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907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包括倒置V形钢筋、V形钢筋;倒置V形钢筋的斜枝一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竖直段一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一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V形钢筋的斜枝二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竖直段二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二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部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比目前隧道二衬侧墙施工缝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显的提高。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山法隧道,为了保证地下结构安全耐久和正常使用,需要浇筑二衬钢筋混凝土。矿山法隧道二衬,需要先施工仰拱、然后再施工侧墙和拱顶,仰拱与侧墙之间存在纵向施工缝。侧墙纵向施工缝下部混凝土和上部混凝土是分二次浇筑的,容易渗漏水,需要采取防水措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

2016)规定,隧道衬砌防水等级为一级、二级时,隧道衬砌施工缝应选用中埋式止水带。铁路隧道一般采用排水技术方案,隧道二衬承受水平压力不大,施工缝主要考虑防水功能要求。目前地铁区间矿山法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参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地铁区间隧道一般位于城市地下土层、岩层中,一般不考虑排水技术方案、而是采用全防水方案,隧道二衬侧墙需要承受较大水土压力。例如,北京地铁17号线永安里站

东大桥站区间,覆土厚度26.6m~27.7m,净跨度5.38m,净高5.52m,二衬侧墙厚度300mm,侧墙竖向配筋¢20@150、拉筋¢8@300X300,侧墙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青岛地铁2号线五四广场站~南京路站区间,区间覆土厚度10.8m~12.0m,二衬断面净高5.58m、净宽度5.2m,二衬侧墙厚度300mm,

型衬砌断面侧墙竖向配筋¢20@150、拉筋¢8@300X300,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
[0003]隧道二衬埋深越大,作用在隧道二衬上水压力、土压力越大,隧道二衬侧墙受力(弯矩、剪力)也越大。中埋式止水带包括镀锌钢板止水带和钢边橡胶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高度约350mm。如果二衬侧墙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侧墙在止水带高度范围内无法设置拉筋;侧墙在止水带高度范围没有拉筋,会大大减少侧墙施工缝部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所以,如何提高地铁隧道二衬侧墙施工缝部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使施工缝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显著提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包括倒置V形钢筋、V形钢筋;倒置V形钢筋包括两个斜枝一、两个竖直段一,两个斜枝一顶端相连,形成开口向下的V形,每个斜枝一的末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竖直段一;V形钢筋包括两个斜枝二、两个竖直段二,两个斜枝二底端相连,形成开口向上的V形,每个斜枝二的末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竖直段二;
[0007]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位于施工缝上方,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位于施工缝下方,倒置V形钢筋的斜枝一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竖直段一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倒置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一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V
形钢筋的斜枝二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竖直段二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中,V形钢筋的两个竖直段二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
[0008]作为优选,所述倒置V形钢筋和V形钢筋分别由相同长度钢筋弯折而成。
[0009]作为优选,两个斜枝一之间的夹角、两个斜枝二之间的夹角范围均为65度~140度。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步骤S1,加工倒置V形钢筋和V形钢筋,倒置V形钢筋和V形钢筋分别由相同长度钢筋弯折而成;
[0012]步骤S2,绑扎隧道二衬仰拱钢筋和绑扎侧墙内侧竖向钢筋、侧墙外侧竖向钢筋、水平分布筋和拉筋;
[0013]步骤S3,在施工缝处沿隧道纵向间隔安设V形钢筋,V形钢筋的斜枝二位于施工缝下方,V形钢筋的竖直段二位于施工缝上方,V形钢筋的竖直段二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
[0014]步骤S4,将镀锌钢板止水带安设在V形钢筋中间位置、且V形钢筋对称位于镀锌钢板止水带两侧;
[0015]步骤S5,将倒置V形钢筋沿隧道纵向间隔安设在镀锌钢板止水带顶部,倒置V形钢筋的斜枝一位于施工缝上方,倒置V形钢筋的竖直段一位于施工缝下方,倒置V形钢筋的竖直段一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侧墙内侧竖向钢筋绑扎;
[0016]步骤S6,浇筑仰拱和侧墙施工缝下部混凝土;
[0017]步骤S7,安装侧墙模板,然后浇筑侧墙施工缝上部混凝土。
[0018]作为优选,镀锌钢板止水带设置于侧墙厚度中心,镀锌钢板止水带一半位于施工缝下方,另一半位于施工缝上方。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及施工方法,通过设置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部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比目前隧道二衬侧墙施工缝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明显的提高。
[0021]本专利技术在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应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镀锌钢板止水带与混凝土有粘结作用,钢板的材料弹性模量比混凝土材料弹性模量大,镀锌钢板止水带两侧混凝土可以看作整体混凝土构件,避免了因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使施工缝处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会显著减少。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
[0023]图1为对比例中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构造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构造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V形钢筋和倒置V形钢筋示意图;
[0026]图4为对比例中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斜截面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斜截面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施工缝;2.镀锌钢板止水带;3.V形钢筋;31.斜枝一;32.竖直段一;4.倒置V形钢筋;41.斜枝二;42.竖直段二;5.侧墙内侧竖向钢筋;6.侧墙外侧竖向钢筋;7.施工缝下部混凝土;8.施工缝上部混凝土;9.拉筋;10.水平分布筋;11.斜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某隧道拱顶覆土厚26.90m,底板埋深33.7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0m,隧道二衬结构净跨度5.3m、净高度5.35m,侧墙厚度450mm,侧墙内侧竖向筋为¢22@150,侧墙底部外侧竖向筋为¢22@150,侧墙拉筋为¢10,拉筋竖向间距150mm、水平间距300mm,侧墙纵向施工缝离仰拱高度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其特征在于,包括倒置V形钢筋(3)、V形钢筋(4);倒置V形钢筋(3)包括两个斜枝一(31)、两个竖直段一(32),两个斜枝一(31)顶端相连,形成开口向下的V形,每个斜枝一(31)的末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竖直段一(32);V形钢筋(4)包括两个斜枝二(41)、两个竖直段二(42),两个斜枝二(41)底端相连,形成开口向上的V形,每个斜枝二(41)的末端连接有竖直方向的竖直段二(42);施工缝上部混凝土(8)位于施工缝(1)上方,施工缝下部混凝土(7)位于施工缝(1)下方,倒置V形钢筋(3)的斜枝一(31)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8)中,倒置V形钢筋(3)的竖直段一(32)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7)中,倒置V形钢筋(3)的两个竖直段一(32)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6)、侧墙内侧竖向钢筋(5)绑扎;V形钢筋(4)的斜枝二(41)设置于施工缝下部混凝土(7)中,V形钢筋(4)的竖直段二(42)设置于施工缝上部混凝土(8)中,V形钢筋(4)的两个竖直段二(42)分别与侧墙外侧竖向钢筋(6)、侧墙内侧竖向钢筋(5)绑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置V形钢筋(3)和V形钢筋(4)分别由相同长度钢筋弯折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二衬侧墙纵向施工缝抗剪钢筋,其特征在于,两个斜枝一(31)之间的夹角、两个斜枝二(41)之间的夹角范围均为65度~140度。4.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琴张存张金伟江婕瑞江水德王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