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66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涉及双氧水生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双氧水在萃取过程中因溢滴分散不均以及界面不稳影响萃余液双氧水含量导致双氧水萃取效率较低的问题。步骤一、氧化液通过氧化液进管进入至萃取腔下端,纯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萃取腔上端;步骤二、令装有筛板的活动轴做往复垂直以及旋转运动,达到设定浓度后通过萃取液出管进入至净化塔;步骤三、萃取液在净化塔中向下流动,重芳烃通过加压泵进入至陶瓷异鞍环,进行逆流萃取,净化后的双氧水进入至双氧水储槽保存;步骤四至六、萃余液通过萃余液分离器、干燥塔和碱分离器进行碱和水分的脱离;步骤七、通过软管输送至白土床再生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氧水生产
,具体为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双氧水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在制备方式上多采用蒽醌法对双氧水进行制备生产,以2

乙基蒽醌为载体,重芳经、磷酸三辛酯为溶剂配成工作液,工作液经过氢化、氧化、萃取、净化等过程,制得成品双氧水,工作液则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其中萃取系统是用纯水从氧化液中萃取回收过氧化氢生成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溶液,该溶液再经过净化处理后生成产品。
[0003]但是,现有的在双氧水的生产萃取过程中,存在溢滴分散不均,塔内料液返混严重,而且界面不稳,萃余液双氧水含量高,产品收率小,后处理负荷增加,进而影响双氧水的萃取效率,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双氧水在萃取过程中因溢滴分散不均以及界面不稳影响萃余液双氧水含量导致双氧水萃取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氧化液经调节控制流量后通过氧化液进管进入至萃取腔下端,纯水由纯水槽流出经加入磷酸借助纯水泵通过进水管输送至萃取腔的上端;
[0007]步骤二、在驱动电机和第一扇形齿轮后端电机的传动下,令装有筛板的活动轴做往复垂直以及旋转运动,氧化液在筛板中被浮球床分散成细小液珠,纯水与氧化液比重不同,从塔上进入塔内,与氧化液逆流快速接触,水液通过筛板中第一通孔以及倾斜管互相联通,从塔顶至塔底,过氧化氢浓度不断提高,达到设定浓度后通过萃取液出管进入至净化塔;
[0008]步骤三、净化塔的内部设置有陶瓷异鞍环,萃取液在净化塔中向下流动,重芳烃通过加压泵进入至陶瓷异鞍环,随后进入至净化塔的顶部,借助位差连接或间断的进入净化塔底部与萃取液进行逆流萃取,取出过氧化氢中溶解的蒽醌,净化后的双氧水进入至双氧水储槽保存;
[0009]步骤四、萃取塔上方的萃余液通过萃余液出管进入至萃余液分离器的下部,由于比重而飘至塔的上层,工作液从干燥塔上部出来后,进入至碱分离器进行处理;
[0010]步骤五、在水泵的加压下工作液通过布水盘下方的喷头进行喷射,接触至锥形板
使得工作液快速发生分散,分散后的工作液接触至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在两者的配合下对工作液内部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
[0011]步骤六、过滤杂质的工作液通过导向槽进入至分离筒,开启第二扇形齿轮后端的电机,令分离筒一直处于晃动的状态,比重中的碳酸钾溶液下沉至分离筒的底部,比重轻的工作液上浮,对上方的工作液进行收集;
[0012]步骤七、通过软管输送至白土床,利用活性氧化铝在设定温度下吸附酸性化合物,并将蒽酚酮和蒽酮和其他降解物脱氢再生为2

乙基蒽醌,2

乙基蒽醌在再生液储槽中进行收集,并通过再生液出管再次注入氧化循环。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包括萃取塔,所述萃取塔的内部设置有萃取腔,所述萃取塔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内部安装有活动轴,活动轴的上端与驱动轴通过限位块限位,且限位块与驱动轴内壁的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活动轴的下端穿过驱动腔延伸至萃取腔的底部,所述活动轴位于萃取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筛板,且筛板设置有五个,所述萃取塔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置有萃余液出管,所述萃取塔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氧化液进管,所述萃取塔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萃取液出管,所述萃取腔的上端设置有水液防返混填料,且水液防返混填料位于进水管和萃余液出管之间,所述萃取腔的下端设置有氧化液防返混填料,且氧化液防返混填料位于氧化液进管和萃取液出管之间,利用驱动轴带动活动轴进行转动,筛板随活动轴转动,液体产生的剪力使氧化液破裂成许多细小液滴,并使得液相中产生强烈的涡旋运动,增大相际接触面积和传质系数。
[00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腔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的外部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齿环,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与第一扇形齿轮外部的齿环啮合连接,所述活动轴的上端安装有传动筒,且传动筒与活动轴通过轴承旋转配合,所述传动筒的一侧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分别与传动齿轮和第一扇形齿轮外部的齿环啮合连接,令活动轴带动筛板进行垂直往复移动,促进塔内逆流流动的两液相在筛孔喷射引起分散混合,进行接触传质,筛板往复运动的振幅、频率可以调节,具有处理量大、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的优点。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筛板包括倾斜管、浮球床、盖盘、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扩管,所述倾斜管呈环形阵列开设于筛板内部的下方,且位于筛板底部的扩管与筛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倾斜管的外部,所述第二通孔呈环形阵列开设于盖盘的内部,且盖盘与筛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浮球床位于筛板的内部,且浮球床由若干独立的颗粒浮球组成,加大了氧化液与纯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液珠表面的更新速度,进而提高萃取效率。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到步骤六中包括碱分离器,所述碱分离器内部的上端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且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与干燥塔的内壁通过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与滑槽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下端面的一侧均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第二过滤板的滤孔目数大于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槽,在两者的配合下对内部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随后开启振动电机,通过振动电机带动过滤板发生高频振荡,进一步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率。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下方设置有分离筒,分离筒的前后侧与碱分离器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分离筒一侧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分离筒另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与分离筒相贴近,且滑动杆与碱分离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碱分离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扇形齿轮,且第二扇形齿轮外部的齿环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受第一弹簧弹性作用,令分离筒位置得到复位,随着电机的高速转动,令分离筒一直处于晃动的状态,比重中的碳酸钾溶液下沉至分离筒的底部,比重轻的工作液上浮,对上方的工作液进行收集。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碱分离器的外部设置有干燥塔,干燥塔与碱分离器通过管道密封连接,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碱分离器的内部,所述连接管位于碱分离器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布水盘,所述布水盘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氧化液经调节控制流量后通过氧化液进管(16)进入至萃取腔(11)下端,纯水由纯水槽流出经加入磷酸借助纯水泵通过进水管(14)输送至萃取腔(11)的上端;步骤二、在驱动电机(10)和第一扇形齿轮(34)后端电机的传动下,令装有筛板(13)的活动轴做往复垂直以及旋转运动,氧化液在筛板(13)中被浮球床(36)分散成细小液珠,纯水与氧化液比重不同,从塔上进入塔内,与氧化液逆流快速接触,水液通过筛板(13)中第一通孔(38)以及倾斜管(35)互相联通,从塔顶至塔底,过氧化氢浓度不断提高,达到设定浓度后通过萃取液出管进入至净化塔(2);步骤三、净化塔(2)的内部设置有陶瓷异鞍环,萃取液在净化塔(2)中向下流动,重芳烃通过加压泵进入至陶瓷异鞍环,随后进入至净化塔(2)的顶部,借助位差连接或间断的进入净化塔(2)底部与萃取液进行逆流萃取,取出过氧化氢中溶解的蒽醌,净化后的双氧水进入至双氧水储槽(3)保存;步骤四、萃取塔(1)上方的萃余液通过萃余液出管(19)进入至萃余液分离器(4)的下部,由于比重而飘至塔的上层,工作液从干燥塔(5)上部出来后,进入至碱分离器(6)进行处理;步骤五、在水泵的加压下工作液通过布水盘(41)下方的喷头(42)进行喷射,接触至锥形板(43)使得工作液快速发生分散,分散后的工作液接触至第一过滤板(21)和第二过滤板(22)在两者的配合下对工作液内部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步骤六、过滤杂质的工作液通过导向槽(23)进入至分离筒(25),开启第二扇形齿轮(48)后端的电机,令分离筒(25)一直处于晃动的状态,比重中的碳酸钾溶液下沉至分离筒(25)的底部,比重轻的工作液上浮,对上方的工作液进行收集;步骤七、通过软管(28)输送至白土床(7),利用活性氧化铝在设定温度下吸附酸性化合物,并将蒽酚酮和蒽酮和其他降解物脱氢再生为2

乙基蒽醌,2

乙基蒽醌在再生液储槽中进行收集,并通过再生液出管(29)再次注入氧化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包括萃取塔(1),所述萃取塔(1)的内部设置有萃取腔(11),所述萃取塔(1)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腔(9),所述驱动腔(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轴(30),所述驱动轴(30)的内部安装有活动轴(12),活动轴(12)的上端与驱动轴(30)通过限位块(31)限位,且限位块(31)与驱动轴(30)内壁的限位槽之间滑动配合,所述活动轴(12)的下端穿过驱动腔(9)延伸至萃取腔(11)的底部,所述活动轴(12)位于萃取腔(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筛板(13),且筛板(13)设置有五个,所述萃取塔(1)一侧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上方设置有萃余液出管(19),所述萃取塔(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氧化液进管(16),所述萃取塔(1)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萃取液出管(18),所述萃取腔(11)的上端设置有水液防返混填料(15),且水液防返混填料(15)位于进水管(14)和萃余液出管(19)之间,所述萃取腔(11)的下端设置有氧化液防返混填料(17),且氧化液防返混填料(17)位于氧化液进管(16)和萃取液出管(1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生产过程中的高效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9)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34),第一扇形齿轮(34)的外部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的齿环,所述第一扇形齿轮(34)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齿轮(33),且传动齿轮(33)与第一扇形
齿轮(34)外部的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军杨博黄文礼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潜江益和化学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