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胃茶餐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50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胃茶餐包,包括药材及无纺布包,药材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佛手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胃茶餐包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健品,具体涉及养胃茶。

技术介绍

[0002]麦芽性平,味甘,归脾经、胃经,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属消食药;山楂性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降脂的功效。山楂有三大功效:一是消食健胃,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二是行气散瘀,用于泻痢不爽,瘀血经闭,以及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三是化浊降脂。莱菔子辛、甘,平,入脾、胃、肺经,有消食化积,祛痰下气的功效。目前采用各种植物配比作为有效成分的代用养胃茶较多,但是通常两点弊端,第一,原料较为复杂,多为中药材,存在复杂的药理,功效治疗的同时还有潜在的不明毒副作用;第二,花草养胃茶的配方太简单,没有所宣传的功效和营养。而药材复合配料的关键就在于合理的搭配,既要确保物料的选择合适,又要确保配比合理,还要确保口感较佳值得推广,确实存在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养胃茶餐包及其使用方法,以达到药材复合配料的养胃茶的合理搭配及较佳口感。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养胃茶餐包,包括药材及用于包裹所述药材的无纺布包,所述药材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佛手2

5份,陈皮1

3份,砂仁1

3份,白豆蔻1

3份,丁香1

3份,鸡内金2

5份,麦芽3

10份,山楂3

10份,甘草2
r/>5份,莱菔子3

10份,茉莉藏茶1

3份。
[0005]进一步的,所述药材的配方按重量份计,佛手5份,陈皮3份,砂仁3份,白豆蔻3份,丁香3份,鸡内金5份,麦芽10份,山楂10份,甘草5份,莱菔子10份,茉莉藏茶1份。
[0006]一种养胃茶餐包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药材准备:采摘新鲜的所述药材,阴干;
[0008]步骤2:药材预处理:将所述药材用烘干机烘干,然后摊凉;
[0009]步骤3:药材保存:将制作好的所述药材用食品袋分别封装,放入干燥器低温保存;
[0010]步骤4:药材配制:将处理好的所述药材按比例混合;
[0011]步骤5:制成茶餐包:采用无纺布包进行包装,制成茶餐包;
[0012]步骤6:食用:将水煮沸,放入茶餐包,熬煮后加菜、食用品或饮用汤水。
[0013]进一步的,步骤6中水的体积为2.5升,水煮开后放入茶餐包,熬煮5分钟后夹菜、食用品或饮用汤水。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紧抓当下养生保健的观念,所选的药材原料均为不同功效的药食同源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制成的养胃茶餐包产品;该产品既可作为日常饮用或食用,又可通过原料的功效产生对身体有益的连带效果。
[0016]2.本专利技术所选的药材配料注重养胃功能,选用麦芽,山楂和莱菔子为主料,具有温
胃养胃,理气健脾和帮助消化的功能;综上,根据药材原料的功效可以知道该养胃茶餐包可以很好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气上逆、运化失司、暖气返酸、水湿停留及纳谷不化等脾胃虚弱症状,对常规人群也有一定的健脾胃及助消化的作用。
[0017]3.本专利技术所制得养胃茶餐包产品具有较好的风味特征。从色泽上看,成品养胃茶餐包的色彩不单调;从香味来看,按该比例调制后的茶餐包产品,香味具有独特辛香,微带酸甜也能增加食欲,容易被多数人接纳;从材料的食性看,性温,适合大多数人日常食用或饮用。
[0018]4.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方法简单,易于使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养胃茶餐包的研发拓宽了相关配料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养胃茶餐包及其使用方法共提供四个实施例,具体如下:
[0021]实施例1:
[0022]养胃茶餐包的药材中,按重量份计,佛手4份,陈皮5份,砂仁2份,白豆蔻2份,丁香2份,鸡内金7份,麦芽7份,山楂12份,甘草6份,莱菔子7份,茉莉藏茶3份。
[0023]使用方法如下:
[0024]步骤1:药材准备:采摘新鲜的所述药材,出去杂质,阴干;
[0025]步骤2:药材预处理:将药材用烘干机烘干,然后摊凉;
[0026]步骤3:药材保存:将制作好的药材分别切碎或切片,再用食品袋分别封装,放入干燥器低温保存;
[0027]步骤4:药材配制:将处理好的所述药材按比例混合;
[0028]步骤5:制成茶餐包:采用无纺布包进行包装,制成茶餐包;
[0029]步骤6:食用:将水煮沸,放入茶餐包,熬煮后加菜、食用品或饮用汤水。
[0030]实施例2:
[0031]养胃茶餐包的药材中,按重量份计,佛手2份,陈皮3份,砂仁1份,白豆蔻2份,丁香5份,鸡内金5份,麦芽12份,山楂10份,甘草5份,莱菔子8份,茉莉藏茶1份。
[0032]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3]实施例3:
[0034]养胃茶餐包的药材中,按重量份计,佛手7份,陈皮2份,砂仁2份,白豆蔻3份,丁香1份,鸡内金6份,麦芽11份,山楂9份,甘草7份,莱菔子10份,茉莉藏茶2份。
[0035]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6]实施例4:
[0037]养胃茶餐包的药材中,按重量份计,佛手5份,陈皮3份,砂仁3份,白豆蔻3份,丁香3份,鸡内金5份,麦芽10份,山楂10份,甘草5份,莱菔子10份,茉莉藏茶1份。
[0038]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39]对实施例1

实施例4进行感官风味进行测评,测评评分表如下表所示:
[0040][0041]养胃茶餐包感官审评总得分按式1计算,即Y=AN+BN+
……
HN
…………
[0042]式中:Y为茶餐包感官审评总得分,AN,BN,
……
HN表示各个审评因子的得分。
[0043]根据邀请七位高级评茶师的测评,实施例1

实施例4的感官风味测评结果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0044]实施例编号汤色得分香气得分滋味得分审评总得分实施例13.53.84.03.8实施例23.74.44.44.3实施例33.94.14.34.2实施例44.24.64.74.6
[0045]可以看出,实施例1

4的评分均不错,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养胃茶餐包配方在外形、香气和滋味等感官风味因子上均得到了较好的评价。其中实施例4的综合感官得分最高,为4.6分,而满分为5分,证明实施例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制作方案。
[0046]另外,实施例还进行了消费者喜爱度测评,随机招聘了50名消费者,其中女性32人,男性18人,年龄在22

56岁,喜欢吃汤锅的或不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胃茶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药材及用于包裹所述药材的无纺布包,所述药材的配方按重量份计,包括佛手2

5份,陈皮1

3份,砂仁1

3份,白豆蔻1

3份,丁香1

3份,鸡内金2

5份,麦芽3

10份,山楂3

10份,甘草2

5份,莱菔子3

10份,茉莉藏茶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胃茶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的配方按重量份计,佛手5份,陈皮3份,砂仁3份,白豆蔻3份,丁香3份,鸡内金5份,麦芽10份,山楂10份,甘草5份,莱菔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金霖杜晓周伦理何涛聂枞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