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部设有灯源,灯体上还设有供灯源的灯光透出的面盖,所述灯体内还设有导光条,导光条包括环形本体和光线采集引脚,光线采集引脚位于灯源的灯光发射端位置,所述面盖位于环形本体的上方,所述面盖底部设有镀层,实现灯光的反射与折射,所述灯体内位于镀层的下方还设有反光镜,通过镀层与反光镜的配合实现多重光圈的形成,使用的灯源比较少,可以降低其造价成本。可以降低其造价成本。可以降低其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灯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包括壳体和面盖,壳体内置灯带,灯带上设置多个灯源,灯源组合成环形分布,使用的时候控制灯源打开,可以在面盖上形成环形的灯光,由内至外想要设置多个灯环的时候,需要多个灯带,但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设置多个灯带其散发的热量比较高,灯带的使用寿命比较短;2、采用多个灯带其造价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通过镀层与反光镜的配合实现多重光圈的形成,使用的灯源比较少,可以降低其造价成本。
[0004]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部设有灯源,灯体上还设有供灯源的灯光透出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还设有导光条,导光条包括环形本体和光线采集引脚,光线采集引脚位于灯源的灯光发射端位置,所述面盖位于环形本体的上方,所述面盖底部设有镀层,镀层采用既透光又反光的材料组成,所述灯体内位于镀层的下方还设有反光镜。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镀层为面盖底部镀一层镜面,灯源发光的时候,光线采集引脚进行光线采集,然后在导光条上进行传输,导光条上的光线直接或间接照射在镀层上,然后光线在镀层上进行折射和反射,折射的光线通过面盖透至外界形成第一道环形光圈,反射的光线反射至反光镜上,然后光线通过反光镜再一次的反射到面盖,此时,光线又进行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折射的部分形成第二道光圈,然后反射的光线继续反射至反光镜上,光线往复折射和反射从而形成多道光圈,而且光圈由内之外依次同心设置。
[0006]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反光镜朝向面盖的一侧向上隆起呈弧形设置。
[000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可以通过反光镜隆起的弧度设定光圈的数量。
[0008]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镀层与反光镜配合形成光线传导腔,所述灯体上位于光线传导腔的外周设有挡光板,挡光板绕光线传导腔一周设置。
[000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挡光板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减少光能从光线传导腔外周散出。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光线采集引脚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环形本体在径向上的两端处,灯源也相对设有两个,并位于对应光线采集引脚的下方。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光线在环形本体上传导的时候强度会逐渐降低,导致环形本体亮度不均匀,采用两个灯源提供光线,然后两个光线采集引脚采集的光线会相交汇,使其进行光线互补,从而使得环形本体的亮度比较均匀,光圈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剖面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光线采集引脚和灯源配合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导光条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光线反射和折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本技术公开涉及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包括灯体1,所述灯体1内部设有灯源2,灯体1上还设有供灯源2的灯光透出的面盖3,本技术实施案例中,所述灯体1内还设有导光条4,导光条4包括环形本体41和光线采集引脚42,光线采集引脚42位于灯源2的灯光发射端位置,所述面盖3位于环形本体41的上方,所述面盖3底部设有镀层31(镀层31可以是面盖背部电镀一层既透光又反光的镜面,具体材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本文就不做详细具体介绍了),实现灯光的反射与折射,所述灯体1内位于镀层31的下方还设有反光镜5,灯源2发光的时候,光线采集引脚42进行光线采集,然后光线在环形本体41上进行传输,环形本体41上的光线直接或间接照射在镀层31上(环形本体41可以直接将光线引导至镀层31上,当然还可以是通过另一导光条进一步的引导,再将光线引导至镀层31上),然后光线在镀层31上进行折射和反射,折射的光线通过面盖3透至外界形成第一道环形光圈,反射的光线反射至反光镜5上,然后光线通过反光镜5再一次的反射到面盖3,此时,光线又进行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折射的部分形成第二道光圈,然后反射的光线继续反射至反光镜5上,光线往复折射和反射从而形成多道光圈,而且光圈由内之外依次同心设置,更加富有层次感,更加美观。
[0021]反光镜5朝向面盖3的一侧向上隆起呈弧形设置,反光镜5隆起的弧度可以影响光线反射的角度,从而影响光圈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影响设定光圈的数量。
[0022]镀层31与反光镜5配合形成光线传导腔6,所述灯体1上位于光线传导腔6的外周设有挡光板7(最优选挡光板7采用不透光的材料组成,其颜色最优选为黑色),挡光板7绕光线传导腔6一周设置,挡光板7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减少光能从光线传导腔6外周散出,增加光线的聚焦。
[0023]所述光线采集引脚4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环形本体41在径向上的两端处,灯源2也相对设有两个,并位于对应光线采集引脚42的下方,光线在环形本体41上传导的时候强度会逐渐降低,导致环形本体亮度不均匀,采用两个灯源提供光线,然后两个光线采集引脚42采集的光线会相交汇,使其进行光线互补,从而使得环形本体41的亮度比较均匀,光圈的效果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内部设有灯源,灯体上还设有供灯源的灯光透出的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内还设有导光条,导光条包括环形本体和光线采集引脚,光线采集引脚位于灯源的灯光发射端位置,所述面盖位于环形本体的上方,所述面盖底部设有镀层,镀层采用既透光又反光的材料组成,所述灯体内位于镀层的下方还设有反光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灯光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反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新,练丽梅,叶友体,焦青亮,蔡海鹏,林小觉,王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