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包括第一化蜡槽及通过输料管道与其相连通的第二化蜡槽,第二化蜡槽的一侧下端设有带有气动三通球阀的主放料管,主放料管分别通过第一放料分管和第二放料分管延伸到并排设置的第一油相熔罐、第二油相熔罐内,第一油相熔罐、第二油相熔罐内均设有数显液位传感器,气动三通球阀外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有现场电盒,现场电盒与控制室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可以持续加热使油相材料保持流动性,且便于控制油相材料的流向及流速;通过设计控制系统,在放料时可根据液位使阀门自动关闭,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可以防止罐满溢料,提高生产的效率及安全性,减轻人员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管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药、护肤品、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时常会涉及到一些油相材料。油相材料在加工、转运过程中,一般都需进行持续的加温以使油相材料保持流动液状,同时油相材料在放料时需工人时刻紧盯油相熔罐的液位,以便及时关闭阀门停止放料,这就需要工人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且操作人员难免出现疏忽,出现罐满溢料导致损耗大量原材料,还会污染罐体外表面及现场环境,难以清理,油相材料外溢还会给设备装置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从而给操作及维管人员增加工作量,导致运维难度变大,提高了生产成本。然而,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可自动控制油相放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包括第一化蜡槽,所述第一化蜡槽通过输料管道与第二化蜡槽相连通,所述输料管道中间处设有球阀,所述第二化蜡槽的一侧下端设有主放料管,所述主放料管通过气动三通球阀分别连接有第一放料分管和第二放料分管,所述第一放料分管、所述第二放料分管的底端分别延伸到并排设置的第一油相熔罐、第二油相熔罐内,所述第一油相熔罐、所述第二油相熔罐内均设有数显液位传感器,所述气动三通球阀外通过PLC控制器连接有现场电盒,所述现场电盒与控制室通讯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化蜡槽、所述第二化蜡槽内均设有S型蒸汽盘管,所述第一油相熔罐、所述第二油相熔罐内均设有螺旋型蒸汽盘管。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三通球阀通过信号线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PLC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现场电盒电性连接,所述数显液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现场电盒信号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现场电盒的正面内并排嵌设有液位显示屏和报警灯,所述液位显示屏的下方处还并排设有第一油相熔罐放料按钮、第二油相熔罐放料按钮和开关按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1.该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通过设置两组带有加热蒸汽盘管的化蜡槽、两组带有加热蒸汽盘管的油相熔罐,化蜡槽通过带有气动三通球阀的料管通入油相熔罐,可以持续加热油相材料使油相材料保持流动性,延长油相材料的流动时间,且便于控制油相材料的流向及流速;
[0010]2.该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通过设计PLC程序及控制电路系统,在放料时可自动根据液位控制PLC发出指令,使阀门自动关闭以满足生产需求,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可以防止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罐满溢料而损耗原材料,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及安全性,减轻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量,降低生产的运维难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系统装置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一;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二;
[0015]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三;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系统装置结构图之四;
[0017]图7为本技术的示例性电子计算机产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19]1、第一化蜡槽;11、S型蒸汽盘管;
[0020]2、输料管道;21、球阀;
[0021]3、第二化蜡槽;
[0022]4、主放料管;41、气动三通球阀;42、第一放料分管;43、第二放料分管;
[0023]5、第一油相熔罐;51、螺旋型蒸汽盘管;52、数显液位传感器;
[0024]6、第二油相熔罐;
[0025]7、PLC控制器;
[0026]8、现场电盒;81、液位显示屏;82、报警灯;83、第一油相熔罐放料按钮;84、第二油相熔罐放料按钮;85、开关按钮;
[0027]9、控制室;
[0028]100、基建管理单元;101、处理设备模块;102、状态传感模块;103、阀门控制模块;104、通讯支持模块;
[0029]200、智能管控单元;201、统一集控模块;202、配电管理模块;203、加热分配模块;204、显示管理模块;
[0030]300、放料管理单元;301、程序预设模块;302、液位监测模块;303、排量控制模块;304、到位反馈模块;
[0031]400、功能服务单元;401、状态监管模块;402、超阈警报模块;403、人工切换模块;404、记录报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正”、“底”、
“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包括第一化蜡槽1,第一化蜡槽1通过输料管道2与第二化蜡槽3相连通,输料管道2中间处设有球阀21,第二化蜡槽3的一侧下端设有主放料管4,主放料管4通过气动三通球阀41分别连接有第一放料分管42和第二放料分管43,第一放料分管42、第二放料分管43的底端分别延伸到并排设置的第一油相熔罐5、第二油相熔罐6内,第一油相熔罐5、第二油相熔罐6内均设有数显液位传感器52,气动三通球阀41外通过PLC控制器7连接有现场电盒8,现场电盒8与控制室9通讯连接。
[0037]本实施例中,第一化蜡槽1、第二化蜡槽3内均设有S型蒸汽盘管11。
[0038]具体地,S型蒸汽盘管11呈S状均匀盘设在化蜡槽内,S型蒸汽盘管11的两端均穿过化蜡槽的侧壁后延伸到外侧。
[0039]进一步地,第一油相熔罐5、第二油相熔罐6内均设有螺旋型蒸汽盘管51。
[0040]具体地,螺旋型蒸汽盘管51呈罗旋转均匀盘绕在油相熔罐内,螺旋型蒸汽盘管51的两端均穿过油相熔罐的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化蜡槽(1),所述第一化蜡槽(1)通过输料管道(2)与第二化蜡槽(3)相连通,所述输料管道(2)中间处设有球阀(21),所述第二化蜡槽(3)的一侧下端设有主放料管(4),所述主放料管(4)通过气动三通球阀(41)分别连接有第一放料分管(42)和第二放料分管(43),所述第一放料分管(42)、所述第二放料分管(43)的底端分别延伸到并排设置的第一油相熔罐(5)、第二油相熔罐(6)内,所述第一油相熔罐(5)、所述第二油相熔罐(6)内均设有数显液位传感器(52),所述气动三通球阀(41)外通过PLC控制器(7)连接有现场电盒(8),所述现场电盒(8)与控制室(9)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相放料自动控制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明,赵煜,李新,刘明江,李晓雪,何秉洪,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尼勒克县雪峰民用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