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12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脱高塔底部设置有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分别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连接;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经C10总管与共沸塔底部设置的共沸塔再沸器E3连接。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经C10总管还与常压闪蒸罐连接。共沸塔再沸器E3经管道还与常压闪蒸罐连接。采用本装置进行的工艺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优点,同时能减少向环境中散失热量,降低了废热排放,由于蒸汽冷凝水为液相,基本不能被压缩,故其热值几乎只受温度影响,更利于共沸塔的稳定调节。更利于共沸塔的稳定调节。更利于共沸塔的稳定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硅精馏塔分离节能系统,属有机硅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经数据统计,有机硅混合单体的分离能耗约占整个有机硅装置的80%以上,巨大的能耗对应产生了高额的生产成本,若能对精馏塔的热力系统进行可行性整合、分配与利用,在保证精馏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能耗流失,提高系统热力利用率,能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也能够降低废热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有机硅单体精馏分离工艺进行相关技术研究与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热媒二次利用的生产装置,将脱高塔再沸器蒸汽冷凝液作为二次加热媒介应用于共沸塔再沸器上。
[0004]本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说明:
[0005]粗单体: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主要组分为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三甲基一氯硅烷、一甲基二氯硅烷、四氯化硅等,标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0006]脱高混合单体: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其中高沸物含量≤0.05%,标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0007]共沸物:由三甲基一氯硅烷与四氯化硅组成的组合的共沸物,标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0008]脱高塔:用于除去粗单体中标况下沸点高于70.2℃的组分的精馏塔;
[0009]共沸塔:用于脱除轻组分氯硅烷混合单体中三甲基氯硅烷与四氯化硅组成的共沸物的精馏塔;
[0010]脱高塔再沸器:支持脱高塔运行的热力设备。
[0011]共沸塔再沸器:支持共沸塔运行的热力设备。
[0012]脱高塔汽水分离器:分离脱高塔再沸器蒸汽凝液的设备。
[0013]C10管道:输送高压蒸汽凝液至常压闪蒸罐管道。
[0014]常压闪蒸罐:收集常压饱和蒸汽冷凝水的设备。
[0015]冷凝冷却器:将常压饱和水蒸汽转化为常压饱和冷凝水的设备。
[0016]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脱高塔底部设置有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分别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连接;
[0017]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经C10总管与共沸塔底部设置的共沸塔再沸器连接。
[0018]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经C10总管还与常压闪蒸罐连接。
[0019]共沸塔再沸器经管道还与常压闪蒸罐连接。
[0020]常压闪蒸罐上设置有冷凝冷却器,冷凝冷却器经管道连接至常压闪蒸罐。
[0021]脱高塔上部经脱高塔回流流量控制阀设置有脱高塔回流流量计。
[0022]共沸塔上部经共沸塔回流流量控制阀设置有共沸塔回流流量计。
[0023]采用本技术的装置进行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4]利用高压饱和蒸汽将脱高塔开车并运行至目标控制温度与控制压力范围,将脱高塔再沸器所产生的高压饱和蒸汽凝液经共沸塔再沸器热媒进口部分引入共沸塔再沸器作为共沸塔再沸器的加热媒介,并将共沸塔开车运行至目标控制温度与控制压力范围;其剩余部分高压饱和蒸汽凝液通过C10管道直接引至常压闪蒸罐内,进入共沸塔再沸器高压饱和蒸汽凝液被吸收热量后转化为接近常压的饱和蒸汽凝液,通过共沸塔再沸器热媒出口进入C10管道,然后全部引至常压闪蒸罐内。
[0025]本技术的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良效果在于:常规工艺共沸塔再沸器加热媒介为0.5MPa G饱和蒸汽,脱高塔产生的高压饱和蒸汽凝液全部流入常压闪蒸罐内;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脱高塔产生的高压饱和蒸汽凝液作为加热媒介提供给共沸塔再沸器,完全取代常规工艺所用的0.5MPa G饱和蒸汽,同时流入常压闪蒸罐的蒸汽凝液的热值更低,常压闪蒸罐循环水(冷量)用量对应得到降低,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设备结构图,其中T1:脱高塔;T2共沸塔,E1:脱高塔再沸器A;E2:脱高塔再沸器B;E3:共沸塔再沸器;E4:冷凝冷却器;V1: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V2: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V3:常压闪蒸罐;F1:脱高塔再沸器A蒸汽流量计;F2:脱高塔再沸器B蒸汽流量计;F3:脱高塔回流流量计;F4:共沸塔回流流量计;F5:共沸塔再沸器蒸汽凝液流量计;F6:脱高塔进料流量计;F7:共沸塔进料流量计;F8:脱高塔回流采出流量计;F9:共沸塔回流采出流量计;t1:脱高塔塔釜温度计;t2:共沸塔塔釜温度计;P1:脱高塔塔釜压力表;P2:C10总管压力表;P3共沸塔塔釜压力表;K1:脱高塔再沸器A蒸汽流量控制阀;K2:脱高塔再沸器B蒸汽流量控制阀;K3:C10总管压力控制阀;K4:共沸塔再沸器蒸汽凝液流量控制阀;K5:脱高塔回流流量控制阀;K6:共沸塔回流流量控制阀;K7:脱高塔进料流量控制阀;K8:共沸塔进料流量控制阀;K9:脱高塔回流采出流量控制阀;K10:共沸塔回流采出流量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脱高塔T1底部设置有脱高塔再沸器A E1及脱高塔再沸器B E2;脱高塔再沸器A E1及脱高塔再沸器B E2分别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 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 V2连接;
[0030]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V2经C10总管与共沸塔T2底部设置的共沸塔再沸器E3连接。
[0031]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 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 V2经C10总管还与常压闪蒸罐V3连
接。
[0032]共沸塔再沸器E3经管道还与常压闪蒸罐V3连接。
[0033]常压闪蒸罐V3上设置有冷凝冷却器E4,冷凝冷却器E4经管道连接至常压闪蒸罐V3。
[0034]脱高塔T1上部经脱高塔回流流量控制阀K5设置有脱高塔回流流量计F3。
[0035]共沸塔T2上部经共沸塔回流流量控制阀K6设置有共沸塔回流流量计F4。
[0036]实施例2
[0037]调节阀门K1与K2将脱高塔再沸器的输入的蒸汽流量F1与F2均控制为12t/h(所述的为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供热的饱和水蒸汽,其压力为1.0MPa G,温度为184.1℃),调节阀门K5控制脱高塔回流流量计F3流量170m
³
/h,调节阀门K7控制脱高塔进料流量计F6流量27m
³
/h,维持脱高塔塔釜压力表P1压力为0.46MPa G、温度计t1温度为152℃进行开车操作,塔顶产出的合格脱高混合单体去脱低塔,产出的高压饱和蒸汽冷凝水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V1与V2进入到C10总管(所述的脱高塔再沸器A及脱高塔再沸器B产出的饱和蒸汽冷凝水,其压力为0.60MPa G,温度为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脱高塔(T1)底部设置有脱高塔再沸器A(E1)及脱高塔再沸器B(E2);脱高塔再沸器A(E1)及脱高塔再沸器B(E2)分别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V2)连接;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V2)经C10总管与共沸塔(T2)底部设置的共沸塔再沸器(E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硅精馏装置热量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脱高塔汽水分离器A(V1)及脱高塔汽水分离器B(V2)经C10总管还与常压闪蒸罐(V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硅精馏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仪玛甘周清李才宝叶霖李广华杨国皮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