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84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视力矫正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包括罩体、处理终端和拆装单元,其中处理终端还包括芯片、信号组件和红外元件;由于在弱视治疗使用眼罩遮盖法时,难以判断眼罩的佩戴状态及其佩戴时长,遮盖眼罩是否按弱视治疗方法佩戴正确以起到弱视治疗效果,都影响到眼罩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眼睑和眼角膜部位对红外光反射率的波动,来判断眼罩是否佩戴正确起到弱视治疗效果,增强了记录眼罩遮盖眼部状态的准确性,并利用红外通信原理实现芯片中记录数据的交互,且红外通信方式降低了对处理终端中电源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处理终端的续航时间,增强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对佩戴状态掌握的准确度。确度。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视力矫正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

技术介绍

[0002]弱视是严重损害孩童视功能的常见眼部疾病,弱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传统的遮盖治疗法至今仍是弱视治疗的首选方法;遮盖治疗法虽然简单有效,但由于治疗时间漫长,可能需要数月到数年,同时遮盖还有影响外观等缺点,致使很多患儿难以坚持治疗,遮盖疗法能否成功的关键除弱视类型等因素外,最主要取决于患儿的依从性,在采用眼罩遮光治疗时,有效遮盖的时长是影响患者的重要因素。
[0003]同时在弱视治疗使用眼罩遮盖法时,难以判断眼罩的佩戴状态及其佩戴时长,无法掌握遮盖眼罩是否按弱视治疗方法佩戴正确以起到弱视治疗作用,都影响到眼罩遮盖法治疗弱视的效果。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在弱视治疗过程中遮盖眼罩佩戴状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解决了,在弱视治疗使用眼罩遮盖法时,难以判断眼罩的佩戴状态及其佩戴时长,遮盖眼罩是否按弱视治疗方法佩戴正确以起到弱视治疗效果,都影响到眼罩遮盖法治疗弱视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包括。
[0007]罩体,罩体的内侧开设有夹层,罩体一侧与夹层间开设有放置口,罩体内侧与夹层间开设有通口,罩体一侧为厚度方向的端面,罩体内侧为佩戴时朝向眼部的一侧。
[0008]处理终端,处理终端固定在夹层中,处理终端用于判断罩体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并记录佩戴时长。
[0009]拆装单元,拆装单元通过将处理终端沿放置口固定到罩体的夹层中,拆卸单元通过夹片夹持在罩体的边缘进行固定。
[0010]处理终端还包括。
[0011]芯片,芯片上设置有红外元件,芯片上的红外元件在处理终端安装到夹层后裸露在通口中,芯片上的红外元件用于向眼睑和眼角膜部位发射红外光。
[0012]信号组件,信号组件与芯片电性连接,信号组件上也设置有红外元件,信号组件上的红外元件用于与移动终端间进行红外通信。
[0013]其中红外元件包括红外光发射管和红外光接收管。
[0014]优选的,芯片上内置有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降噪的信号处理器和判断模块,信号处理器采用卡尔曼滤波对红外元件检测的信号进行过滤,判断模块通过线性微分方程对信号处理器过滤后的红外信号的采样值进行归纳。
[0015]优选的,处理终端呈梯形结构,处理终端经覆膜处理。
[0016]优选的,拆卸单元还包括环罩,环罩包裹在处理终端的边缘,环罩在处理终端的梯形长边与夹片固连,环罩在处理终端的梯形短边转动连接有球体。
[0017]优选的,拆卸单元还包括护罩,护罩固连在环罩上并将处理终端覆盖,护罩在芯片的红外元件部位设置有罩口,罩口凸起于护罩表面。
[0018]优选的,罩体边缘还设置有凸出部,凸出部分别凸起于罩体的内外两侧。
[0019]优选的,罩体还包括镜片罩和镜腿罩,镜腿罩外侧固定有套带,镜腿罩呈夹角连接在镜片罩端部,所述放置口位于镜片罩远离镜腿罩的端部。
[0020]优选的,镜片罩在放置口部位还设置有固连的罩头,罩头位于镜片罩的外侧,罩头与镜片罩之间形成容置层。
[0021]优选的,罩体外侧还固连有成对设置的罩套,罩套用于套设在眼镜的镜框上。
[0022]优选的,处理终端中的电源呈条状固定在罩体另一侧的罩套中,电源上的导线沿罩体的放置口连接到处理终端的充电接口中。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利用了眼睑和眼角膜部位对红外光反射率的波动,来判断眼罩是否佩戴正确起到弱视治疗效果,增强了记录眼罩遮盖眼部状态的准确性,并利用红外通信原理实现芯片中记录数据的交互,且红外通信方式降低了对处理终端中电源的电能消耗,延长了处理终端的续航时间,同时拆装单元通过夹片将处理终端装卸在罩体中,以单独对脏污或磨损的罩体进行清洗或更换,增强了智能弱视遮盖眼罩使用的便捷性。
[0025]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通过将罩体安装于眼镜内侧,能够在孩童运动过程中的眼镜受到碰撞时,利用罩体作为眼镜与眼部间的缓冲,减轻孩童活动过程中眼镜碰撞眼部产生的伤害。
[0026]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通过设置在拆卸单元中的护罩覆盖在处理终端表面,防止处理终端不平整的表面在进入夹层时与罩体间产生磨损,在将处理终端推移安装至罩体中的夹层时,使护罩中凸起的罩口从通口伸出,确保芯片中红外元件在罩体中的位置精度,避免出现处理终端安装不到位使其芯片中的红外元件受到罩体遮挡,实现处理终端更稳定的安装。
[0027]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通过设置在罩体上下侧边缘的凸出部,使凸出部分别凸出于罩体的内外两侧,利用罩体内侧的凸出部增强对眼部的遮盖效果,促进弱视治疗,罩体通过外侧的凸出部卡合在眼镜的镜框上,增强罩体在眼镜上的固定效果。
[0028]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通过设置的罩头在镜片罩外侧形成容置层,用于将夹持状态的夹片包裹起来,避免镜片罩外侧硬质材料的夹片接触到眼镜的镜片而产生磨损,且通过控制罩头的尺寸及其位于镜片罩上的位置,引导夹片夹持在镜片罩上的姿态,增强拆卸单元将处理终端安装在罩体中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遮盖眼罩佩戴时第一视角的状态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遮盖眼罩佩戴时第二视角的状态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遮盖眼罩部件的立体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智能遮盖眼罩部件的爆炸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处理终端部件的立体图。
[0035]图6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8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图9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9]图中:1、罩体;10、凸出部;11、镜片罩;111、罩头;12、镜腿罩;121、套带;13、罩套;21、放置口;22、通口;3、处理终端;30、电源;301、导线;31、芯片;32、信号组件;33、红外元件;4、拆装单元;41、夹片;42、环罩;421、球体;43、护罩;431、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解决了在弱视治疗使用眼罩遮盖法时,难以判断眼罩的佩戴状态及其佩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罩体(1)的内侧开设有夹层,罩体(1)端侧与夹层间开设有放置口(21),罩体(1)内侧与夹层间开设有通口(22),罩体(1)内侧为佩戴时朝向眼部的一侧;处理终端(3),处理终端(3)固定在夹层中,处理终端(3)用于判断罩体(1)是否处于佩戴状态并记录佩戴时长;拆装单元(4),拆装单元(4)通过将处理终端(3)沿放置口(21)固定到罩体(1)的夹层中,拆卸单元通过夹片(41)夹持在罩体(1)的边缘进行固定;处理终端(3)还包括:芯片(31),芯片(31)上设置有红外元件(33),芯片(31)上的红外元件(33)在处理终端(3)安装到夹层后裸露在通口(22)中,芯片(31)上的红外元件(33)用于向眼睑和眼角膜部位发射红外光;信号组件(32),信号组件(32)与芯片(31)电性连接,信号组件(32)上也设置有红外元件(33),信号组件(32)上的红外元件(33)用于通过红外通信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红外元件(33)包括红外光发射管和红外光接收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弱视遮盖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31)上内置有用于对红外信号进行降噪的信号处理器和判断模块,信号处理器采用卡尔曼滤波对红外元件(33)检测的信号进行过滤,判断模块通过线性微分方程对信号处理器过滤后的红外元件(33)检测信号的采样值进行归纳,用于提升红外信号采样值的准确性;其中对信号处理器中运行的卡尔曼滤波方程及判断模块对采样值采用的线性归纳方程如下:
ꢀꢀ
(1)
ꢀꢀ
(2)(1)式和(2)式中,X(k)是k时刻的红外元件33检测红外信号采样值的系统状态,U(k)是k时刻对检测系统中红外信号采样值的控制量,A和B是系统参数,Z(k)是k时刻红外信号的测量值,H是检测系统的测量参数;W(k)和V(k)分别表示检测系统和测量过程中的噪声,设W(k)和V(k)的协方差分别为Q和R;此时预测现在的检测状态:
ꢀꢀ
(3)式(3)中X(k|k

1)为上一次对检测系统中红外信号测量值的预测结果,X(k

1|k

1)是上一测量状态过程中的最优采样值结果,U(k)为现在状态对检测系统中红外信号采样值的控制量,A和B是系统参数;经过公式(3)后的检测系统的采样值结果被更新,对应的协方差还未更新,用P表示协方差:(4)式(4)中P(k|k

1)是X(k|k

1)对应的协方差,P(k

1|k

1)是X(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攀付志英吴召奇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康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