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71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和袖贴车缝装置。该袖贴车缝模具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压袖贴件和压后幅件均设置于底模上方,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底模上的后幅裁片;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压袖贴件的外壁与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压袖贴件上和压后幅件上,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车缝通道的上方。该袖贴车缝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无需依赖操作人员进行对位及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缝
,特别是涉及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及袖贴车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袖贴是设置于衣物袖肘处的一小块裁片,通常呈椭圆形,在针织衬衫中尤为常见。袖贴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多作用,例如其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肘,还可以增强衣物在袖肘处的耐摩擦性,某些袖贴还能够增强衣物整体的设计感。
[0003]将椭圆形的袖贴缝纫至衣袖上的工序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具体地,在传统的袖贴车缝工序中,操作人员需要将袖贴裁片定位至衣袖后幅裁片上的特定位置,并且将袖贴裁片与衣袖后幅裁片压紧,然后启动缝纫机进行车缝。但是这样的操作工序对于操作人员的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并且还有赖于操作人员的具体状态,会导致每次袖贴车缝工序的品质不稳定的情况,同时工作效率也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袖贴车缝工序品质稳定性及效率的袖贴车缝模具。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袖贴车缝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其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
[0006]所述压袖贴件和所述压后幅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所述底模上的后幅裁片,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后幅件移动;
[0007]所述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所述压袖贴件的外壁与所述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
[0008]所述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所述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上和所述压后幅件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所述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所述车缝通道的上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让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后幅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让位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0011]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所述让位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不共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让位部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让位连接件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翻转。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转轴的齿轮,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线型驱动件,所述线型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为直线,所述第一驱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配合使用的齿条。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模上设置有竖立的压块转轴,所述压后幅件通过所述压块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模。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后幅件绕所述压块转轴转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压块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压后幅件的转动范围。
[0018]进一步地,一种袖贴车缝装置,其包括衣车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所述袖贴车缝模具设置于所述衣车上。
[0019]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袖贴车缝模具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使用。
[0020]在使用时,首先移动压后幅件,由于压后幅件与压袖贴件通过让位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因此位于压后幅件的让位通道中的压袖贴件也会一并被移开,此时位于底部的底模暴露出来。将袖贴裁片先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具体以对准压袖贴件为宜,再将后幅裁片设置于底模上的预设位置并覆盖于袖贴裁片上。随后往回移动压后幅件和压袖贴件,将袖贴裁片与后幅裁片压合固定,并利用缝纫针开始沿车缝通道进行车缝。在车缝时,可以先将让位部移动至一个靠后的位置,缝纫针从让位部的前方开始穿过车缝通道进行缝纫,此时让位部位于缝纫起始点后方。在缝纫针绕车缝通道一周的过程中,再将让位部移动至处于缝纫起始点前方的位置,缝纫针可以无阻碍地回到缝纫起始点。如此可以在无需停止缝纫针及切换裁片位置的情况下完成完整的环形车缝。
[0021]该袖贴车缝模具的具体使用过程无需依赖操作人员进行对位及固定,操作简单并且能够保证袖贴裁片缝纫质量稳定,还能够有效提高袖贴裁片的车缝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了一种袖贴车缝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一种袖贴车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各附图标记及其含义如下:
[0025]100、袖贴车缝模具;110、底模;120、压袖贴件;130、压后幅件;140、让位连接件;141、让位部;142、第一连接部;143、第二连接部;150、第一连接座;151、第一转轴;160、第二连接座;161、第二转轴;162、齿轮;170、第一驱动件;171、齿条;180、第二驱动件;191、第一限位件;192、第二限位件;200、衣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效果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实施例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
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原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化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应当理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应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而不会引起歧义的。
[0028]除非另有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技术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对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描述,同时帮助阅读者结合附图进行理解,而不是限定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压袖贴件、压后幅件和让位连接机构;所述压袖贴件和所述压后幅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方,所述压后幅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底模以用于压住置于所述底模上的后幅裁片;所述压后幅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袖贴件的让位通道,且所述压袖贴件的外壁与所述压后幅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的车缝通道;所述让位连接机构包括让位连接件,所述让位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上和所述压后幅件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具有跨越所述车缝通道且可移动的让位部,所述让位部的移动范围包括多个不同区域的所述车缝通道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袖贴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压后幅件远离所述底模的一侧表面上,所述让位连接件可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袖贴车缝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的第二转轴,所述让位连接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华坤夏红杰罗树星张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