工的工程管道考虑到屏蔽性,需要采用具有屏蔽性的金属材质,同时为了保证工程管道的强度或者为了使其同时具备低频和高频屏蔽性能,需要采用两种金属材料;在工程管道的主体内设置网状分布的内筋,内筋的材料与工程管道的主体的材料不同,现有技术中对于工程管道的焊接仅是对于主体的焊接,而且由于内筋的熔点高于主体的熔点,因此在工程管道主体的焊接无法实现接缝处的内筋的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解决相关技术中设置内筋的工程管道的焊接的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第一焊接机构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连接第一行走机构,第一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底座在工程管道内部移动;第一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行走架,第一行走架的一端设有主轴,主轴固定的连接第一底座,主轴与第一行走架转动连接,第一行走架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主轴自转的第一旋转动力源;第一行走架的外周设有多个第一行走单元,第一行走单元包括第一单元壳,第一单元壳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行走架铰接,第一单元壳还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单元壳铰接,另一端与连杆滑座铰接,第一行走架上设有与连杆滑座配合的连杆滑轨;第一行走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滑座沿连杆滑轨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弹簧套,弹簧套的一端连接第一单元壳,另一端插接一个弹簧杆,弹簧杆与弹簧套滑动配合,弹簧杆远离弹簧套的一端连接连杆滑座,弹簧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弹簧套和连杆滑座;第一单元壳上设有第一行走轮,第一行走轮的中心固定的设有轮轴,第一行走轮的轮轴通过轴承转动的连接第一单元壳,第一行走轮的轮轴连接第二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旋转动力源驱动第一行走轮,使第一行走机构带动第一底座在工程管道内部移动;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与第一底座滑动连接,第一滑座连接用于驱动其沿工程管道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第三直线驱动机构连接升降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台沿垂直于工程管道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升降台上设有焊接单元,焊接单元包括第一焊头,第一焊头设置于第一焊头架上,
第一焊头架连接中间杆,中间杆连接摆动座,摆动座固定的连接摆动轴,摆动轴通过轴承与升降台转动连接,摆动轴的一端连接第三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第一焊头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一个动力杆,动力杆的顶端设有加工单元,加工单元为打磨头或刀具,动力杆的底端连接转向万向节的输出轴,转向万向节的输入轴连接第四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动力杆的轴线与升降台的移动路径之间设有夹角α,90
°
>α>0
°
;第二焊接机构包括环形架,环形架套设于工程管道的外部,环形架与工程管道之间设置支撑架,环形架上设有第二底座,第二底座连接第二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底座绕环形架的轴线圆周运动;第二行走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中心固定设置转轴,该转轴与第二底座转动连接,第一齿轮的转轴连接第六旋转动力源的输出端,环形架上设有与环形架同轴设置的齿圈,齿圈固定的连接环形架,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二底座上还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底座内的存储室,存储室内设有冷却液,第二底座靠近环形架的一侧设有冷却喷头,冷却喷头通过第一泵连接存储室;第二底座上还设有第二焊头,第二焊头设置于第二焊头架上,第二焊头架与第二底座滑动连接,第二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焊头沿环形架的径向移动的第四直线驱动机构。
[0005]进一步地,第一单元壳上还设有第一辅助轮,第一辅助轮和第一行走轮上绕有履带。通过第一行走轮带动履带回转运动,通过履带与工程管道的内壁的接触驱动第一行走机构在工程管道内移动。
[0006]进一步地,第一焊头采用熔焊或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第二焊头采用熔焊的方式进行焊接。
[0007]进一步地,转向万向节的输出轴转动的连接转向座,转向座与升降台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支撑架通过第五直线驱动机构连接环形架,第五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架沿环形架的径向移动。
[0009]进一步地,第二底座包括第一分座、第二分座和第三分座,第一分座与第二分座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第二分座与第三分座之间通过销轴铰接,第一齿轮和第六旋转动力源设置于第二分座上,存储室设置于第一分座内,第二焊头架设置于第三分座上;第一分座、第二分座和第三分座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块,环形架的两侧设有与导向块间隙配合的环形的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对第二底座的移动进行导向。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方法,应用前述的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第二焊接机构的环形架套在工程管道的外部,然后沿工程管道移动环形架,使第一焊头对准两个工程管道的接缝处;步骤S102,将第一焊接机构置于工程管道内;步骤S103,第一行走机构带动第一底座移动到两个工程管道的接缝处;步骤S104,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动力杆移动到靠近接缝的位置,第四旋转动力源驱动动力杆转动,继续向上移动动力杆,使动力杆垂直于工程管道的内壁进给设定的距离,进给的距离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加工单元切削工程管道的内壁使工程管道的内筋暴露;
步骤S105,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动力杆从一个工程管道缓慢移动到另一个工程管道,将接缝两侧的内筋暴露出来;步骤S106,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继续移动使第一焊头移动到接缝处,然后第三旋转动力源驱动第一焊头架摆动,使第一焊头上升靠近两个工程管道的内筋的接触点,将两个工程管道的内筋进行焊接;步骤S107,然后第四直线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焊头靠近两个工程管道的接缝处,然后第二行走机构驱动第二底座和第二焊头绕工程管道环绕至少一周,完成两个工程管道的焊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工程管道的主体和内筋的焊接的问题,使工程管道焊接后的主体和内筋均保持连续性和一体性,保证工程管道焊接后整体的强度和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工程管道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焊接机构安装到位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焊接机构安装到位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A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焊接机构安装到位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均安装到位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单元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底座、升降台、第一焊头和动力杆的正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底座、升降台、第一焊头和动力杆的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进行工程管道焊接的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中:工程管道10,主体11,内筋12,第一底座101,第一行走机构102,第一行走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焊接机构和第二焊接机构,第一焊接机构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底座(101)连接第一行走机构(102),第一行走机构(102)用于驱动第一底座(101)在工程管道(10)内部移动;第一底座(101)上设有第一滑座(117),第一滑座(117)与第一底座(101)滑动连接,第一滑座(117)连接用于驱动其沿工程管道(10)的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18),第一滑座(117)上设有第三直线驱动机构(119),第三直线驱动机构(119)连接升降台(120),第三直线驱动机构(119)用于驱动升降台(120)沿垂直于工程管道(10)的轴线的方向移动;升降台(120)上设有焊接单元,焊接单元包括第一焊头(121),第一焊头(121)设置于第一焊头架(122)上,第一焊头架(122)连接中间杆(123),中间杆(123)连接摆动座(124),摆动座(124)固定的连接摆动轴(125),摆动轴(125)通过轴承与升降台(120)转动连接,摆动轴(125)的一端连接第三旋转动力源(126)的输出端;第一焊头(121)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一个动力杆(127),动力杆(127)的顶端设有加工单元(128),加工单元(128)为打磨头或刀具,动力杆(127)的底端连接转向万向节(129)的输出轴,转向万向节(129)的输入轴连接第四旋转动力源(130)的输出端;动力杆(127)的轴线与升降台(120)的移动路径之间设有夹角α,90
°
>α>0
°
;第二焊接机构包括环形架(201),环形架(201)套设于工程管道(10)的外部,环形架(201)与工程管道(10)之间设置支撑架(202),环形架(201)上设有第二底座(203),第二底座(203)连接第二行走机构,第二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底座(203)绕环形架(201)的轴线圆周运动;第二行走机构包括第一齿轮(204),第一齿轮(204)的中心固定设置转轴,该转轴与第二底座(203)转动连接,第一齿轮(204)的转轴连接第六旋转动力源(205)的输出端,环形架(201)上设有与环形架(201)同轴设置的齿圈(206),齿圈(206)固定的连接环形架(201),齿圈(206)与第一齿轮(204)啮合;第二底座(203)上还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二底座(203)内的存储室(207),存储室(207)内设有冷却液,第二底座(203)靠近环形架(201)的一侧设有冷却喷头(208),冷却喷头(208)通过第一泵(209)连接存储室(207);第二底座(203)上还设有第二焊头(210),第二焊头(210)设置于第二焊头架(211)上,第二焊头架(211)与第二底座(203)滑动连接,第二底座(203)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焊头(210)沿环形架(201)的径向移动的第四直线驱动机构(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机构(102)包括第一行走架(103),第一行走架(103)的一端设有主轴,主轴固定的连接第一底座(101),主轴与第一行走架(103)转动连接,第一行走架(103)的内部设有用于驱动主轴自转的第一旋转动力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气工程配件的组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走架(103)的外周设有多个第一行走单元(104),第一行走单元(104)包括第一单元壳(105),第一单元壳(105)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杆(106)与第一行走架(103)铰接,第一单元壳(105)还连接第二连杆(107),第二连杆(107)的一端与第一单元壳(105)铰接,另一端与连杆滑座(108)铰接,第一行走架(103)上设有与连杆滑座(108)配合的连杆滑轨;第一行走架
(10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滑座(108)沿连杆滑轨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109);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龙徐世杨冀柔佳饶才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