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91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该装置包括C轴电动分度盘、输入单元、中间单元、输出单元、A轴电动分度盘。通过锥齿轮配合实现铣刀旋转,通过电动控制A轴、C轴的转位,电控铣头工作时,机床主轴的动力通过输入锥齿轮与第一中间锥齿轮的啮合以及第二中间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的啮合传递到输出轴,通过C轴自锁步进电机控制C轴转位,通过A轴自锁步进电机控制A轴转位,与此同时具备结构简单、紧凑,速度可根据锥齿轮的传动比设计等优点,并适用于低速大进给量的全自动精加工工作。加工工作。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进给量具备双电控分度盘 的的万能铣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改革和发展,数控机床作为复杂表面加工的关键设备,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领域。作为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万 能侧铣头的结构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床的性能。
[0003]目前已有多种可实现A/C轴旋转或自动转位及数控的万能铣头,如中国发 明专利CN 105642988 A《一种带自动打刀功能的万能铣头》公布的可实现自动 抓刀功能的万能铣头,该万能铣头可实现鼻端冷却、中心吹气和主轴鼻端气封 等自动化功能,但由于其A轴与C轴并不同轴,结构不够紧凑,所占空间较大 且该万能铣头的A轴只能手动转位,无法实现全自动转位功能。如中国专利技术专 利CN 104625196 A《一种数控机床他驱式万能铣头》公布的一种可实现强劲低 速输出功率的万能铣头,其采用同步齿形皮带,在皮带传动过程中可吸收之前 多级齿轮造成的大部分振动,使得铣头主轴振动小,但皮带的设计会导致该装置 运行中打滑甚至造成扭矩传输减小,刀头输出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低速精加工的电控 万能铣头装置,通过锥齿轮配合实现铣刀旋转,通过电动控制A轴、C轴的转 位,与此同时具备结构简单、紧凑,速度可根据锥齿轮的传动比设计等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包括C轴电动分度盘1、 输入单元2、中间单元3、输出单元4、A轴电动分度盘5;
[0007]所述的C轴电动分度盘包括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C轴蜗轮102、C轴蜗 杆103、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C轴分度盘端盖105、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 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第一C轴密封 圈109、第二C轴密封圈110、C轴蜗杆端盖111、C轴联轴器112;
[0008]所述的输入单元2包括输入单元2包括输入锥齿轮201、输入轴202、第一 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3、第二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4、输入密封圈205、输入上 壳体206、输入下壳体207、输入法兰盘208、拉钉209、弹簧210、锥柄211、 输入箱体212、输入轴承压盖213、输入端盖214、输入轴套215、输入平键216;
[0009]所述的中间单元3包括第一中间锥齿轮301、第二中间锥齿轮302、中间轴 303、第一中间角接触球轴承304、第二中间角接触球轴承305、第一中间端盖 306、第二中间端盖307、第一中间轴套308、第二中间轴套309、第一中间平键 310、第二中间平键311;
[0010]所述的输出单元4包括输出锥齿轮401、输出轴402、第一输出角接触球轴 承403、
第二输出角接触球轴承404、第一输出轴套405、第二输出轴套406、 第一输出端盖407、第二输出端盖408、输出箱体409、输出平键410;
[0011]所述的A轴电动分度盘5包括A轴自锁步进电机501、A轴蜗轮502、A轴 蜗杆503、A轴电动分度盘壳体504、第一A轴法兰盘505、第二A轴法兰盘506、 第一A轴分度盘端盖507、第二A轴分度盘端盖508、第一A轴分度滑动轴承509、 第二A轴分度滑动轴承510、A轴蜗杆端盖511、A轴联轴器512。
[0012]进一步地,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位于输入下壳体207正上方,与输入下 壳体207同轴连接;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位于C轴分度盘端盖105正上方且 覆盖在C轴分度盘端盖105上表面,C轴分度盘端盖105与电动分度盘壳体104 同轴连接;
[0013]C轴蜗轮102、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 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位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与C轴分度盘端盖105 构成的空腔内,C轴蜗轮102位于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正上方,第一C轴 分度滑动轴承106位于C轴蜗轮102正上方,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位于C 轴蜗轮102开孔内部;第二C轴密封圈110位于C轴蜗轮102开孔内部;C轴蜗 轮102通过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第三C轴 分度滑动轴承108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和C轴分度盘端盖105相连并与 输入下壳体207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14]C轴蜗杆103与铣床y轴平行,位于C轴蜗轮102右侧,并与C轴蜗轮102 相啮合,C轴蜗杆103前端通过C轴蜗杆端盖111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相 连并固定,C轴蜗杆端盖111位于电动分度盘壳体104的前开孔前侧并起到对C 轴蜗杆103的限位作用,C轴蜗杆103后端与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通过C轴联 轴器112同轴连接。
[0015]进一步地,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位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后开孔后侧, 并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相连并固定。
[0016]进一步地,输入箱体212为左侧具有圆柱凸台、下侧具有倒角的长方体中 空箱体,在箱体左侧圆柱凸台上开同心通孔即为左开孔,左开孔用于安装中间 轴303,长方体中空箱体上端面设有上开孔用于安装输出轴202;
[0017]输入上壳体206主体为圆桶结构,底部中心设有开孔;输入上壳体206位 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上方,并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定心连接;
[0018]输入下壳体207位于输入箱体212上方,输入下壳体下边沿翻边结构2072 与输入箱体212定心连接;
[0019]输入轴202依次从输入上壳体206底部开孔、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中心垂 直通孔、输入下壳体207的圆筒结构、输入箱体212上端面的上开孔穿过,输 入轴202的上下端通过第一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3、第二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4 分别与输入上壳体206、输入箱体212相连;所述输入轴202为由输入轴第一轴 段2021、输入轴第二轴段2022、输入轴第三轴段2023、输入轴第四轴段2024、 输入轴第五轴段2025、输入轴第六轴段2026、输入轴第七轴段2027七个轴段 依次构成的阶梯轴;第一输入轴角接触球轴承203位于输入上壳体206底部中 心开孔内,并与输入轴第三轴段2023过盈配合并通过输入轴承压盖213和输入 轴第四轴段2024限位;第二输入轴角接触球轴承204位于输入箱体212上开孔 内,并与输入轴第六轴段2026过盈配合并通过输入轴第五轴段2025和输入轴 套215限位;输入轴第一轴段2021与锥柄211花键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簧 210以提供锥柄211与输入法兰盘208的自
锁压力;
[0020]输入法兰盘208放置在输入上壳体206上方并定心连接;输入法兰盘208 上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拉钉209,在装置安装时,拉钉209会插入机床,从而 通过拉钉209实现箱体与C轴输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包括C轴电动分度盘(1)、输入单元(2)、中间单元(3)、输出单元(4)、A轴电动分度盘(5);所述的C轴电动分度盘包括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C轴蜗轮(102)、C轴蜗杆(103)、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C轴分度盘端盖(105)、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第一C轴密封圈(109)、第二C轴密封圈(110)、C轴蜗杆端盖(111)、C轴联轴器(112);所述的输入单元(2)包括输入锥齿轮(201)、输入轴(202)、第一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3)、第二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4)、输入密封圈(205)、输入上壳体(206)、输入下壳体(207)、输入法兰盘(208)、拉钉(209)、弹簧(210)、锥柄(211)、输入箱体(212)、输入轴承压盖(213)、输入端盖(214)、输入轴套(215)、输入平键(216);所述的中间单元(3)包括第一中间锥齿轮(301)、第二中间锥齿轮(302)、中间轴(303)、第一中间角接触球轴承(304)、第二中间角接触球轴承(305)、第一中间端盖(306)、第二中间端盖(307)、第一中间轴套(308)、第二中间轴套(309)、第一中间平键(310)、第二中间平键(311);所述的输出单元(4)包括输出锥齿轮(401)、输出轴(402)、第一输出角接触球轴承(403)、第二输出角接触球轴承(404)、第一输出轴套(405)、第二输出轴套(406)、第一输出端盖(407)、第二输出端盖(408)、输出箱体(409)、输出平键(410);所述的A轴电动分度盘(5)包括A轴自锁步进电机(501)、A轴蜗轮(502)、A轴蜗杆(503)、A轴电动分度盘壳体(504)、第一A轴法兰盘(505)、第二A轴法兰盘(506)、第一A轴分度盘端盖(507)、第二A轴分度盘端盖(508)、第一A轴分度滑动轴承(509)、第二A轴分度滑动轴承(510)、A轴蜗杆端盖(511)、A轴联轴器(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其特征在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C轴分度盘端盖(105)位于输入下壳体(207)正上方,与输入下壳体(207)同轴连接;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位于C轴分度盘端盖(105)正上方且覆盖在C轴分度盘端盖(105)上表面,C轴分度盘端盖(105)与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同轴连接;C轴蜗轮(102)、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位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与C轴分度盘端盖(105)构成的空腔内,C轴蜗轮(102)位于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正上方,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位于C轴蜗轮(102)正上方,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位于C轴蜗轮(102)开孔内部;第二C轴密封圈(110)位于C轴蜗轮(102)开孔内部;C轴蜗轮(102)通过第一C轴分度滑动轴承(106)、第二C轴分度滑动轴承(107)、第三C轴分度滑动轴承(108)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和C轴分度盘端盖(105)相连并与输入下壳体(207)通过紧固螺栓固定;C轴蜗杆(103)与铣床y轴平行,位于C轴蜗轮(102)右侧,并与C轴蜗轮(102)相啮合,C轴蜗杆(103)前端通过C轴蜗杆端盖(111)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相连并固定,C轴蜗杆端盖(111)位于电动分度盘壳体(104)的前开孔前侧并起到对C轴蜗杆(103)的限位作用,C轴蜗杆(103)后端与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通过C轴联轴器(112)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其特征在于:C轴自锁步进电机(101)位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后开孔后侧,并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
(104)相连并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箱体(212)为左侧具有圆柱凸台、下侧具有倒角的长方体中空箱体,在箱体左侧圆柱凸台上开同心通孔即为左开孔,左开孔用于安装中间轴(303),长方体中空箱体上端面设有上开孔用于安装输出轴(202);输入上壳体(206)主体为圆桶结构,底部中心设有开孔;输入上壳体(206)位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上方,并与C轴电动分度盘壳体(104)定心连接;输入下壳体(207)位于输入箱体(212)上方,输入下壳体下边沿翻边结构(2072)与输入箱体(212)定心连接;输入轴(202)依次从输入上壳体(206)底部开孔、电动分度盘壳体(104)中心垂直通孔、输入下壳体(207)的圆筒结构、输入箱体(212)上端面的上开孔穿过,输入轴(202)的上下端通过第一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3)、第二输入角接触球轴承(204)分别与输入上壳体(206)、输入箱体(212)相连;所述输入轴(202)为由输入轴第一轴段(2021)、输入轴第二轴段(2022)、输入轴第三轴段(2023)、输入轴第四轴段(2024)、输入轴第五轴段(2025)、输入轴第六轴段(2026)、输入轴第七轴段(2027)七个轴段依次构成的阶梯轴;第一输入轴角接触球轴承(203)位于输入上壳体(206)底部中心开孔内,并与输入轴第三轴段(2023)过盈配合并通过输入轴承压盖(213)和输入轴第四轴段(2024)限位;第二输入轴角接触球轴承(204)位于输入箱体(212)上开孔内,并与输入轴第六轴段(2026)过盈配合并通过输入轴第五轴段(2025)和输入轴套(215)限位;输入轴第一轴段(2021)与锥柄(211)花键连接且二者之间设置有弹簧(210)以提供锥柄(211)与输入法兰盘(208)的自锁压力;输入法兰盘(208)放置在输入上壳体(206)上方并定心连接;输入法兰盘(208)上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个拉钉(209),在装置安装时,拉钉(209)会插入机床,从而通过拉钉(209)实现箱体与C轴输入轴轴线周向固定;输入锥齿轮(201)位于输入箱体(212)内,与输入轴(202)的输入轴第七轴段(2027)末端通过输入平键(216)键槽连接并通过输入轴套(215)与输入端盖(214)限位;输入端盖(214)与输入轴(202)末端定心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电控分度盘的大进给量万能铣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下壳体(207)为上下边沿带有翻边结构的圆筒结构,圆筒结构上端边沿设有输入下壳体上边沿翻边结构(2071),圆桶结构下端边沿设有输入下壳体下边沿翻边结构(2072);分度盘端盖(105)放置在输入下壳体上边沿翻边结构(2071)上方,输入下壳体上边沿翻边结构(2071)与分度盘端盖(105)定心连接;输入下壳体(207)位于输入箱体(212)上方,输入下壳体下边沿翻边结构(2072)与输入箱体(212)定心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晨赵欣哲张亦丰梅竞文帅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