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空槽内侧,所述主框架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且所述连接杆一端贯穿固定块位于固定块外侧,所述连接杆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杆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一端位于连接杆底端外侧,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三螺纹槽内侧均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能够在不影响装置整体机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稳定性。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架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
技术介绍
[0002]井下采矿场生产作业过程中的设备维修,需要进行吊装作业,一般吊装作业都是采用“锚杆式吊装结构”,需要使用电钻在施工现场进行打孔,然后安装锚杆,最后将两根锚杆的外露余端焊接在一起,挂上“手拉葫芦起重器”,从而实施吊装作业;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988990U的技术所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吊装架,其虽然采用多段拼接结构,通过套管与安装孔组装拼接,拼接方式简单,且结构牢靠,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打孔、焊接等工作,可适应井下采矿生产的需要,但是并未解决装置上万向轮会随意转动,导致装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能够在不影响装置整体机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让其能做到,需要移动时放下万向轮,不需移动时收起万向轮,让装置更加实用,同时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空槽内侧,所述主框架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且所述连接杆一端贯穿固定块位于固定块外侧,所述连接杆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杆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一端位于连接杆底端外侧,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第一空槽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三螺纹槽内侧均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螺杆外侧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槽,所述主框架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固定连接于螺杆一端端面,所述旋转块内部设置有磁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呈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限位块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槽与螺杆的连接处、螺杆与第三螺纹槽的连接处、螺杆与第一螺纹槽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润滑膏。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呈方形结构,且所述支撑脚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地垫。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与支撑脚数量相同,且所述万向轮与支撑脚均围绕主框架底端表面呈四角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的稳定机构,能够在不影响装置整体机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与地面
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让其能做到,需要移动时放下万向轮,不需移动时收起万向轮,让装置更加实用,同时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
[0013]2、通过设置的辅助机构,在螺杆进入到第一螺纹槽中后,可以通过铁质工作与磁块的感应来更加快速的找到旋转块的位置,从而操作螺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主框架;2、连接杆;3、固定块;10、支撑脚;11、第一空槽;12、第一螺纹槽;20、万向轮;21、第二螺纹槽;22、限位块;31、第三螺纹槽;32、螺杆;33、旋转块;34、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
‑
图3所示,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11,第一空槽11内侧设置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杆2,连接杆2位于第一空槽11内侧,主框架1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且连接杆2一端贯穿固定块3位于固定块3外侧,连接杆2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连接杆2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万向轮20一端位于连接杆2底端外侧,固定块3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31,第一空槽11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2,第一螺纹槽12与第三螺纹槽31内侧均连接有螺杆32,连接杆2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1,螺杆32外侧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槽21,主框架1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0;
[0022]需要放下万向轮20时,旋转螺杆32,让螺杆32离开固定块3与第二螺纹槽21,连接杆2失去约束力下坠,直到接触到第一空槽11的第一个平台停止下坠,再使用螺杆32旋转着依次进入第一螺纹槽12与第二螺纹槽21,即可将让万向轮20接触到地面;能够在不影响装置整体机动性的前提下,提升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需要移动时放下万向轮20,不需移动时收起万向轮20,让装置更加实用,同时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感。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
‑
图4所示,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旋转块33,旋转块33固定连接于螺杆32一端端面,旋转块33内部设置有磁块34;
[0024]在需要旋转处螺杆32时,将工具探入第一螺纹槽12中,让其寻找磁块34的吸力与磁块34连接,再进行旋转将螺杆32带出即可;在螺杆32进入到第一螺纹槽12中后,可以通过铁质工作与磁块34的感应来更加快速的找到旋转块33的位置,从而操作螺杆32。
[002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限位块22呈圆柱体结构,且限位
块22底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块;通过该设计,让限位块22在下坠至第一空槽11中时与第一空槽11之间有一定的缓冲,减轻震动感。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第二螺纹槽21与螺杆32的连接处、螺杆32与第三螺纹槽31的连接处、螺杆32与第一螺纹槽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润滑膏;通过该设计,让螺杆32与第二螺纹槽21、第三螺纹槽31、第一螺纹槽12的连接更加顺畅。
[00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所示,支撑脚10呈方形结构,且支撑脚10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地垫;通过该设计,让支撑脚10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增大,增强抓地力。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所示,万向轮20与支撑脚10数量相同,且万向轮20与支撑脚10均围绕主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吊装架,包括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11),所述第一空槽(11)内侧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位于第一空槽(11)内侧,所述主框架(1)顶端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且所述连接杆(2)一端贯穿固定块(3)位于固定块(3)外侧,所述连接杆(2)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2),所述连接杆(2)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0),所述万向轮(20)一端位于连接杆(2)底端外侧,所述固定块(3)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31),所述第一空槽(11)内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2),所述第一螺纹槽(12)与第三螺纹槽(31)内侧均连接有螺杆(32),所述连接杆(2)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槽(21),所述螺杆(32)外侧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槽(21),所述主框架(1)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华,余剑鹰,张国志,王定全,赵书宁,余敏,包敏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交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