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3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端子及连接器,端子包括:顺序连接的焊脚部、中间弯曲部以及滑擦部,中间弯曲部邻近焊脚部处设有第一干涉区;中间弯曲部形成第一弯曲结构和第二弯曲结构;第一弯曲结构和第二弯曲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垂直;滑擦部邻近中间弯曲部处设有第二干涉区,在第二干涉区还设有扭转部。连接器,包括端子,按照两排对称设置,每排端子按照GSSGSSG的顺序布设。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干涉区设置扭转位,可使得第二干涉区上方滑擦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无需采用精切的工艺,模具精度要求低、接触面平整等多处优点;若不扭转,则需要使用端子的下料面进行接触,而下料面一般存在接触面积小、面粗糙度大、平面度差,有塌角、制造成本高、生产稳定性差等问题。性差等问题。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及连接器


[0001]本申请属于板对板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除了应用场景复杂多变及多模块集成之外,由于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还呈现出使用的信号往10Gbps甚至以上更高频率发展的现象,这就对使用板对板连接器连接场景下的连接器传输速率要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通常还不具备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对插界面中心偏差
±
0.2mm以上的稳定电连接能力,因此若使用传统板对板连接器,在高振动环境工作时,或者接触区域在零下55℃以下的低温环境或125℃以上的高温环境工作时,会造成数据传输故障乃至于连接器破损等问题,在诸如汽车高速行驶在颠簸路面、CT扫描急速运转、超声波探头多层板间互联等应用场景时,极易发生接触区电连接发生瞬间断开的情况,因此存在安全风险,容易造成意外。因此,研发一种新的端子及连接器是亟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子及连接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端子,所述端子包括:顺序连接的焊脚部、中间弯曲部以及滑擦部,
[0006]所述中间弯曲部邻近所述焊脚部处设有第一干涉区;
[0007]所述中间弯曲部形成有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曲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曲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曲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垂直;
[0008]所述滑擦部邻近所述中间弯曲部处设有第二干涉区,在所述第二干涉区还设有扭转部。
[0009]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弯曲结构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弯曲结构朝向竖直方向弯曲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弯曲结构朝向垂直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弯曲结构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设置。
[0010]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扭转位的扭转角度为90
°
;和/或,扭转后所述滑擦部的宽度大于其材料厚度。
[0011]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曲结构位于同一平面。
[0012]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干涉区包括若干个第一干涉位;和/或,所述第二干涉区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二干涉位。
[0013]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中间弯曲部至少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二弯曲段、第七直线段、第八弯曲段、第九直线段、第十弯曲段、第十五直线段、第十六弯曲
段以及第十七直线段,
[0014]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连接所述焊脚部,所述第一直线段上设有第一干涉区;
[0015]所述第七直线段、所述第八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九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一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
[0016]所述第十五直线段、所述第十六弯曲段以及所述第十七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一个所述第二弯曲结构;
[0017]所述第十七直线段连接所述滑擦部,所述第十七直线段上设有第二干涉区。
[0018]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中间弯曲部至少还包括:第三直线段、第四弯曲段、第五直线段以及第六弯曲段;
[0019]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三直线段、第四弯曲段、第五直线段、第六弯曲段、第十五直线段、第十六弯曲段以及第十七直线段依次顺序连接;
[0020]所述第三直线段、所述第四弯曲段以及第五直线段共同形成其中第二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
[0021]所述第五直线段、所述第六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七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三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
[0022]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中间弯曲部至少还包括:第十一直线段、第十二弯曲段、第十三直线段以及第十四弯曲段,
[0023]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三直线段、第四弯曲段、第五直线段、第六弯曲段、第七直线段、第八弯曲段、第九直线段、第十弯曲段、第十一直线段、第十二弯曲段、第十三直线段以及第十四弯曲段、第十五直线段、第十六弯曲段以及第十七直线段依次顺序连接;
[0024]所述第十一直线段、所述第十二弯曲段以及所述第十三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二个所述第二弯曲结构;
[0025]所述第十三直线段、所述第十四弯曲段以及所述第十五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三个所述第二弯曲结构。
[0026]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滑擦部的延伸方向。
[0027]可选地,上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端子采用平板下料及折弯扭转的方式成型。
[0028]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端子,包括如所述的端子,在所述端子的中间弯曲部与第二干涉区的连接位还设置有一朝向外侧设置的连接部。
[0029]本申请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端子按照两排对称设置,每排所述端子按照GSSGSSG的顺序布设。
[0030]可选地,上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采用电镀塑胶进行导通,和/或,所述端子和所述电镀塑胶之间采用硬干涉接触。
[0031]本申请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包括如上述两种不同的端子,所述端子按照两排设置,每排所述端子按照GSSGSSG的顺序布设。
[0032]可选地,上述的连接器,其中,两排所述端子之间错位一个PIN距;和/或,所述端子采用电镀塑胶进行导通;和/或,所述端子和所述电镀塑胶之间采用硬干涉接触。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4]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干涉区设置扭转位,可使得第二干涉区上方的滑擦部的接触面积增大,无需采用精切的工艺,模具精度要求低、接触面平整等多处优点;若不扭转,则需要使用端子的下料面进行接触,而下料面一般存在接触面积小、面粗糙度大、平面度差,有塌角、制造成本高、生产稳定性差等问题。
[0035]本申请应用于板对板连接,其通过设置焊脚部、中间弯曲部以及滑擦部,其中,所述中间弯曲部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同时具备至少一处的第一弯曲结构和第二弯曲结构,此结构有利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本申请的浮动能力;
[0036]在本申请中,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弯曲结构以及第二弯曲结构的设置,一方面可实现多重减振,适用于高振动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端子的导体材料本身具备的变形能力,即使板对板连接时中心位置发生了预设范围内的偏移量,仍能有效地确保端子与插头导体等附件的有效连接及导通;再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因此适合在一定的低温环境及高温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003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8]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的立体图一;
[0039]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的立体图二;
[0040]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的正视图;
[0041]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端子扭转前后不同端子的性能分析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顺序连接的焊脚部、中间弯曲部以及滑擦部,所述中间弯曲部邻近所述焊脚部处设有第一干涉区;所述中间弯曲部形成有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弯曲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曲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曲结构的弯曲方向相垂直;所述滑擦部邻近所述中间弯曲部处设有第二干涉区,在所述第二干涉区还设有扭转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结构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弯曲结构朝向竖直方向弯曲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弯曲结构朝向垂直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弯曲结构朝向水平方向弯曲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位的扭转角度为90
°
;和/或,扭转后所述滑擦部的宽度大于其材料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曲结构位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区包括若干个第一干涉位;和/或,所述第二干涉区包括若干个所述第二干涉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弯曲部至少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直线段、第二弯曲段、第七直线段、第八弯曲段、第九直线段、第十弯曲段、第十五直线段、第十六弯曲段以及第十七直线段,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连接所述焊脚部,所述第一直线段上设有第一干涉区;所述第七直线段、所述第八弯曲段以及所述第九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一个所述第一弯曲结构;所述第十五直线段、所述第十六弯曲段以及所述第十七直线段共同形成第一个所述第二弯曲结构;所述第十七直线段连接所述滑擦部,所述第十七直线段上设有第二干涉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弯曲部至少还包括:第三直线段、第四弯曲段、第五直线段以及第六弯曲段;其中,所述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三直线段、第四弯曲段、第五直线段、第六弯曲段、第十五直线段、第十六弯曲段以及第十七直线段依次顺序连接;所述第三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邹作涛曾腾飞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