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66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7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绑扎钢筋,所述钢筋中35%~50%由多孔钢管代替;多孔钢管与等径钢管连接,贯穿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外;步骤2、浇筑混凝土于试模中,振捣均匀,试模为多孔试模,多孔试模中的孔与多孔钢管孔径相同,多孔钢管通过钢管伸至试模外;步骤3、高温蒸汽湿养护、拆掉钢管、拆模;步骤4、养护,多孔钢管中注入混合溶液浸泡,所述混合溶液包括80~90%水、1~5%纳米氧化硅溶胶、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尿素、1~5%硅酸钠、1~5%碳酸钠,浸泡时间为0.5~1d;浸泡结束后,多孔钢管中注入高水灰比水泥浆进行饱水养护,养护时间为0.5~3d;步骤5、多孔钢管中浇筑灌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蒸养混凝土后期强度低和耐久性不良的问题。强度低和耐久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具有施工质量好等优点,施工通常通过蒸汽养护来实现,蒸养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但是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其后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却相对较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1)水泥基材料早期过快的水化过程使得水化产物分布不均匀、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多微小裂缝;2)早期形成较多的水化产物将未水化的水泥颗粒紧密包裹住,隔绝了水与未水化水泥颗粒的接触,避免了水泥颗粒的后期水化;3)混凝土的内部干燥,内部缺水,混凝土后期水化难以为继;4)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钙矾石等在骨料周围富集生长,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但是其直接原因却是:1)混凝土在蒸汽养护过程中,受热不均匀,混凝土成型面或者靠近混凝土试模外层混凝土受热较快,而混凝土内部受热较慢;2)快速水化的水化产物包裹住了未水化水泥熟料颗粒,造成未水化水泥熟料颗粒在水化时缺水。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蒸养混凝土后期强度低和耐久性不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绑扎钢筋,所述钢筋中35%~50%由多孔钢管代替;多孔钢管与等径钢管连接,贯穿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外;步骤2、浇筑混凝土于试模中,振捣均匀,试模为多孔试模,多孔试模中的孔与多孔钢管孔径相同,多孔钢管通过钢管伸至试模外;步骤3、高温蒸汽湿养护、拆掉钢管、拆模;步骤4、养护,多孔钢管中注入混合溶液浸泡,所述混合溶液包括80~90%水、1~5%纳米氧化硅溶胶、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尿素、1~5%硅酸钠、1~5%碳酸钠,浸泡时间为0.5~1d;浸泡结束后,多孔钢管中注入高水灰比水泥浆进行饱水养护,养护时间为0.5~3d,所述水泥浆水灰比为5~20;步骤5、多孔钢管中浇筑灌浆料。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水胶比为0.3~0.5,掺合料镍铁渣粉、粉煤灰含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30%。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混凝土中含有纤维,纤维为金属材质纤维管,掺量为2~5kg/m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纤维管管径小于1mm,纤维管管体设置多个微孔,微孔孔径小于0.01mm,纤维管长度为1~2cm。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多孔钢管的直径与所代替钢筋相同,多孔钢管上孔径小于1mm,每10cm多孔钢管中孔数量为3~5个,钢管伸进混凝土内部的长度为20~40mm。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2中钢管在混凝土浇筑前涂抹脱模剂。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多孔钢管与钢管连接为螺纹连接、或为法兰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设置多孔钢管,并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将多孔钢管连接到试模外,在蒸汽养护时,蒸汽可以通过钢管传输到混凝土构件的内部,同时通过混凝土内部的金属纤维热传导,保证了预制混凝土各个部位的受热均匀;另外多孔钢管、多孔纤维管的存在还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补水提供了通道。
[0012]2、本专利技术养护过程中采用的混合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尿素等具有较高的渗透能力,可将纳米氧化硅溶胶、硅酸钠、碳酸钠渗透到混凝土基体内部,消耗掉蒸养条件下快速长大的氢氧化钙,同时形成碳酸钙、水化硅酸钙来填补混凝土内部的孔。另外,以上物质为碱性可提高混凝土内部的碱度,可加速惰性矿物掺合料的溶解,为混凝土后期强度蓄力。
[0013]3、后续的高水灰比水泥浆养护,继续为混凝土补水,另外,水泥在高水灰比中的水化产物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以微纳米尺度存在,可以被预制混凝土构件吸收,并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孔中成核、与溶解的镍铁渣粉、粉煤灰等反应,从而起到修复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孔、裂缝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蒸养混凝土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绑扎钢筋,所述钢筋中35%~50%由多孔钢管代替;多孔钢管与等径钢管连接,贯穿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外;步骤2、浇筑混凝土于试模中,振捣均匀,试模为多孔试模,多孔试模中的孔与多孔钢管孔径相同,多孔钢管通过钢管伸至试模外;步骤3、高温蒸汽湿养护、拆掉钢管、拆模;步骤4、养护,多孔钢管中注入混合溶液浸泡,所述混合溶液包括80~90%水、1~5%纳米氧化硅溶胶、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尿素、1~5%硅酸钠、1~5%碳酸钠,浸泡时间为0.5~1d;浸泡结束后,多孔钢管中注入高水灰比水泥浆进行饱水养护,养护时间为0.5~3d,所述水泥浆水灰比为5~20;步骤5、多孔钢管中浇筑灌浆料。
[0015]所述混凝土水胶比为0.3~0.5,掺合料镍铁渣粉、粉煤灰含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0~30%。
[0016]所述混凝土中含有纤维,纤维为金属材质纤维管,掺量为2~5kg/m3,所述纤维管管径小于1mm,纤维管管体设置多个微孔,微孔孔径小于0.01mm,纤维管长度为1~2cm。
[0017]所述多孔钢管的直径与所代替钢筋相同,多孔钢管上孔径小于1mm,每10cm多孔钢管中孔数量为3~5个,钢管伸进混凝土内部的长度为20~40mm。
[0018]所述步骤2中钢管在混凝土浇筑前涂抹脱模剂。
[0019]所多孔钢管与钢管连接为螺纹连接、或为法兰连接。
[0020]为方便对比,所有实施例中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PII 52.5水泥 420kg、砂810kg、石子1105kg、水160kg、减水剂5kg,水胶比统一为0.38,掺纤维时,纤维的质量等量取代砂,所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蒸养温度为60℃,并在60℃恒温12小时。
[0021]对比例与实施例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见表1 PII52.5水泥粉煤灰镍铁渣粉砂石水减水剂纤维对比例42000810110516050实施例一2946363805110516055实施例二378420808110516052实施例三3364242805110516055实施例四2940126805110516055实施例一、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绑扎钢筋,所述钢筋中50%由多孔钢管代替;所述多孔钢管可通过同直径钢管螺纹连接,贯穿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外;所述多孔钢管的直径与所代替钢筋相同,所述多孔钢管中孔径为1mm,所述每10cm多孔钢管中孔数量为5个,所述钢管伸进混凝土内部的长度为20mm;2)浇筑混凝土于试模中,并振捣均匀,所述试模为多孔试模,多孔试模中的孔与混凝土中多孔钢管中孔大小一致、对齐,并通过同直径钢管螺纹连接并伸出至试模外,所述钢管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涂抹脱模剂;3)高温蒸汽湿养护,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绑扎钢筋,所述钢筋中35%~50%由多孔钢管代替;多孔钢管与等径钢管连接,贯穿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内外;步骤2、浇筑混凝土于试模中,振捣均匀,试模为多孔试模,多孔试模中的孔与多孔钢管孔径相同,多孔钢管通过钢管伸至试模外;步骤3、高温蒸汽湿养护、拆掉钢管、拆模;步骤4、养护,多孔钢管中注入混合溶液浸泡,所述混合溶液包括80~90%水、1~5%纳米氧化硅溶胶、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尿素、1~5%硅酸钠、1~5%碳酸钠,浸泡时间为0.5~1d;浸泡结束后,多孔钢管中注入高水灰比水泥浆进行饱水养护,养护时间为0.5~3d,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5

20;步骤5、多孔钢管中浇筑灌浆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水胶比为0.3~0.5,混凝土掺合料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亮王大伟孙涛王苏琪唐洲洋黄国君艾月飞丁百湛孙民辉刘宇翼程永振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